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款經典的湯品-老菜脯豬肚湯,湯色微紅、清冽、清甜,還有老菜脯的清香味道,不僅能止咳祛痰還能健脾養胃,老少皆宜。
自古以來潮汕地區也會用到老菜脯做菜的習俗,用老菜脯來煲湯會是不一樣的佳品,特別是用豬肚一起煲湯,做成老菜脯豬肚湯,這也是潮汕地區獨特的湯品,做法和用料也簡單。
所用的材料:
食材主要有:老菜脯一塊30克,豬龍骨一條300克,豬肚一個500克,一片姜,鹽和雞精少許。
製作過程:
1、老菜脯因為有醃製過,所以需要先清水浸泡大概有10-20分鐘左右,然後清水洗淨,這樣會讓鹽分流失,煮湯的時候鹹味不會太重。
2、把豬肚處理一下,先用生粉和少許鹽將豬肚內外進行搓洗,再清水洗淨,如此反覆2遍把豬肚完全清洗乾淨;另外需要翻開豬肚內部,將多餘的油脂用刀去除,這樣才不會煮湯時太過油膩。
3、新鮮買回的豬龍骨,可以讓攤主幫忙剁塊(有條件的可以買回按自己喜歡的大小剁塊);然後清水清洗乾淨。
4、接下來是起鍋放入適量清水,將洗乾淨的豬排骨和豬肚再下2片姜,冷水下鍋焯水,
5、把砂鍋放上爐架,倒入適量清水,將豬骨頭和整個豬肚放入鍋中,再把老菜脯切成條狀也放入鍋中;加蓋開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煲一小時。
6、1小時後,用一雙筷子插入豬肚中,能完全刺穿整個豬肚,說明湯已煲好了;把豬肚撈出後對半切開再切片放入鍋中;由於老菜脯本身是帶有鹹味,所以可以不用放鹽,放入少許雞精。
最後,放入少許芫荽點綴,這樣的一道湯鮮味美的老菜脯豬肚湯就製作完成了,口感爽脆的豬肚和鮮美的湯汁融合在一起,非常完美。
這道湯之所以用到豬骨頭,是因為豬骨頭有肉味;豬肚有一定的口感,但欠缺了骨香的味道,下豬骨一起煲煮可以融合肉香味和骨香味。
蘿蔔乾在潮汕地區叫菜脯,老菜脯是非常珍貴的食品,入冬後,會有很多人拿蘿蔔切對半,晾曬蘿蔔,待蘿蔔完全曬乾沒有水分,再用一個缸裝好,全部存放進去進行壓制存放,存放時間都是一年起,因其存放時間長久且變成黑色,起碼有5年到10年時間的菜脯,所以大家就統稱為老菜脯,越老的老菜脯越有獨特清香的味道,且營養價值和功效、藥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