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過來人都知道,孩子出生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還有寶媽表示,母乳餵養的痛並不比分娩時輕。
不過,辛苦倒是其次的,每當看到寶寶吃飽後心滿意足的樣子,就覺得歲月靜好、無比幸福。
而且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對寶媽來說,奶粉餵養衝泡完之後,寶寶怎麼吃就不用太多操心了,但母乳餵養時間比較長,有時甚至要耗上個把鐘頭。
這還不算,有些寶寶比較難帶,一哭鬧很難安撫好,於是乎寶媽們不得不開啟奶睡模式。可這樣日日夜夜熬,也實在有些架不住了,心情陷入絕望。
案例
粉絲群裡一位寶媽說,自家寶寶就是高需求的那種類型,馬上快一歲了,回想起過去的一年,心酸真是說也說不盡。
她最困擾的事就是餵奶,儘管為了改善這個問題,還特地添加了奶粉進行混合餵養,但也實在被磨得不行了。
白天稍微好一些,餵個十幾分鐘就給寶寶換奶瓶,吃飽了還能稍微睡一會兒,晚上那才是噩夢呢!從10點上床開始,要一直餵到凌晨,自己根本睡不好覺。
這種時候,一吃母乳寶寶就能睡一會兒,但只要把他放下,沒幾分鐘立馬就醒。發出吭哧聲之後,如果沒人管很快就會醒來,到時候再想安撫睡著就更麻煩了。
實在是沒辦法,只能奶睡,雖然看到寶寶的可愛瞬間萌得心都要化了,覺得一切都值得,但也架不住這麼餵奶呀,整個人都快熬壞了!
為何寶寶一吃母乳就睡,放下幾分鐘就醒了?
事實上,這位寶媽的困擾並不少見,但凡喝母乳的寶寶都可能存在這種現象。不僅他睡不了整覺,連帶著媽媽也累到腰酸背痛、心力俱疲,其實這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1)吃奶太費體力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用「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這句話,這可不是隨口一說,而是有來由的。
對於寶寶來說,吃奶的確是個力氣活,由於本身體力就有限,因此特別容易在吃奶時睡著。
而奶粉餵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透過奶嘴吃奶並沒那麼費力氣,輕輕一咬就能吃到。
2)母乳本身就有催眠成分
研究發現,母乳中含有一種催眠成分,寶寶喝喝了後特別容易犯困。
這種影響雖然比較輕微,但的確是存在的。
3)媽媽的懷裡很有安全感
寶寶如果待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感覺到安全感充足,更容易犯困。
事實上,在媽媽懷裡吃奶時,就是寶寶感到最安逸的時候,這跟媽媽抱著軟綿綿的寶寶感受是一樣的。
不得不說,這背後的原因還有點暖心呢!但夜奶遲遲不斷、一直採取奶睡的方式,不光媽媽煎熬,對寶寶的發育也會有影響,想辦法緩解還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緩解夜奶困擾?
想讓寶寶好好睡覺也是需要訓練的,不能總依著寶寶的性子來,被牽著鼻子走。想改善這種情況,要先從以下細節做起。
1)睡前讓寶寶一次性吃飽
別看寶寶吃奶時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吃飽了。
這種情況下,媽媽最好還是藉助外力先把寶寶弄醒,讓他吃飽後再睡。因為睡前如果沒有吃飽,晚上是非常容易餓醒的。
2)用「暫停法」、出現動靜先觀察
整個睡眠周期包括快速眼動和非快速眼動,兩者是交替進行的,簡單來說就是深睡眠和淺睡眠。
深睡眠模式下的寶寶通常表現得比較踏實,淺睡眠狀態下可能有發出聲音或扭動身體的表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寶寶醒了。
不要著急抱起來安撫,這樣反而會打亂孩子本身的睡眠周期,細心觀察一下寶寶會不會自己接覺,否則寶寶的夜奶就難戒了。
3)適當利用安撫奶嘴
1歲後的寶寶就可以戒掉夜奶了,因為他們的胃容量已經足夠撐過一個整覺。
遇到要安撫的情況,可以藉助安撫奶嘴,同樣能給寶寶安全感。
總而言之,照顧寶寶是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不過,與其累著自己還影響寶寶的發育,不如掌握科學的養育方式,必要時狠心一點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