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說,隨著大家對電子產品認知的逐漸提升,人們對電子產品的要求,已經不是簡單的看看外觀和考慮一下價格,而是開始關注產品的內部配件部分,其中離不開的,就是最為核心的晶片。
舉個簡單的例子,例如以前買電腦,一般人們最多會問,用的什麼處理器呀,是不是英特爾的呀,但現在,人們會關心,用的是英特爾哪個系列的哪個型號,或者買智慧型手機,用的什麼什麼架構的晶片呀等等。
總之人們開始關注細節,尤其是晶片的細節,然而說到晶片,現在大家也能說出幾個晶片領域的關鍵企業,例如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等等,它們都是晶片製造環節上的主要玩家。
而晶片製造環節上,最為關鍵的製造設備,應該就是光刻機了,因為其製造難度最大,例如一臺EUV光刻機,就會需要約10萬個零配件,一臺EUV光刻機的價格,就在7億人民幣左右。
目前全球可以生產EUV光刻機的廠家,只有位於荷蘭的ASML一家,這樣就足以見證EUV光刻機的製造難度。
不過近日,我國中科院突然宣布,開始正式入局光刻機領域,事實上,早在今年的七月份,中科院就已經公布了一種5納米雷射光刻技術。然而就在中科院宣布入局光刻機領域後,臺積電總裁卻突然發聲。
我們知道,現在臺積電是晶片製造技術上最強的代工廠商,然而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參加活動中表示,臺積電對世界最大的創新貢獻,是由創始人張忠謀創造的 「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的商業模式。
不過話鋒一轉,魏哲家隨後表示,客戶產品在臺積電製造不成功,最緊張的不是客戶,是臺積電,客戶成功才能讓臺積電有生意,這個商業模式的好處,就是必須與客戶一起努力。
很顯然,魏哲家的意思是說,臺積電是必須要保證客戶成功,雖然一直在說著「商業模式」,但實質還是在推銷臺積電本身。
不得不說,在中科院要入局後,魏哲家的話非常的現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科院在晶片領域的實力不俗。
臺積電現在得以在晶片製造上領先,主要有兩個條件:
第一,臺積電的晶片製造技術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上面我們也提到,像英特爾、三星也可以提供晶片的生產服務,但是與臺積電的差異,主要就是晶片的製造技術上,雖然三星的晶片製造技術,目前比臺積電落後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但是在先進位造技術上,誰能領先,誰就能拿到更多的市場。
第二、光刻機
還是要說到光刻機,在第一點上,我們首先提到了晶片的製造技術,其實晶片的製造技術,不只是說,擁有了製造先進工藝晶片的能力,良品率也非常重要,否則製造成本高昂,客戶是無法接受的,在競爭中也沒有優勢。
而在良品率滿足市場需求後,下一步就是提升產能,這就需要有充足的光刻機來提供,否則光有技術沒有設備,也無法滿足客戶的量產需求。
在提供光刻機的關鍵廠商ASML上,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是主要的三大股東,因此也就不難看出,為何現在全球最大的三家晶片製造廠商會是它們。
所以這就不難看出,為何中科院的入局會這麼重要,因為在確保臺積電實現領先的兩個條件上,中科院都有相應的能力。
上面已經提到了光刻機方面,而在晶片製造技術上,事實上早在去年,中科院就研發出世界首個,自對準柵極的疊層垂直納米環柵電晶體技術,直接問鼎2納米工藝。
即便是在現在臺積電、英特爾等都在使用的FinFET製造技術上,中科院依然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且關於英特爾侵犯中科院FinFET專利一案現在還在進行當中。
其實翻看歷史就能發現,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作為ASML的三大股東,在晶片製造上是輪流坐莊,14納米工藝上,英特爾領先;10納米工藝上,三星領先;7納米工藝後,則開始輪到了臺積電。
因此未來誰能領先,這都是不確定的事情,不過因為這三家是ASML的大股東,因此在光刻機的供應商就沒有後顧之憂,誰能坐莊就看誰的製造技術發展速度快。
但中科院入局光刻機以及晶片製造技術,可以說這三者的潛在平衡將被打破,這時候魏哲家為臺積電站臺說話,不僅很現實,而且也在情理之中,目的就是增加市場對臺積電的信心。
我們常說,風水輪流轉,未來在2納米或者1納米時代,或許領先的就是我們,這種領先也將不只是晶片製造技術的領先,也包括晶片製造設備領先帶來的產能的充足,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