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首七夕乞巧節的詩詞,寫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堪稱經典

2021-01-08 讀書工

七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始於上古的星宿崇拜,普及於西漢,盛行於唐宋時期。後來一代一代地相傳,不斷地發展和演化,成為了女兒節,乞巧節,情人節。

七夕節充滿著神話色彩,最先是星座星宿,是七仙女,是姑娘們崇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女紅手藝,祈禱美好姻緣。其中的牛郎織女、嫦娥、后羿、吳剛、桂花酒、銀河、鵲橋、乞巧,都是美麗的傳說。

鑑於七夕節、牛女雙星和人們生活這樣緊密的關係,因此歷來的文人墨客感發歷史,體會生活,描寫情愛,觸景生情,他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文章詩詞。

關於七夕的詩詞,不乏長篇大論的古風歌行體,但更多的是七律五律等。為了方便起見,今天我們這裡只選幾首七絕來欣賞。這些詩詞既是常見的,又因為簡短而便於記憶。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代詩人林傑的這首《乞巧》詩很有名,他正是寫的唐代姑娘們過七夕節的情形。到了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她們在庭院裡擺好案桌和針線,向七仙女也就是織女乞求針線功夫。

姑娘們對著銀河和湛藍的夜空頂禮膜拜,看到牛郎星和織女星走到了鵲橋上面,實現了一年一次的相逢,這樣恆久不變的堅貞愛情,讓她們非常激動。

這個時候,每家每戶都在乞巧。有些甚至是集中起來搞乞巧比賽,對著月亮穿針引線。這樣看起來,月光底下有多少紅絲線穿過了針眼。

星河耿耿正新秋,絲竹千家列彩樓。

可惜穿針方有興,纖纖初月苦難留。

這是五代南唐詩人李中的《七夕》,這首詩不同的是,他在寫耿耿的銀河秋夜景色時,慨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姑娘們對著月亮乞巧,興趣正濃,而那一彎新月卻在天空慢慢地褪去了顏色。

詩中的星河指的是銀河,新秋是指初秋,七夕節正處在入秋時節。乞巧多是在庭院裡,富貴人家也有在深閨繡樓裡的。

詩裡寫的彩樓,是用竹木臨時搭建的乞巧樓,樓內張燈結彩,還有絲竹管弦的娛樂表演,看來唐五代時期人們對乞巧節已經是非常重視了。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秋夕》,它應該很出名了,估計沒有人是不知道的。這首詩和前面的有些不同,它是借寫七夕,借寫牛郎織女,來表達一個宮女的苦悶。

白色的燭光閃爍,秋夜微涼,屏風的圖案顯得暗淡。一個宮女輕輕地揮動著團扇,扑打飛到面前的螢火蟲。月光就像水一樣潑灑在皇宮內的臺階上,夜深了,寒氣襲人。

但是宮女並沒有回到宿舍去,她在看著天上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周圍流螢飛動,可見周圍環境是多麼荒涼冷落與孤獨。

這裡宮女輕羅小扇,雖然寫的是撲流螢這樣一個細節,其實隱含有秋扇見捐的意思在裡面。不要認為宮女都風光,更不要認為她們一輩子都能受寵。

此時此刻,只有銀河裡的牛郎織女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羨慕起牛郎織女真摯的愛情來,哪怕一年只能相會一次也足以讓她滿足。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這是宋代詩人楊樸的《七夕》。此詩圍繞乞巧節的一個」巧」字來做文章,說現實投機取巧、爭權奪利的人太多了,再不要去乞巧了。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使寫乞巧節的詩歌又多了一層新意。

作者用發問的語氣說,不知道牽牛星是出於什麼用意?就一定要邀請織女星來穿梭織布,不邀她難道就不行嗎?

