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的藥學老師 剛出方艙醫院又上直播間

2020-12-20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藥學老師 剛出方艙又上直播間

  3月18日下午,在武漢駐地酒店,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醫師、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楊勇打開了電腦,攝像頭那邊,是18名電子科技大學臨床藥學方向的研究生。這是作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的楊勇,新學期給學生們上的第一堂「遲來」的網課。

  從2月4日起,楊勇隨隊奔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先後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漢陽方艙醫院工作40多天,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課程進度,得知學校安排網絡課程教學,楊勇接到原地休整的安排後,第一時間給學生們上起了課。

  3月20日,楊勇所在的醫療隊已順利返川,正在休整。終於能夠從緊張的工作中放鬆下來,楊勇也在為下周的兩節課程繼續做準備。

  新學期第一課:

  講抗疫一線的藥學實踐

  根據教學安排,楊勇給18名臨床藥學方向的研究生一年級學生上《臨床藥學實踐》的課程。「研一的學生從本科畢業,到現在大部分都沒有臨床一線的工作實踐經驗,正好這次新冠疫情,就想跟他們講一講,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救治過程藥學專業發揮的作用。」楊勇說,他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和漢陽方艙醫院,參與收治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的患者,除了保障方艙醫院患者的藥物治療,還通過網絡、微信等方式,與為武漢其他醫院的重症患者,以及其他省市的患者進行會診討論,總結了相應的藥學方面治療經驗。

  「把整個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涉及到藥物治療的相關問題,尤其是我們討論交流的情況、最後形成的用藥方案,在患者臨床治療中實際作用都做了詳細講解,為什麼用這個藥?有什麼風險、有什麼好處,會出現什麼不良反應?以及最後患者的用藥結果,讓研究生真實體驗專業的用處,在這場舉全國之力的救治中,藥學專業如何體現專業價值。」楊勇說。

  這是電子科技大學在2月28日新學期「開學」後,楊勇第一次給學生上課。也是教學多年,楊勇第一次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上課。以往的教學工作,都能夠直接面對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能夠很快地進入「講學」的角色,雖然網絡授課,也可以點名、提問,但沒有實際互動的感覺,不過還好,講的都是自己親身經歷。「如果是單純理論,一個人對著電腦講,還是要有強大內心的。」楊勇說。

  課堂上他沒講的:

  穿上紙尿褲 連續奮戰12小時

  楊勇是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武漢醫療隊的成員,在了解到新一批赴武漢的緊急醫學救援隊需要感染及呼吸領域的臨床藥師時,楊勇提交了請戰書。他在請戰書上寫道:「我希望能從藥學的專業角度出發,和醫護一起探討更合理的救治方案,為武漢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在方艙醫院,藥師的主要工作是保障藥品供應,對照醫囑配藥。整個方艙醫院一共有10名藥師,每個班次2人一班,每班12個小時,面對最多時2000多名患者的用藥,不僅要保障正常同質化治療用藥,還要為特殊患者討論合適安全的用藥方案。「在方艙醫院,藥物的儲備畢竟不是像醫院藥房那麼齊備,尤其是一些妊娠期婦女,以及兒童、老人這些特殊人群,用藥的時候要考慮到優化方案,滿足個體化患者的需要。」

  在課堂上,楊勇主要和學生們講解了治療過程中的用藥經驗,但更多的其他經歷,他並沒有講得太多。方艙醫院臨時改造的特殊環境結構,工作區域基本上都是高風險範圍,楊勇和同事依然需要嚴格穿戴防護,穿脫不便,所以在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裡,他們儘量減少吃喝,還穿上了成人紙尿褲,「(成人)在清醒狀態下,穿成人紙尿褲,這是原來從未有過的感受。」楊勇說,而這些辛苦和艱難,楊勇沒有給學生們細說,「還是希望多給他們講點陽光的、正能量的。」(於遵素)

(責編:羅昱、高紅霞)

