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數碼的朋友都知道,華為的終端CEO餘承東,一向會就產品方面與其他廠商進行對比,一般對象都是蘋果和三星,但昨天下午,他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其實這條微博就是一個對手機相機的科普,他表示,一億像素的實際拍照效果不如大底大像素的Sensor,即便一億像素通過多個小像素合成大像素,效果還是有折扣與差距。
他指出,拍照效果並不是與像素數簡單相關的,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像素數、像素大小、處理器原件、軟體算法以及晶片能力共同協同的結果。
通俗點來說就是:像素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需要很多相關環節完美配合,最終才能打造出最優秀的拍照體驗。
餘總發文過後,網上引來了不少爭議,而作為Redmi產品總監的王騰也來進行了&34;。
他表示,米10系列銷量很不錯,超過了P40系列,友商的緊張可以理解。而一億像素最大的優勢就是解析力,可以記錄更多的細節,這是友商一直無視的優勢,也是幾百萬用戶的原則原因。
先不管雙方有沒有&34;的意思在內,咱們可以先分析一波,一億像素究竟作用大不大?
首先,餘承東的話並沒有問題,一張優秀的手機照片,不是僅靠一顆攝像頭所能完全做到的,像素是前提,但可以不必做到那麼大的像素。
近幾年華為在拍照上的表現,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到,P40雖然只有5000萬像素,但綜合下來仍然能帶來目前行業最為頂尖的拍照體驗。
可是咱也不能說一億像素就完全沒什麼作用,王騰也說了,一億像素的解析力是最大優勢,能紀錄更多的細節。
針對這件事,我專門拿出華為P40和小米10 Pro進行了5000萬像素和1億像素的對比,在辦公室中對著寄語牆進行拍攝,隨後將照片原片存放到電腦中,打開放大到同一畫面,發現小米10 Pro的一億像素在解析力上確實比華為P40 Pro更勝一籌。
圖示中上為華為下為小米,所以他們說的那些話,其實都是對的,都是有理有據的。但他們卻少了個至關重要的前提:環境。
這是我在白天進行對比的樣張,若到了晚上呢?相信結果肯定不需要我放出來,大家都能知道,這一點華為獲勝。
所以他們討論的再怎麼激烈,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場景中。我的結論就是,夜景表現中大底確實很強,白天解析力則一億像素更勝一籌。
討論歸討論,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還是吃瓜圍觀,但我卻從餘承東的話中嗅到了一個關鍵點:在華為還沒有發掘出高像素的必要優勢之前,華為近期即將發布的產品肯定不會採用一億像素傳感器。
也就是說,華為Mate 40,甚至是華為P50,應該都不會在主鏡頭的像素上進行升級,基本確定了不會採用一億像素鏡頭。這也算是一個官方爆料了吧?
其他的話,聽說這次的Mate 40將全系採用曲面的瀑布屏,使用麒麟最新的5nm晶片,NFC、IP68防水防塵、紅外遙控、無線充電這些配置也都不會缺失。
除此之外,外媒報導華為屆時還會帶來一款華為Mate 40&34;,將會成為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
發布時間大概率是9月份,如果是這樣的,大家要不要等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