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兒媳打工央求婆婆帶娃,婆婆做法讓人心寒

2020-12-24 果莓媽媽

現在這個社會,婆婆帶娃已經是一種常態,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家裡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的開銷,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這個小家。可有的婆婆覺得,帶孫子不是自己的義務,甚至還有的說出來不給錢就不給看娃的情況。

明月和老公在一場聚會上結識,兩人相談甚歡很快便公布了戀愛關係。結婚第一年便懷孕了,轉眼孩子也已經兩周歲,家裡的開支越來越大,經濟狀況吃緊,明月便想讓婆婆幫忙帶孩子,自己重回職場。

雖然婆婆答應了他們給帶孩子,但在同時,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每個月給幾千塊錢,要是:「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對於婆婆提出的要求,明月雖然有點不情願也沒說什麼,心想就當是給婆婆的辛苦費,就默默答應了。

這一天,明月提前下班回家,手裡拎著給婆婆買的新衣服,本想犒勞犒勞婆婆,進門就看到婆婆坐在客廳打電話。無意間聽到婆婆的話,「閨女,你千萬別省著,你嫂子每月給我三千塊錢,足夠你給孩子請保姆了。」聽到這話,瞬間明月覺得心寒。

原來每月給婆婆的錢,都補貼了小姑子。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央求婆婆給幫忙帶孩子,給一些錢作為辛苦費也是值得的,可是想不到婆婆這麼偏心閨女,明月找老公哭訴,老公也無可奈何勸妻子,畢竟家和萬事興,凡是多包容一些。

說起婆媳關係,屬於一種最難相處的社會關係,畢竟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還要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去對待。其實有時候婆媳關係不好,並不是婆婆或者媳婦出現了問題,而是雙方都沒找準自己的位置。

婆媳之間到底要怎樣相處呢?

1、找準角色定位

按照常理來講,很多強勢的婆婆就相當於是媳婦的上司,有時候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會說出一些讓人不舒服的話,凡事都要佔上風。而媳婦就像是一個新入職的小員工一樣,努力地適應新環境。

看上去是一個大家庭,但婆媳之間的唯一關聯就只有老公,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媳婦需要儘快適應當下的環境,畢竟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婆媳關係也是一樣。

2、婆媳間應懂得相互尊重

好兒媳和好婆婆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在經營婆媳關係時,雙方應該做到相互尊重。其實有時候你認為的好,並不是對方想要的好。明白一點雖然關係是固定的,但人是活的,如果雙方都能做到互相尊重,不僅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還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3、婆媳間要懂得體諒包容

其實體諒和包容可以運用到各個關係中去,比如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相互體諒才是尊重最基礎的方法,很多婆媳,經常處於面和心不和的狀態,面和來源於相互尊重,而心和才是互相體諒的結果。只有真正的做到體諒和尊重對方,婆媳之間的關係才會更加和諧。

婆媳關係的好壞都是靠自己去經營的,雖然老公是中間的潤滑劑,但也不能經常拿來用。因此作為媳婦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婆婆保持足夠的尊重和理解,這樣婆媳關係才會和諧長久。