這樣每年的七夕節,織女不但要展示才藝,還要應邀向人間傳授紡織和針織刺繡技術。實際上人間已經夠足智多巧了,再巧那可不得了。

當然更多的七夕詩詞是直接寫乞巧的,寫愛情的,如《古詩十九首》裡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如秦觀《鵲橋仙》裡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們自己可以去仔細體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七夕將至,這裡竟然藏著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七月七日天河配,牛郎織女來相會牛郎織女遙遙相望一載只為七夕的鵲橋相會這段動人的故事寄託了世人對愛的期許緣聚磴山喜鵲谷·情牽鵲橋意中人浪漫開啟!活動一· 浪漫情侶裝 幸運得贈票8月25日七夕節當天,前10名身穿情侶裝遊園的情侶或夫妻,可獲贈磴山喜鵲谷景區門票1張。活動二· 穿漢服行古禮 七夕鵲橋會漢服的美,千姿百態,各具風韻。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話七夕
    農曆七月,夏未盛,秋已至,暑去涼來,一葉知秋,已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了。七夕節即是「百尺煙壇上星鬥 笑看兒女競穿針」的乞巧節,也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情人節,古詩詞中有很多描寫七夕節的作品。七夕今夜,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文人墨客眼中的七夕。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於是人們根據這一天文現象,憑藉豐富的想像,創造了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在每年7月7號夜間由烏鵲搭橋,讓牛郎織女這一對夫婦相會。這個傳說產生於漢代,並廣為大眾所喜愛。二、關於鵲橋仙鵲橋仙,指的就是這一對終年分離,只有七夕才能相聚的夫婦。後來人們為了歌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就創作了樂曲來詠此事,也取名為鵲橋仙。
  • 還有一個關於鵲橋的傳說,說是牛郎織女,本來是七天一見
    至今牛郎織女,還在做惆悵的神仙。那鵲橋架在了天河星光之上,那人偎依在鸞歌鳳舞前。這歡樂雖然是徹夜,但別離卻是要一年。別多歡少,這奈何惆悵的命運啊。我深深的知道,這種相會,並沒有改變的長久的辦法。你看那天邊,那月亮並沒有圓啊!初衣解詩:這裡用了另外一個傳說,卻讓人惆悵。
  • 七夕將至 看詩詞佳話裡的鵲橋故事
    這周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促使一代一代的文人都為之潑墨作詩。  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 「七夕」英語怎麼說?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七夕情人節。七夕節在古代叫做乞巧節,相傳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那麼七夕節用英語怎麼說呢?Qixi Festival 七夕比如:The Qixi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Qiqiao Festival, is a Chinese festival celebrating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in the mythology.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這個節日明天就到了
    在古代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就是乞巧節,又因為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而又被人們稱之為七夕,這個節日一直流傳到現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8年乞巧節是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農曆七月初七。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非人哉:牛郎織女愛情告急,七夕相會出事故,織女情緒失控狂織布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九月到了小玉家,一起看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直播視頻,沒錯,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經過時代的發展,牛郎織女的相會也從書本走上了電視直播,而直播也即將開始了,只見視頻中有由喜鵲鋪成的橋,也就是傳說中的鵲橋,而鵲橋上站著一個西裝革履的帥哥,手上還拿著一朵玫瑰花,這個帥哥就是傳說中的牛郎
  •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七夕節,最美不過《鵲橋仙》
    在七夕節這樣一個專屬於愛情的節日,從來不缺少文人墨客的潤色。關於七夕的詩詞,我讀過漢代不知名人士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唐杜牧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宋李清照的「正人間,天上愁濃」;清顧貞觀的「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不是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而是上元節
    牛郎織女相會於七夕,也就是七月初七。我們普遍把這天定義成為我們中國的「情人節」,今天我要告訴你,中國的情人節並不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而是我們的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首先,你要搞清楚,你為什麼要知道。上元節是真正的情人節的原因:七夕這天,我們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在這一天相會。只因織女是神仙,牛郎只是一個凡人,仙女怎麼可以和凡人在一起呢?於是王母娘娘把他們分開了,可沒想到牛郎居然用了一些辦法飛上天來了,為了阻止牛郎見到織女,王母就在他們中間劃了一條銀河,達到阻止的目的。可喜鵲鳥來了,為牛郎和織女用身體建了一條橋,名叫「鵲橋」。
  • 看詩詞佳話裡的鵲橋故事
    這周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促使一代一代的文人都為之潑墨作詩。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和西方國家有所不同,中國人較為含蓄,有些話或許不好意思說出口,那不如就借著七夕這浪漫的節日,用一句寓意深刻的古詩詞把「愛意」大聲說出來吧!
  •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2018年七夕情人節是8月17號,星期五,農曆七月初七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七夕節是我國有悠久傳統的民族節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七娘會、仙緣會、雙七節、香橋會、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七夕》原創詩詞48首,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原創詩詞48首1.鵲橋仙作者:艾曉東商家借古,推銷商物,淘寶京東百度。靈禽喜鵲,搭橋牽線,七夕相逢佳侶。韶華不在染寒霜,人易老,心中酸楚。鵲橋漫漫,空空悵望、了卻千年煩緒。人間已是繁華景,若相會,還鄉傾吐。4.
  •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20字50字100字 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的來歷由來50字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七夕的故事七夕節傳說故事簡短點  七夕節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40字 織女是七仙女嗎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  窮苦孩子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無意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過著幸福的生活。  王母娘娘派神仙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鵲搭的橋上見織女上一面。
  • 《武林至尊》歡喜築鵲橋 浪漫過七夕
    「七夕至,相思長;牛郎織女喜相逢,願作鴛鴦不羨仙。」又是一年七夕來臨,銀河星空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不知羨煞多少江湖兒女;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值此佳節之際,武林世界中的俠客們又豈能無動於衷?8月4日《武林至尊》七夕專題活動火熱上線;讓我們以一顆至死不渝的心攜手共度七夕佳節。
  • 七夕|牛郎織女傳說之初探
    中國民間有四大經典愛情故事:天上織女配牛郎,斷橋許仙會白娘。董哥遇到七仙女,梁祝化蝶始成雙。牛郎織女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講的一個孤兒(牛郞)在老牛的指點下與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織女)從相識,到相愛,最終又被王母娘娘用天河將其倆相隔的故事。
  • 七夕,說說你不知道的牛郎織女
    七夕節,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如今堪稱為"中國情人節"。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然而當時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卻與如今被廣為歌頌的愛情故事大相逕庭。在《中國牛郎織女傳說·民間文學卷》中有記載:牛郎聽取了成精的老牛的建議,趁著仙女下凡在河裡洗澡的時候,偷了織女的衣裳,讓織女不敢上岸。牛郎跳出來威脅織女,說你要是不嫁給我,我就不還你衣服。織女無法,只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