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百惠農貿市場元旦正式營業「4.0版本的智慧農貿市場」讓購物更...

2021-01-05 魯中網

還未正式營業,世紀百惠農貿市場已經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前來採購。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12月30日訊(記者 侯婧) 手機掃一掃二維碼,菜場的貨品信息一目了然;買菜可享受空調,如同逛大型超市。經歷了半年多的改造,坐落於張店區世紀花園的世紀百惠農貿市場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營業。

世紀花園是一個有著2萬多人的大型社區,社區老年人口多。以往,居民買菜要穿過馬路到九級村農貿市場,或者直接驅車去附近的大型超市,希望家門口規劃一座農貿市場的呼聲日益高漲。

今年初,世紀花園社區牽手淄博世紀百惠有限公司,對小區內一處閒置了近20年的廢舊廠房進行改造,將其按照淄博首個「4.0版本的智慧農貿市場」來建設,該項目共投資500萬元,佔地面積約1800㎡,致力於打造一座集生鮮、水果、乾貨、蔬菜、副食、糧油於一體的高端智慧農貿市場。

經過6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目前工程已順利完工。12月29日,記者走進世紀百惠農貿市場進行探訪。記者看到,世紀百惠農貿市場共有肉類、生鮮蔬菜和熟食等多個區域。農貿市場寬敞整潔、乾淨衛生,整體裝修美觀大方。每個攤位均設有智慧秤,攤位經營戶的證照、商品價格、溯源等信息也一目了然,所有攤位均支持市民使用行動支付。

「這裡乾淨衛生又美觀,沒想到還裝了空調和WIFI,為農貿市場點個大大的贊!」家住附近的趙女士說,等世紀百惠農貿市場正式營業,家裡老人就不用再橫穿馬路去買菜了。

「4.0版本的智慧農貿市場」不僅便民,更方便了攤販。「以前,農貿市場裡面沒有空調,賣不完的生鮮都沒有辦法保存,現在農貿市場為我們安裝了空調,方便貨物保鮮,以後不用擔心果蔬沒法保存了。」一名蔬菜區的攤主告訴記者。記者注意到,考慮到食品衛生安全,世紀百惠農貿市場進行了乾濕分離和生熟分區。

世紀百惠農貿市場陶經理表示,元旦期間,公司將準備多重福利讓利社區居民。未來,還將持續開展消費滿減、惠民促商、扶貧公益、助農增收等活動。農貿市場設置扶貧產品專區、平價蔬菜專區,對部分蔬菜品種進行長期特價供應。在秒殺專區,每天會超低價供應蔬菜,以更大的優惠回饋社區居民。

作為「4.0版本的智慧農貿市場」,世紀百惠農貿市場通過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運營。世紀百惠農貿市場搭載智慧農貿管理系統,所有商戶信息、菜品信息,在入口處的電子顯示屏上清晰可見,就連農貿市場當日的交易總量、單筆交易數據、客流數據等也能在大屏上實時查看。農貿市場商家經過溯源秤售賣的菜品數據,都會實時上傳到市場後臺。後臺可有效統計、監管商戶的交易數據,即交易過程中各環節的詳細信息,如菜品種類、重量、價格、來源、支付方式等,方便商戶更有針對性地進貨。

這些舉措不僅可以讓農貿市場管理方受益、商戶收益,更重要的是為消費者創造了更加整潔、安全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體會到更大的便利和舒適。