今日話題討論 : 您家婆媳關係相處得如何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別人生娃都有大紅包,今年我生孩子,婆婆的「表示」讓我心態崩了
    本來我對於兒媳生娃,公婆給錢這種事情很無所謂,但是看看周圍,似乎所有「會做事」的公婆都會對兒媳有所表示。漸漸地,我也就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想著老公家條件也很不錯,比上不足不下有餘,我生娃時給個兩萬左右的表示也不為過。
  • 婆婆不帶娃不讓請保姆,還讓兒媳「闖事業」,網友:果然不是親生
    這也就算了,這些小寶貝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生活過得太好了,精力極其旺盛,充電兩小時,活潑一整天,可是折騰人了。我家的小寶貝,從2歲開始,就沒老實睡過午覺,精神還特別好。這些小傢伙,沒人看著守著,指不定搞出什麼么蛾子,萬一有危險,可咋整?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婆媳矛盾是每個家庭都避免不了的問題,婆婆和兒媳仿佛是一對天生的冤家,針鋒相對中,老公是兩邊都受夾板氣的一位,實際上,老公並不是最可憐的,孩子才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你當年給誰帶娃,現在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賀敏是個80後寶媽,當年懷胎十月的時候,自己母親正趕上骨折住院了,賀敏問老公,能否讓婆婆來幫自己來帶娃,老公說,婆婆早就盼望著抱孫子了,肯定願意來幫忙。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文|文兒在現代生活中,婆婆不幫忙帶娃為什麼這麼遭兒媳婦的惱恨。因為很多寶媽在剛生產完就需要趕緊去工作賺錢,而剛出生的孩子需要人照顧。如果婆婆拒絕的話,寶媽就要親自待在家裡照顧孩子,那麼經濟來源就少了一份,生活壓力也會加大。
  • 婆婆拒絕帶孫子兒媳怎麼辦?這位寶媽的做法真是大智慧,讓人羨慕
    寶媽們,有孩子後,尤其是產假結束後,你是會辭職在家帶孩子,還是會找家裡老人過來幫忙帶娃,自己繼續回歸職場?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自然沒問題,畢竟寶媽們自己帶孩子,好處還是很多的。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婆婆幫忙帶孩子,只負責她和老公上班期間帶孩子的工作,當他們下班後,孩子就不歸奶奶管;其二,婆婆只負責帶孩子,一日三餐和家務都不在老人負責的範圍內;其三,老人只負責在工作日帶孩子
  • 生娃以後,為什麼有些婆婆出錢不出力?「小算盤」打得很清楚
    有個朋友去年剛生完孩子,今年準備復工,所以請到在家工作的婆婆幫忙帶娃。不過,本來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朋友婆婆一定會同意,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婆婆告訴朋友,不會幫著帶娃,如果孩子真的沒人帶,她願意出錢讓朋友自己去找保姆帶。朋友很好奇,為什麼有娃以後,有些婆婆出錢不出力?我跟朋友說,有些婆婆為了不幫兒子媳婦帶娃,其實背後有自己的「小算盤」。
  • 看完外國兒媳的做法,中國婆婆羨慕了
    看完外國兒媳,中國婆婆羨慕了中西方的傳統文化、思維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異,網絡上有位東北女網紅靠拍自己嫁到國外的生活紅了。她也在視頻中為大家講解了自己作為兒媳婦和國外婆婆的惡「相處之道」,正是通過她的視頻很多家庭發現了矛盾的根本原因。那麼,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 婆婆有退休金,幫忙帶孫需要給錢嗎?3個兒媳說出實情
    導語如果老人幫子女帶孩子,有自己的退休金,那么子女應不應該給錢老人,一起來聽聽三個兒媳的答案。婆婆給我帶了幾年的孩子,我兒子6歲的時候就不需要她帶了,所以這6年裡, 婆婆特別辛苦,她任勞任怨為我們付出,從來沒有過任何怨言,原本我兒子上了小學後,她想回到老家住的,但是我覺得她一個人,在老家住不安全,然後就讓她一直留在這裡,可是她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天天待在這裡,她特別的無聊,然後就去找了一份工作,說要打工賺錢,補貼家裡。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閨蜜陪著婆婆做了一堆檢查,結果顯示:婆婆患上了中度抑鬱症,起因正是帶娃引起的!由此可見,這些從農村老家,來到城市幫兒子女兒看娃的老人,逐漸成為帶娃的「主力軍」。看過一個公益短片,小兩口在上海工作,早出晚歸,婆婆從安徽老家來給他們帶娃,成為新一代「老漂族」。
  • 「有娃之後,你婆婆是出錢還是出力」「兩者皆無,我婆婆出氣」
