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鵬飛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時至歲末,盤點一年來的工作,有一個詞貫穿始終——奮鬥。小到個人、單位,大到民族、國家,無不在砥礪奮進、勠力前行。習主席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傳承的優秀基因,是我們黨帶領人民開天闢地、改天換地,實現翻天覆地巨變的精神特質,也是新時代幹事創業的最美姿態。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辭舊迎新,我們奮鬥的激情不能降、奮鬥的姿態不能變、奮鬥的恆心不能丟。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作為各行各業的主力軍,應進一步傳承先輩們矢志不渝永久奮鬥、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以埋頭苦幹、實幹的精神創造新業績,在新的奮鬥之路上砥礪前行。
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堅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要奮鬥,就要以昂揚的精神、堅毅的品格投入其中,立足崗位樂於坐冷板凳,做靠實績立身、不爭名奪利的老實人;敢於突破自我謀創新,做爬坡過坎、衝鋒在前的開路人;一步一個腳印勤學苦練,做把簡單的「招式」練成「絕招」的手藝人。在奮鬥之路上,不一定都是鮮花盛開,可能會遍布荊棘溝壑;不一定有旌旗飄揚,可能要與孤燈寒夜相伴。一些人耐不住寂寞的冷、受不了勞心勞力的苦,起步就止步的有之,半途而廢的有之,行百裡而半九十的亦有之。習主席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廣大青年黨員應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看是否做到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是否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是否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標準要求自己。
發揚永久奮鬥傳統。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永久奮鬥。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鬥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魯迅在《導師》一文中為當時的青年畫像:「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進的。」正是這些「要前進的」青年,集聚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通過一代代的接力奮鬥,完成了中華民族翻身得解放的偉大事業,並朝著民族復興偉大夢想闊步前行。「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黨員當志存高遠,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不為眼前浮華所擾,不為俗世紛紜所惑,發揚永久奮鬥的光榮傳統,努力在本職崗位上交出無愧於新時代的精彩答卷。
高揚艱苦奮鬥旗幟。我們黨和人民軍隊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創造輝煌的。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指出,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強調努力踐行艱苦奮鬥精神的重要性,指出「奮鬥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鬥,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鬥中淨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強調要把艱苦奮鬥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應認識到,艱苦奮鬥從來不是一句口號、一條標語,而是要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工作作風,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廣大青年更應該多讀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軍史,把先輩們艱苦奮鬥的精神傳承好、弘揚好,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侵蝕,不僅在物質層面堅持樸素節約的作風,更要在精神層面保持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一往無前的堅定信念和堅毅品格,以吃苦在前、攻堅在前的奮鬥姿態實現美好願景,爭取更大的進步。
(作者單位: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