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11月11日在大陸被稱為「雙十一節」或「光棍節」,期間有大量網絡商機,各電商也都適時推出活動搶攻。但這種狀況不只局限於大陸,現在也有燒向臺灣的趨勢。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7日報導,光棍節的來歷一直撲朔迷離,傳說起源於大學的校園趣味文化,一群宿舍裡的寂寞人討論著要如何擺脫單身,於是想到了排列四個阿拉伯數字「1」構成節日。緣於這個數字形似光滑棍子,而光棍代表單身,所以光棍節就莫名其妙地成為了沒有男女朋友者的另類節日。
光棍節是一個典型的非正式娛樂性節日,原本只流行於年輕族群。一開始只是在校園間傳誦,後來隨著一批批學生畢業,被漸進地引進社會,加之新世代的晚婚現象與媒體傳播,開始被大家所接受。
但是光棍節的過法也沒有一定,不同社群會以不同方式慶祝,通常是聚會、狂歡、購物、相親等。也因為有慶祝的需求就會有消費,這塊處女地很快被電商搶先開發,推出一系列商業促銷及優惠活動,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就以此創造了自己的銷售高峰。
在兩岸經濟、文化互動日益密切的當下,海峽彼岸的臺灣若有似無地被感染,尤其是在網絡催化下,光棍節風潮強勢逆襲。
現在不僅大陸的淘寶、天貓已跨境設置網絡專頁,大打「雙11」廣告,連臺灣人常用的Yahoo購物、樂天商場也跟進,猛打「1111購物節」、「折價1111」、「下殺1111」之類的噱頭。
市場專家分析,「雙11」銷售成績之所以火熱,一方面歸功於電商的宣傳操作,另一方面還有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由於現在網絡進入到每個人的手機,消費購物太方便,「宅經濟」也就這麼跟著入島、入戶、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