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看某些大神配置或小編我跟大家分享的配置單的時候,會發現內存通常是兩條8G而不是一條16G。許多朋友提出這種問題私信我,難不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要說的話就涉及雙通道上面來了,一般來講CPU或主板有兩個內存控制器,可以支持兩條以上的內存工作,每個控制器控制一個內存通道。在這兩個內存中CPU可以分別尋址和讀取數據,從而使內存帶寬加倍並且數據訪問速度更快(理論上講)。
這對於需要頻繁讀取和寫入內存的軟體以及遊戲非常有幫助。雙倍帶寬極大地加快了CPU和內存交換命令和信息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要購買兩條8G而不是一條16g,但許多人對雙通道的看法是錯誤的。
誤解一: 兩個內存一定是雙通道嗎?
這可說不定,一般來講當前的主板和CPU支持雙通道,在這一點是沒問題的,但是在具有四個內存插槽的主板上,插12或34插是不可能組成雙通道,必須插24(首選)或13。
誤區二:插滿四個通道是四根通道,三根難道也是三通道?
其實三通道四通道都是存在的,比如說X58支持3通道,X79和X299支持4通道。但有些消費級主板(例如Z370,b360和B450)全部都不支持。四個內存條也只有雙通道,而13和24則是雙通道。
誤區三:組成雙通道內存條必須完全相同嗎?
這種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雙通道是非常容易組成的,只要是同一代,就不要管是不是同頻率或者容量,但非對稱雙通道會取相應較差的。例如,DDR4 2133 8G和DDR4 3000 8G組雙通道,則兩個內存成為DDR4 2133 16G,類似木桶效應。
那如何計算不同的容量? ddr4 2400 4g和DDR4 2400 8G構成雙通道,8g內存的一半是4G內存和4G單條組成雙通道,其餘8G剩下的4G還是單通道。
雖然不用完全相同的內存來組雙通道,但是至少要具有相同的頻率和容量,這樣就不會產生木桶效應,對於金士頓來說3000和影馳十銓3000是完全可以的。
另外雙通道內存極大提升核顯,如果想充分利用核顯,雙通道真的有很大的幫助。對於獨顯來說,特別是遊戲,雙通道對最低幀的影響相對較大的提升,但不是很大。並且仍然需要一些專業軟體3DMAX,IBM Data Explorer,Lightscape 雙通道必須有的。
說來說去,最重要的是雙通道並不是說非要兩條8G才行,兩個16G一樣可以,最重要的是錢,而16G內存當前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差不多浪費。 32G內存不用來一些其他專業用途基本很難使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