相關焦點

  • 青山一英語老師:我在武漢方艙醫院直播上課
    楚天都市報2月20日訊(記者周丹)多天之後,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小學五、六年級的同學們才知道,每天下午的英語直播課,是杜榮老師在武鋼體育館方艙醫院裡帶病完成的。杜榮在方艙醫院為學生直播上課1月31號,杜榮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方艙醫院裡的舞蹈直播結課了,河南舞蹈編導趙力民4部...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3月10日下午,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全部休倉。當日晚上9點,河南省文化館研究館員、著名舞蹈編導趙力民的最後一節「方艙舞蹈課堂」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歷時30天60小時,他最終實現了「陪方艙醫院最後一名患者走出方艙走進春天」的承諾。
  • 方艙醫院裡的「特種兵」
    這種組合在光谷方艙醫院的醫療工作中,體現出了強大的專業優勢。「對於新冠肺炎患者來說,判斷他們能否出院的兩個最重要的檢查指標就是核酸檢測以及影像學檢查。因為一些醫療隊裡未配備這方面的人員,所以在光谷方艙醫院,除了患者的醫療護理任務,整個方艙醫院的鼻咽拭子採集培訓及核酸檢測、CT機房籌建檢查、藥房建設及藥品保障、患者出院轉院流程制定梳理等工作,也都是由我們來承擔的。
  • 疫情後最大規模藥學線上會議成功舉辦
    為了更好地探討和交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藥學服務」的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共同推動「藥學服務」向高質量發展,4月11日上午,由成都藥學會主辦、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承辦、成都商報四川名醫「醫學+」提供平臺支持的主題研討會,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召開。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以下來自王俊的自述。1新的一課武昌方艙醫院是在洪昌體育館的基礎上建起來的。我們剛到的時候,建築工人還在施工,我們看到工程圖,就發現了很多問題。早餐其實8點就到門口了,只是銜接上沒有做好。方艙醫院剛開始的時候,進去的都是醫護人員,保潔師傅、安保都還沒到位。醫護人員的想法可能是我們只負責醫療上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在這裡,我們要負責病人吃喝拉撒,所有的事情。後來我們就規定,比如說早上8點有一班醫護人員要交班,200多份飯就由他們給帶進來。
  • 在快手看武漢方艙醫院休艙,這是最讓老鐵們開心的「關門大吉」
    身穿防護服,戴著兩層醫用手套操作手機,健康報記者張磊開始了他在方艙醫院的最後一次直播。這是他第四次進入隔離「紅區」採訪,作為最早一批抵達武漢的記者,他目睹了武昌方艙醫院從創建到休艙的全過程。這次直播,張磊不僅在防護服前胸寫上了「健康報」和自己的名字,還在後背寫了「穩穩爸」。經過35天的等待,此刻的武昌方艙醫院真的穩了。大家都能看到,接受採訪的朱威宏醫生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著「湘鄂一家親,講不出再見」。
  • 高校老師使出各種殺手鐧 自製直播神器,打造專屬直播間
    浙江在線3月6日訊 自拍杆取代了投影儀,表情包代替了粉筆頭,教室變成了直播間……高質量推動在線教學,對於高校老師來說,是一次「大考」。「雲課堂」背後,老師們作為新晉「主播」,使出十八般武藝,究竟有多拼?你們自己看。  「直播神器」紛紛亮相  怎樣在有限的條件下打造自己的直播間?老師們的各路「直播神器」紛紛亮相。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參與主辦的醫院藥學質量控制與改進論壇在京舉行
    12月5日至7日,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簡稱「海醫會」)醫院藥學專委會、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醫院藥學質量控制與改進論壇(PQCI)在北京舉行。海醫會醫院藥學專委會、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劑科主任趙榮生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來自全國各地醫院藥學領域的300多人參加了論壇,線上直播觀看量近1.5萬人次。
  • 方艙醫院田芳芳:我不想當網紅,只想當個簡簡單單的小護士
    近日,在湖北武漢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來自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護士田芳芳意外走紅。 孟非發微博親自為她徵婚,各媒體爭相報導,面對這些,平時工作像打雞血的田芳芳有點緊張。她說這次純屬意外,自己不想當網紅,就想做個簡簡單單的小護士。
  • 武漢「方艙醫院」內部照片令人震驚
