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大數據的火熱程度依然不減。但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大數據要麼還遙不可及,要麼已經實現較為成熟的大數據分析但成本和代價相當高昂。即使對很多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擅長的依然是數據化運營的sense和分析的思維方法,但在技術實現上也十分複雜。開發一個大數據分析系統動輒要半年以上的周期,且之後的使用過程仍然很痛苦,因為業務的分析需求總在不斷變化,每次改變指標的計算公式、分析維度的組合時,都要花至少幾周時間來重新修改系統和程序,耗時耗力,滿足不了業務的要求,還往往會影響核心業務系統的開發進度。
現在,企業實現大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國內大數據新貴公司永洪科技打造了敏捷型的大數據分析工具,通過5分鐘的一鍵安裝、5分鐘的數據源連接配置、5分鐘的分析報表設計即可讓企業實現大數據分析。絕大多數分析操作只需通過點擊和拖拽就能完成,沒有任何技術背景的業務和運營用戶也可自己獨立進行操作,實現自服務的數據分析。業務的分析需求任意變化,都可在一天內快速響應實現。永洪提供的是通用工具,可以讓不同行業的企業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制定個性化分析指標、維度和報表呈現,不局限於某一特定分析場景。工具可作為獨立軟體進行部署,企業無需將數據上傳到雲端。
示例截圖:
永洪的技術主要分為大數據和可視化兩點。在大數據方面,通過列存儲、分布式計算、內存計算、分布式通訊等技術,永洪自主研發了高性能的大數據計算引擎,作為分析用的數據集市,可實現百億級數據在秒級時間內完成計算。在可視化方面,永洪將複雜的多維分析功能隱藏在背後,在前端通過點擊和拖拽的簡單可視化操作實現各種複雜的分析過程。
上文所說的大數據分析系統在業內也稱為商業智能(BI)。2006年,在Gartner公布的BI魔力矩陣中,標榜為領導者區域的第一象限還看不到一家敏捷BI廠商,全部是大家熟知的傳統BI廠商,例如IBM Cognos、SAP Business Objects等。直到2012年,Gartner公布的BI魔力矩陣第一象限中才見到第一家敏捷BI廠商QlikTech。但是,到了2014年,Gartner的BI魔力矩陣的第一象限中就已經出現三家敏捷BI廠商了,在數量上佔據了近半數的規模。
在傳統BI增長勢頭依舊非常強勁的今天,敏捷BI的發展速度令業界感到驚訝。這種趨勢也說明了不管從廠商還是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敏捷BI都已經步入了成熟期,成為一種主流的BI系統建設方法。
永洪即屬於新一代敏捷型商業智能。國外已有的敏捷商業智能公司如Tableau、QlikTech,主要專注於海外市場,在國內依靠代理商進行銷售,支持力度相對較弱。國內公司目前只有永洪一家開始做了敏捷BI,其它公司均為傳統BI,且永洪在大數據量的計算能力方面要比國外產品更勝一籌,在多個項目的測試對比中均比國外產品快一倍以上。永洪亦計劃在明年試水海外市場,和Tableau、QlikTech進行正面PK。
目前永洪已有各大行業上百家家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艾瑞集團、泰山兄弟投資、Admaster、科技部、中信銀行、四達傳媒、中國風電、IT168等,其中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企業約各佔一半,發展迅猛。投資方有凱盈、經緯。
永洪創始人何春濤以前是外資BI公司研發VP出身,管理整個中國研發中心100多個研發人員,擁有十幾年大數據和BI領域經驗,在國內國外做過很多大型項目。永洪科技的核心團隊也均來自世界500強,在IT行業普遍都有超過十年以上的研發、管理或者營銷經驗。曾經多次獲得過國際大獎例如Java One大獎,以及軟體界的奧斯卡大獎JDJ讀者獎等。
在當今這個大數據掘進時代,也需要有人來提供一把好鏟子。永洪的敏捷BI就志在於此。
演示視頻:
http://www.tudou.com/listplay/5WJwZvaAt6Q/cwMHVUlbe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