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9月開始,網上就一直就有「華為欲出售榮耀手機」的傳聞,一些KOL還表示自己收到了花粉的私信。但畢竟消息過於離奇,只是在一個小圈子裡傳播,沒有獲得太多關注。直到10月8日,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琪稱「天風國際對華為進行了全面情景分析,認為最優解就是出售榮耀」。為了論證這一點,他提出了三點好處,還預測了小米OV的上升空間會因此變低,為該消息注入了靈魂。
郭明琪分析
第一、脫離華為,榮耀可以採購晶片,這對於其他的國產供應商來說也是好事;第二、品牌養成不易,如果選擇出售,起碼可以保障榮耀的生命力;第三、為了避免內耗,榮耀手機局限於中低端,拆分有機會成為高端品牌。因為名人效應的存在,出售榮耀的事迅速擴散。有人質疑消息的真假,也有人為華為感到委屈,也就是在討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出售細節」被曝光。
神州數碼日K
可能的買家,有神州數碼、格力、TCL、比亞迪、聯想和小米,目前的最高報價是250億元人民幣。太真實了,加入討論的人呈幾何增長,觀點也具體了許多。比如騰訊《深網》的某知情人士,就表示「離開了華為,榮耀可能就會自我瓦解」。與此同時,關聯方小米和神州數碼的股價一度漲停。小米兩天時間漲了10.71%,神州數碼三天漲了10.41%,表態不予置評的TCL,「喜迎」一根大陰線。
神州數碼
小米能有如此漲幅,原因很簡單。榮耀是壓在小米及子品牌紅米頭上的大山,出售傳聞如此熱烈,說明競爭對手處境堪憂。收購榮耀與否,自己都是最大贏家。而神州數碼,則完全是被路透社的兩位知情人士推著走。其中一位表示,出售的資產還在討論中,可能包括品牌、研發部門和供應鏈管理業務。另一位補充道「這筆交易可能是全現金交易,榮耀主要分銷商神州數碼是領跑者」。
雷軍(小米)
這還不算完,9月15日,AI財經社傳出獨家消息,稱「小米並未參與競購」。這句話非常講究,如果華為沒有出售榮耀,就應該說「小米對此並不知情」。一句「未參與競購」,等同於暗示有其他廠商在競購,華為真的可能在出售榮耀。至於為什麼小米不像TCL一樣表態,財經社的消息人士認為是「不表態有利於股價上漲」。那麼問題就來了,傳聞幾乎要到影響榮耀手機銷量的程度,為什麼華為還不正面回應呢?
萬能的大熊回應
同一天,「萬能的大熊」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他徹底否定了郭明琪的三點好處,稱:就算榮耀願意出售技術,員工也不一定幹;華為缺的是高端晶片,跟榮耀關係不大;鴻蒙系統已經是箭在弦上,沒榮耀怎麼發展?至於華為為何不回應,他認為是外界將股權合作誤讀為出售,消息其實半真半假。為了規避風險,華為不會上市,但榮耀可以成為一個共享華為成果的平臺。此次可能是有股東要加入,為榮耀上市做準備。
華為
這個思路,筆者是比較認可的。榮耀的晶片、算法、作業系統和供應鏈跟華為一脈相承,拆出來的難度太大。而且榮耀的成功,離不開華為的品牌背書,出售根本不划算。更何況出售之後就能購買晶片,完全是郭明琪的個人想法,買家沒有任何保障。最後,是250億元的最高報價。華為今年的研發預算在1300億左右,賣榮耀帶來的營業外收入算得了什麼?反倒是融資上市,既能拓寬榮耀的產品線,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比壯士斷腕划算多了。(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