    需要志願者幫忙搭床父女一同前往2月3日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調度會透露,武漢市將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三所「方艙醫院」。這三所「方艙醫院」將提供3000個左右的床位,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方艙醫院」的布置隨即展開。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央視新聞帶你一文看懂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  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
  • 方艙裡的兩平米
    2020年2月3日,洪山體育館成為首批被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它是武漢市計劃或已經建設的32家方艙醫院之一。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累計已有約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僅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就有來自河北、遼寧、湖南、青海、廣西等地的援漢醫療隊進駐。
  • 方艙醫院裡的「戰疫」年輕人
    新華社武漢2月18日電(記者袁汝婷、廖君)「進艙」第一天,「95後」女孩蔣含鈺提著形形色色的箱子,來回爬了十二三趟樓,幫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搬行李。防護裝備裹得密不透風,她感覺「有點缺氧」。湖南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護士蔣含鈺,是湖南援助湖北國家中醫醫療隊的隊員。
  • 方艙發熱門診-方艙醫院建設方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方艙醫院與方艙發熱門診都是作為應急救治的場所,用帳篷、活動板房、貨櫃等快速搭建收容病人。但是TMOON工廠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個問題,有沒有能夠滿足當下需求快速搭建好方艙發熱門診、方艙醫院,沒有需求的時候也能作為醫院固定資產以待下一次使用呢?
  • 方艙醫院如何建?洪山體育館變身方艙醫院,通風系統改造要點總結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仍在持續中,為解決輕症患者的收治問題,武漢市從2月3日起,緊急籌建多所「方艙醫院」。此次新冠肺炎防疫戰中被改為「方艙醫院工程實施的必要性為了有效控制傳染源,最大程度保持室內環境空氣品質良好及其外排空氣品質滿足標準,保護周邊環境,「方艙醫院」的通風系統改造是重中之重。
  • 我國公立醫院藥學服務現狀及需求分析
    方法藉助「問卷星」軟體進行線上調查與發放紙質版問卷進行線下調查相結合的形式,收集醫院藥學部門人員構成、藥學服務內容、藥學服務需求及公立藥房設置必要性等相關信息,了解醫院各部門對藥學工作的認知以及相應藥學服務的需求等問題。
  • 武漢:全力推進方艙醫院建設 努力提高治癒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截至目前,武漢市已投入使用15座方艙醫院,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今天(2月20日),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又有一批123位患者出院,這也是方艙醫院單日出院人數最多的一次。
  • 新形勢下,醫院藥學如何順勢而為?
    醫院藥學是醫院診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改革,取消醫院藥品加成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醫院藥學如何積極轉型,如何順勢而為,是醫院管理者和學科帶頭人應深入思考的問題。 本期,我們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藥學部學科帶頭人張玉教授介紹醫院藥學學科的發展策略和經驗。
  • 方艙醫院護師付萍的「戰疫」日記 一個護士照顧44個病人,查一次...
    她是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現在是漢陽國博方艙醫院四川醫療隊護理小組長。在她將這位阿姨的情緒安撫穩定後沒幾天,2月20日,由四川醫療隊負責診治的首批輕症病人,有22人康復出院。次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9場新聞發布會宣布,武漢將在現有13家方艙醫院的基礎上,再建19家……「一開始,只能滿足基本需求」我叫付萍,今年30歲,是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ICU重症病房的主管護師。我們是四川省援助湖北的第六批醫療隊員。
  • 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 天使日記
    2月24日 武漢 天氣陰  我是胡智敏,武漢市肺科醫院內鏡中心的內鏡醫生,支援發熱門診已經25天。  剛去發熱門診的那段時間是我們醫院發熱門診量劇增的時期,每天目睹門診患者焦急地排隊、等待,留觀室危重症患者不斷加床,除了開具相關藥物,還特別需要安撫患者的情緒。一部分患者在留觀室也得到了治癒,這是我們最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