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每個職場人士必修的課題!職場人士的成長有個階段,是難熬的孤獨期。這個時期,職場人很孤獨,感覺沒有人能夠理解自己,好像都被周圍的同事排斥了,沒有人可以傾訴。而自己也只有跨過這個門檻才能繼續成長。如果跨不過去,就很可能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從此江湖上再也沒有你的傳說!
剛進入職場,很多人都會抱著新鮮和好奇的態度看待工作,看待身邊的同事。而慢慢適應了公司的工作節奏後,就會感到單調和無聊,在加上少得可憐的薪水、沒完沒了的加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時常會顯得特別孤獨。
2017年10月,年輕導演胡遷在自己居住的小區樓梯用一根白繩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胡遷生於1988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生前他才華橫溢,拼命創作,用生命為藝術燃燒,著有長篇小說《牛蛙》,中短篇小說《遠處的拉莫》和《大裂》等作品!
生活上卻窮困潦倒,需要家裡人或者好友的資助,鬱郁不得志。
29歲生日那天,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了一段話:
「奮鬥多年,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
生活貧困不如意,事業上與投資方的矛盾,感情上女友不辭而別,逐漸壓垮了他。
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壓在自導自編的最後一部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可是,與製片方和投資人的理念不同,溝通中斷,僵持不下,矛盾不斷擴大,最終讓他的精神一點點崩潰,而因為雙方的矛盾,他沒有拿到片酬,進一步加劇自己生活的困境。
於是,他沒有留下任何遺言,用一根繩子結束自己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讓他的同學,朋友和喜愛他的人驚愕不已。
然而5個月後,胡遷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電影節大受好評,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大獎,評委稱讚這部作品的藝術水準「是大師級的」。
可惜,胡遷沒有熬過這個成長的孤獨期,看不到這些了獎項,看不到他人對他的認可嗎,聽不到他人的讚賞!
不少人特別佩服李安導演,他能夠堅持那麼多年,熬過那段艱難歲月,直到自己取得成功。據媒體報導,李安人生中遇到兩個重大的磨難,一是兩次高考落榜,第一年的分數差了6分,第二年卻差了1分,李安生氣得摔了桌上的檯燈和課本。
第二個磨難就是李安從紐約大學畢業後,在家賦閒了六年,期間看書、閱讀、寫劇本,並包了家裡所有家務,家庭開支靠還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妻子。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後來震驚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竟然在畢業後整整六年的時間裡,在家洗衣做飯帶孩子。經常和兒子規規矩矩地坐在沙發上,等待他太太下班回來。
在一次和朋友閒聊的時候,李安說起那段被人讚嘆為「起跳前的下蹲」的六年時間,說「我要是有日本丈夫的氣節,早就剖腹自殺了」。雖然是玩笑話,但也說出了那六年時間是非常孤獨和難熬的,換做很多人真的無法熬下去!
總之,在激烈競爭的職場上,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職場不容易,需要忍受那段孤獨期,跨過去了就是道大門,道路寬廣,跨不過去就是個檻,過不去的坎!職場人生很苦,唯有自渡,才能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愛的職場朋友們,你認同職場不容易,跨過去了就是道大門,跨不過去就是個檻的觀點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哦!
我是百家號第二職業,持續分享第二職業之道,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為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關注我的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歡迎在文末點讚,評論和轉發朋友圈,以示鼓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