相關焦點

  • 智慧農貿市場亮相安州 科技讓買菜更放心
    無非是購物方便,價格實惠,質量放心。今天,卓信·智慧農貿廣場亮相安州,在科技助力下,您想要的優質購物體驗,在這都能實現。結算單上我可以看到 剛剛買的後蹄的價錢 以及五花肉的價錢 而且從這上面 還可以看到證照信息 抽檢記錄以及追溯信息 這些詳細的信息 也都一目了然 【同期聲 記者 劉思思】結算之後 我還可以獲得這樣一個紙質小票 掃描這個紙質小票上的二維碼 還可以獲得一份電子購物信息 可以詳細看到各種內容 如果一旦我買的商品 出現任何問題 也就可以通過這個憑證 來找到商家 可以讓我的購物更安心 更放心 【正文】事實上,
  • 智慧農貿高光時刻:武漢史上最大規模農貿市場改造工程即將收官!
    透過表象看本質,環境的不整潔、不衛生,恰恰暴露了農貿市場背後規劃不合理,軟體硬體不配套,經營管理不規範,可追溯體系缺失等短板問題,有些城市的老舊社區農貿市場,其管理運營的信息化手段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與現代城市智慧化發展極不匹配。
  • 武漢138個農貿市場恢復營業 3.0菜場可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2.0標準農貿市場丹水池百大鮮生菜場內乾淨整潔,市民買菜感受舒適。進出測體溫,提供洗手液等消毒用品;有電風扇保障通風,更有免費的照片印表機、製冰機等「高端」設施。今年年初,武漢市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提上日程。
  • 31家農貿市場開門 石家莊市要求還沒營業的農貿市場須儘快營業
    2月12日,記者從石家莊市商務局獲悉,為保障市場供應,石家莊市31家農貿市場開門納客,正常營業。2月12日一大早,在新華區趙佗路菜市場,顧客正在有序購物。門口處設立防疫檢查處,工作人員細心對每一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該市場明確要求,凡進出者,必須戴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
  • 遠東農貿市場進入「科技時代」!
    遠東農貿市場入口。賀州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徹底治理出店經營、馬路市場、佔道經營、私搭亂建等違規行為,消除安全隱患,為廣大居民創造一個便利、整潔、安全的購物環境。12月15日,賀州市首家智慧農貿市場—遠東農貿市場在重新裝修升級後正式對外開放。在遠東農貿市場,記者看到的是空間寬闊明亮的市場設計、井然有序的攤位分類以及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而日常運轉的智慧軟硬體,可見商戶一戶一檔一屏,商戶屏上精準記錄著商戶攤位號、營業執照、商品價格等信息。市場數據顯示屏。
  • 南充這家智慧農貿市場馬上開業,看看在你家門口沒?
    南充的農貿市場普遍存在以下問題:老、舊、衛生髒亂差、產品單一等問題,商戶們普遍需要忍受夏天強忍烈日的暴曬、或者雨林的潮溼,而消費者更是沒有良好的購物體驗,商品質量衛生等無法得到充分保障!隨著城市的發展升級,現代智慧星級農貿市場的建設,應政府民生、居民購物需求等諸多因素,迫在眉睫!
  • 為什麼要重視農貿市場改造?改造後的農貿市場生命力又在哪?
    2020年8月: 召開「五化」改造推進會8月4日,浙江省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五化」改造推進會在杭州召開浙江全面啟動了市場的「五化」改造。先有經營戶的營業,再有市場的營業額,消費者對市場的評價越高,經營戶對市場的黏性就越高,這些都是相互牽制的影響因素。
  • 智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看這篇就對了
    智慧農貿市場,它是指採用科技手段,採集交易數據,數據上傳至雲端,通過平臺系統,實現市場管理、服務、監管的信息網絡化、工作規範化、管理現代化。智慧農貿市場支持行動支付功能,基於智能收銀秤為載體打造出智慧農貿信息化系統。
  • 寧夏銀川光華門綜合農貿市場以新面貌復工營業
    摘要:由於疫情影響,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光華門綜合農貿市場3月22日菜恢復營業,為了給顧客更安心舒適的購物環境,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衛生,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興慶區分局勝利街市場監督管理所對該市場開辦方進行了改造市場指導,群眾對市場新面貌交口稱讚。
  • 石臼所海鮮農貿市場 試營業啦!
    石臼所海鮮農貿市場 試營業啦!據介紹,新的石臼所海鮮農貿市場位於老石臼市場北側,黃海一路與石臼路交會處,總投資2.9億元,總建築面積3.08萬平方米,設有攤位及商鋪900餘個,是一座以海鮮為特色的新型智慧化農貿市場。
  • 智慧農貿市場的三大基本特徵,懂它!
    農貿市場,匯聚了一座城市的煙火氣,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農貿市場的各種問題備受詬病,髒亂差的購物環境、衛生條件和低效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等弊端日益暴露在大眾視線。
  • 延平城區18家農貿市場全面恢復營業
