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的時候,我習慣站在主題投資的角度對過去一年做個總結,對新年做個展望。那麼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自己對於2020年的投資的策略,談談現在行情起來之後怎麼做?尤其是怎麼來看2020年的春季行情?
每年的春季行情都不會缺席,尤其是這樣一漲之後,成交量放大了,熱點起來了……雖然科技和券商還是主流,但是我們還可以從主題投資視角來談,春季行情怎麼來看待?
我個人覺得有三點可以說明春季行情不會差,而且今年的春季行情更值得期待一點。
第1點,市場。其實在去年12月份裡就有預示,整個遊資非常活躍、妖股非常多、短時間翻倍的股票非常多……雖然這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通過妖股的頻出想告訴大家,作為市場上最兇猛和最敏銳的一部分資金,它們比較活躍的時候,往往都是市場環境處在一個比較好的階段;而且市場眼下沒有系統性的風險。
第2點,央行釋放了8000億左右的資金,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那麼再加上每個歲末年初,銀行裡面的的存貸比考核;再加上國家的強調,每年一季度是整個貸款融資環境最好的一個階段。所以市場在一季度不缺錢。
第3點,政策超預期。
春節行情值得期待有4大原因
接下來給大家看看一些數據,有4個維度可以做佐證。第1個維度是大數據統計的規律。這是19年的春季行情的數據,我們發現每年基本上春季行情都存在,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早的話是12月份就啟動,晚一點就1月份,毫無疑問今年的春季行情12月份就啟動,接下來肯定還有震蕩。但是,春季行情啟動,從大數據的規律來講是不用懷疑的。
第2點估值。如果我們純從靜態的估值水平來看,不管是A股,還是滬深300都處在歷史的最低最低的估值區間水平。還有經過4年的洗禮,現在也是屬於利空充分出盡、風險充分暴露的階段,雖然在目前還有部分的公司在爆商譽的地雷,但是最兇猛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再輔佐於估值的低位。
第3點是在金融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數據的變化。這個圖是全年北上資金的滬股通的走勢圖,我們發現下半年買入量迭創新高,外資的進入會加速、強化龍頭投資的思維。
第4點就是政策的超預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同時2020年我們要做2021年~2025年十四五的規劃。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個人要做360度的績效考核,要做年終總結和考評,同時要規劃明年的部門工作;企業要開年會,要開戰略會議,定調明年的企業發展戰略;國家毫無疑問不僅要做20020年規劃,處於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節點,還要去做未來5年的規劃。
要做一個比較宏大決定或者決策計劃,在第1年的時候,往往要把力度下得猛一點,這樣後面能確保目標能夠達成。為什麼我說2020一定會超預期,邏輯就在這裡。背景很重要,在新舊動能轉化之際,2020年的政策力度,大概率很可能會超過預期;而這種超預期帶來的就是主題風口,帶來的就是在落地的產業中間,比較大的產業的紅利、政策的紅利和實實在在的企業的訂單。我們總結一下就是政策,超預期;資金,買買買;估值,歷史低位;數據,統計規律。這4點都在短期發生了一個共振,所以春季的行情肯定是值得去青睞去期待的。
2020年有兩條重要主題機會
如果用主題復盤來看的話,整個2019年漲幅最好的主題是華為產業鏈,第2個是蘋果產業鏈……然後另外我們發現19年的豬肉漲很厲害。其實這就是風口,如果你踩準了一個,那麼在19年的收益是超過大部分投資者的,這是一個數據。
所以,我個人結論是2020年的展望核心是圍繞兩個牛,國際牛加科技牛。首先金融市場處在一個非常大的變革和轉軌的時期,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證券法修改了;在2020年的第1天,金融對外開放……也就是說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股市在內外兼修,在準備迎接它的中長期慢牛、長牛的起點。
再結合A股的國際接軌,其實你會發現在去年的下半年3000點以下反覆震蕩過程中間,聰明的外資是不斷的在買買買,整個外資佔到A股的流通股的比重,我看了一個最新的數值,已經達到了百之七點多,已經成為了跟基金、社保一樣非常值得重視的市場力量。
如果大家把這一些政策連串起來來思考的話,我認為A股在2020年從法律、從政策、從市場環境、從估值、從投資者的結構全面與國際接軌。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間,會讓中國的方方面面都提高了很大的一個檔次,很大的臺階。所以這是我第1個層面的理解,2020年是國際牛。那麼國際牛裡面的受益標的肯定是以基金的視角,以對外開放的尤其是金融受益的企業,它們應該會在2020年體現得非常明顯。
那麼第2個是2020年的結構性特徵非常明顯。我經常會用這樣的一個圖來告訴大家,市場是結構性的機會,不是全面性的機會。5月份我通過主題的視角提出「科技崛起財富第6波」,7月份市場就開始體現了。圖中的是半導體指數,它代表科技的一部分;中間的是創業板指數;灰色的是上證指數。
你會發現你選不同的風口,收益會截然不同。毫無疑問,最強的風口是科技的風口;第二強的風口是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具有活力科技型或者勝者為王的民營型的企業;那麼第三就是上證指數。那麼從綜合的的情況來看,大家會發現這就是我要講的科技牛。
為什麼2020科技會持續牛?
有人說科技2019年漲得這麼好,2020年還會不會漲?我個人的觀點是肯定的,是一定的。2020年的科技會有微小的變化,可能炒的會是5G產業鏈裡上遊的天線、射頻識別等等方面。但是我認為科技的範疇還很廣,會繼續的擴散,因為科技牛是具有時代的背景,具有產業的扶持,具有業績的支撐。
什麼叫時代的背景?為什麼2019年要推出科創板?為什麼對於傳統的國有企業要改變機制,把國有企業中間比較好的、有核心科技實力的企業分拆出來了上市?可見接下來整個科技產業要面臨的政策環境都是高度的支持。還有就是華為事件,歷史選擇了華為;歷史選擇了科技。中國的擁有最大的消費市場,由大到強;由富到強的中間,整個時代也選擇科技。
第2個就是產業的扶持。首先大家仔細去讀華為的的季報、半年報、年報,你會發現即使整體有下滑,但是消費電子已經超過超越了蘋果,5G整個的投入和建設依然還會再創新高。然後政治局會議到經濟工作會議,接下來年初兩會……從國家支持的脈絡來看,明年很堅定支持的有三個方向:第1個是工業網際網路;第2個在政府工作報告裡面各方面都提了一個叫數字中國的概念,改造教育、改造醫療、改造政府;還有一個就是網絡強國自主可控
第3點,業績的支撐。很多科技企業為什麼能夠漲一波、兩波、三波?能夠在短短的一年的時間裡面翻一倍兩倍甚至三倍?因為它也有業績的支撐。再來用數據說話,這是2019年十大牛股。
漲幅第1名的是萬集科技,第2名就是確確實實跟華為軟體處理系統有深度合作誠邁科技,漲了477%;然後緊接著三個晶片的韋爾股份、聖邦股份、北京君正;再到年底的漫步者、領益製造……你會發現2019十大牛股7隻都是科技的風口。這就是主題風口給我們的答案,牛股給我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