共享經濟催生了共享浪潮,共享充電寶是為數不多活下來,且活的不錯的項目。
不過最近共享充電寶屢屢因負面信息上熱搜,#共享充電寶可能會實時監聽##部分共享充電寶或被植入木馬##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
監聽、木馬、漲價,這些負面信息涉及到了用戶最關心的兩個領域:安全、價格。
現在部分充電寶1小時5元,甚至有的場景1小時15元,同時還要面對信息安全的問題,用戶的耐心還剩多少?
比特斯拉充電還貴
安全問題屢見不止
「在商場裡要叫車,手機馬上沒電,掃了個共享充電寶。從借到還一共 10 分鐘,扣了我 4 塊錢,特別是它還告訴你前 5 分鐘免費。」這是來自某共享充電寶用戶的吐槽。
打開微博,搜索共享充電寶,你會發現類似的吐槽非常多,有用戶半開玩笑的表示:年輕人繼失去車釐子自由之後,連充電寶自由都快失去了。
1.貴,比特斯拉充電還貴。
現在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的單價在3元以上,如果只充一小時,你可能沒感覺,但當你仔細算一筆帳時,你就會發現共享充電寶有多貴。
拿它和使用普通220V家庭充電樁的特斯拉進行對比,會更直觀的說明這個問題。
按照北京市國家電網家用充電樁電費標準0.4733元/度(無階梯電價)計算,使用家庭充電樁,特斯拉Model3標續車型充滿一次電費用約為26元。如果用公共充電樁,費用預計是兩倍多。
Model 3能最高支持32A的電流,功率7KW,換算1小時充電裡程約45km,標準版充滿一次電所花時間大約10~13小時,每小時所用電費2.6元左右。
而現在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的費用是3元起,已經超過了特斯拉用家充的價格。
同時,共享充電寶的功率並不高,以現在動輒4000mAh電池的手機,一個小時也就充個百分之三十幾的電。
2.木馬,監聽安全問題屢見不止。
如果說貴還可以忍受,那木馬和監聽呢?
之前爆料出的問題主要是會向用戶的手機上傳惡意程序,侵犯用戶的隱私和財產安全。
12月15日,共享充電寶又被曝出了可能會實時監聽用戶手機的新聞。
技術人員表示,「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這種有問題的充電寶就會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即便手機與充電寶斷開連接,不法分子依舊能操控用戶手機,甚至實現實時監聽。」
這些帶有安全問題的充電寶主要來源這三個地方: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所以我們在租借共享充電寶的時候儘可能選擇大品牌的平臺會更有保障,碰到安全問題的可能性更小。若手機上出現需要用戶授權、打開調試模式等提醒,務必謹慎。
共享充電寶之所以會漲價以及被不法分子(木馬、監聽)盯上,還是因為整個行業的用戶體量到了一定的規模,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已被驗證。
2015共享充電寶元年
王思聰曾表示「能成我吃X」
2015年,是共享充電寶的元年,初期這個行業並不被看好。
而現在,根據艾瑞諮詢 2020 年初發布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2019 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 2.5 億左右,2020 年預計可達到 2.9 億人。
最有名的就是王思聰的言論,他在2015年發朋友圈表示,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X,立帖為證。
從此之後,共享充電寶開啟了自己的上升通道。
啟信寶顯示,2010年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的存量有69家,2015年205家,2020年701家,十年間的增幅達到了916%。
王思聰「立帖為證」後的五年,2015-2020年的增幅達到了242%。
這十年間,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的存量增速平均每年達到了25%,增速可以說是很快了。
從融資的角度來看,2015年作為爆發元年,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的融資總額達到了44億元左右,比2014年增長了27391%,不過這和2014年的融資總額較低,只有1600萬元也有關。
而在2016年,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的融資總額比2015年增長了303%,達到了177億元左右。
可見,王思聰在2015年進行了完美的反向預言。
在2019年,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又發生一次567億總融資額的高峰後,部分跟不上節奏的企業逐漸被淘汰,行業的各級別梯隊逐漸形成。
啟信寶數據顯示,在2018年之前,共享充電寶相關企業的註銷數量為0,但在2018-到2020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12、24。
從地域分布的角度來說,啟信寶顯示,廣東、浙江、上海,是目前共享充電寶存量企業分布區域TOP3,其中,廣東以285家的數量遠遠甩開浙江和上海的存量。
共享充電寶的頭部梯隊三電一獸,有兩家來自深圳(街電、來電),一家來自浙江(小電),一家來自上海(怪獸充電)。
在美團充電出現之前,共享充電寶第一梯隊的格局基本穩定,用戶教育基本完成,用戶體量也達到了一定規模,企業也開始盈利,可為什麼在2020年又一次漲價了?
為什麼又漲價了?
之所以說又,是因為2019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已經進行過一次集體漲價,大多從1元漲到2元。
2元的價格屬於用戶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所以大家的反應並不大,但是到了2020年,從2元漲價到了3-6元,甚至在有的場景裡價格高達10元以上每小時。
那麼是什麼原因又漲價了呢?
1.導火索之一:疫情。
「2019 年的漲價本可以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可疫情讓共享充電寶行業消費頻次大大減少,為了保證盈利和現金流,不得不再次漲價。」一位資深分析人士表示。
同時共享充電寶的高價主要集中在特殊場景,比如洗浴中心、景區。這些渠道的高價和商家也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商家亦是既得利益方。
2.收入結構的變化。
最開始共享充電寶入駐商家是免費的,因為來消費的用戶也確實有充電的需求,那什麼時候開始收費了呢?
競爭。
當出現多家企業都在供給的時候,商家自然而然會開始收費,為了爭取市場,共享充電寶企業也願意分成給商家。所以在初期,共享充電寶大多是虧損搶佔市場,這和其他的網際網路企業打法類似。
但是,分成給商家後,共享充電寶本身賺的錢就少了,那怎麼辦?
漲價。
整個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份額在300-500億人民幣的規模,當美團殺進來後,對行業進行了進一步的擠壓,漲價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只是對用戶而言,如今的共享充電寶已經不香了,價格高,租幾次可以買個新的了。安全問題頻出,沒有用戶願意用一次充電寶付出被竊取個人隱私數據的代價。
在產品難以創新的現狀下,共享充電寶企業也許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用戶的安全、服務上,例如借了充電寶找不到返還點,需要用戶自己來付二三十元買單,真的是種很差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