    記者從延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延平城區18家農貿市場已全面恢復正常營業。在各家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市場門口,均有工作人員對進入市場的市民進行體溫檢測;市場內,市民做好個人防控,有序選購,市場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氣息。「請大家自覺佩戴好口罩。」
  • 梧州首家智慧農貿市場,分享改造經驗!
    >這是梧州市首個智慧農貿市場建造項目。據了解,為建全農貿市場食物溯源、安全保障體系,改善農貿市場的購物環境,安定推動萬秀區「菜籃子」工程,萬秀區商務局從2018年3月開端謀劃智慧農貿市場建造,安排相關人員到浙江省杭州市等發達城市調查,學習智慧農貿市場的建造經驗,統籌推動這一項目建造。
  • 智慧農貿市場之市場信息化
    網際網路思維與傳統農貿市場管理模式相碰,借力信息技術實現網際網路與農貿市場深度融合,農貿市場向信息化方向邁進。市場信息化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從2008年,國家發改委推行的批發市場電子化結算開始;2010年,商務部推行肉菜追溯體系建設,意味著農貿市場開始進行信息化初步建設;2011年,上海出臺上海市標準化菜市場管理辦法,建立樣板推動全國市場進行追溯和監管的信息化升級;近些年,上海、杭州陸續出現市場設計公司和運營管理公司建設智慧農貿市場,各地政府開始建立標準化菜市場和智慧農貿市場的樣板,明確了市場標準化升級的需求
  • 五常美麗城鎮添色彩,智慧農貿市場讓生活更美好
    隨著餘杭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推進,五常街道有多個農貿市場建設改造項目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其中一個鄰裡中心農貿市場即將在明年開業。  作為重要的民生菜籃子工程,鄰裡中心農貿市場位於餘杭塘路與荊長路交叉口荊長路823號,它的到來將輻射周邊西溪北苑、福鼎家園等眾多居民小區,方便群眾的日常生活,讓民眾手中的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 智慧農貿市場設計,你了解多少?
    」,需求進行智慧農貿市場設計的呼聲與日俱增。智慧農貿市場究竟是什麼?和傳統農貿市場有何不同?應該怎樣進行建設?接下來我們就對此來進行一番探討。相比於傳統農貿市場,智慧農貿市場設計利用先進的信息數據化手段,在實現關注食品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便消費購物的同時,提升了市場管理水平。其具有針對性定製的功能模塊,充分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化、具體化、可視化,極大地方便了市場和相關職能部門對市場經營活動的動態監管。
  • 無錫246家農貿市場恢復營業 部分商超營業時間有變
    記者2月5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全市246家農貿市場已恢復營業,而部分商場和超市的營業時間有所變化,提請市民注意。市民在盛岸農貿市場選購豬肉蔬菜。(陳大春 攝)「全市246家農貿已於1月底全部恢復營業。」商務部門人士表示,按要求,農貿市場原則上全部恢復營業,以滿足周邊市民購物需求。有部分農貿市場存在著攤位沒有全部營業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一些外地攤主疫情防控需要,無法回錫。根據《關於做好農村集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原則上市場只保留一個出入口,並在出入口處張貼宣傳提醒標誌,提醒進店人員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測量,對未佩戴口罩或有發熱、感冒、咳嗽等症狀的人員禁止進入。
  • 煙臺開發區八角農貿市場試營業 明年還將新增4處
    規劃效果涵蓋精品超市、智慧農貿市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樂家影院、時尚餐飲、兒童娛樂、生活配套零售等業態,是全區首家大型鄰裡社區商業中心。新型農貿市場既是服務民生的必要舉措,也是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開發區高標準規劃建設、改造農貿市場3處,八角農貿市場試營業後,金東、古現皂戶頭農貿市場也先後完成封頂,開始外部軟裝,預計明年開業。
  • 「社區百態」@周邊居民:紅邊門農貿市場恢復試營業啦!
    類似的對話在紅邊門農貿市場恢復試營業後比比皆是,經過多年的交往,周邊居民和市場攤販已經不單純時買賣關係,更多的是這裡有著別處沒有的煙火氣和人情味。恢復試營業後,市場內秩序井然9月2日,位於貴陽市雲巖區的紅邊門農貿市場,剛剛結束歷時一個半月的升級改造,正式恢復試營業。
  • 逛菜市場像「遊園」 升級改造後的東站農貿市場開業
    ,這些至關重要的硬體增設,也使得東站農貿市場的購物環境更加安全可靠。為使服務體現在各個角落,市場管理方積極拓展思路,將逐漸把市場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目前,正在打造的菜品直播間正在進行改造,口罩自動販賣機、線上購買系統等正在開發,不久後,升級版「3.0」的成果就能更好地服務於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