    理是這麼說,可是畢竟婆婆帶不帶娃這個問題,90%以上的家庭都會遇到,並且多多少少會有糾葛。有娃之後,你婆婆是出錢還是出力?作為老人,雖然帶孫輩不是義務,但是多少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婆婆帶孫子還是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 有了孩子後,婆婆來帶娃,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
    很多家庭,婆婆和兒媳一起生活,其實是從有了孩子以後。未生孩子前大多數的夫妻都是過著非常逍遙自在的二人世界的生活,那麼生了孩子後,很多家庭都會選擇請婆婆來帶孩子,無形之中婆媳的關係就成了家庭中的重要的一層關係,那麼婆婆來帶娃,婆媳關係的處理就充滿著智慧……婆媳關係出現的原因在帶孩子的方法上。
  • 媳婦生完孩子後,婆婆應不應該給錢,這位寶媽的回答很大氣
    聽完小美的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畢竟媳婦生完孩子後,公婆給不給錢都有道理在。所以我就把這個問題扔在一個寶媽群裡,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此話題一出,很多寶媽都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寶媽都說確實應該給,畢竟媳婦生孩子也不容易,以後養孩子也需要很多花錢的地方,這個錢可以幫助應應急。還有一些寶媽說,給不給都無所謂,反正給是情分,不給也沒得挑,人還是要靠自己。
  • 「你給誰帶娃,就找誰養老」,婆婆想讓兒媳給自己養老,被吐槽!
    後來,小雯也沒有再提這件事,等小雯的女兒長大之後快上小學時,婆婆在路上不小心摔斷了腿;正在做完手術之後在醫院住院呢。孝順的老公和小雯商量,反正她也是個全職媽媽在家沒事,不如去照片婆婆。小雯拒絕了,她說:「出錢可以,不過別想我去照顧她一天。」對此,老公和小雯大吵一架,自己請了一個護工照顧老母親。
  • 婆婆「假帶娃」成流行,不僅「毀」娃,寶媽還遭罪簡直有苦說不出
    說到孩子自然是每個家庭中重要的人,可是孩子不只要照顧還要教育,否則就應了一句老話「慣子如殺子」。可是有些父母因為生活壓力較大都會選擇將孩子留給老一輩的人照顧,而老一輩的人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自然也是十分寵愛。
  • 有一種幸福叫:婆婆不幫忙帶娃!說出了很多寶媽的心聲,得知足
    寶媽生娃後,等到娃慢慢長大到六個月或者是一歲後,就會開始思考到底是一直全職帶娃,還是選擇出去工作呢?出去工作當然要考慮誰幫忙帶娃這個問題了。有些寶媽會說婆婆都不幫忙帶娃,自己一個人帶娃好累啊!但是這些抱怨婆婆不帶娃的寶媽們知道嗎?有一種幸福叫做:婆婆不幫忙帶娃!
  • 老人帶娃做到「三不問」,自己不受氣兒媳也歡喜,全家人跟著享福
    當婆婆幫兒媳帶娃時,最好不要過多幹涉,給自己和對方留足夠的空間。如此一來,一家人才能相處得更加融洽。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很多老一輩人趁著還有精力都會參與到照顧孫子、孫女的過程中,但如今年輕爸媽並不太接受老人的那一套傳統育兒觀念,因此出現很大的分歧與矛盾。越來越多的老人覺得自己辛苦照顧娃,還不落好。
  • 同樣是帶娃,為什麼全職媽媽比婆婆們更容易心情不好
    某問答平臺上,有人問,為什麼總聽說有全職媽媽帶娃抑鬱的,很少聽說有婆婆帶娃抑鬱的,難道說婆婆們都是鋼筋水泥做的?還是說現在的年輕媽媽們太脆弱呢?這個問題問的,怎麼說呢,這跟鋼筋水泥沒關係,也不用往心理脆不脆弱、抗壓力強不強方面帶。
  • 「憑啥你媽帶娃給錢,我媽帶娃就應該?」,老人帶娃有利也有弊
    可是很多事情都有利也有弊,老人帶娃雖然有不少的好處,可是也有矛盾。憑啥你媽帶娃要給錢,我媽帶娃就是應該的?李先生和妻子戀愛兩年後選擇結婚,婚後的小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不錯,本來妻子還在擔心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畢竟不光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有鮮活的例子。
  • 婆婆動不動「撂挑子」,兒媳在威脅下有苦難言:我不敢有意見!
    原因很簡單,她剛結婚就被催生,婆婆好言好語說盡,萬般承諾生下孩子後幫著帶娃。她信了,按照約定懷孕了。可如今孩子出生了,婆婆出點力就叫苦連天,稍有些育兒矛盾,就撂挑子不幹,揚言要「回老家」。小敏以為是婆婆不習慣現代的養育節奏,心平氣和跟婆婆灌輸了許多育兒理念,告訴她無論是輔食還是孩子的某些行為舉止,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婆婆聽後兩眼一翻:「這麼多規矩啊,我看你們夫妻倆要是覺得我能帶,就帶,不能帶我也趁早走人,這些書書本本的,我一老太婆也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