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實現海水淡化,從此不再「望洋興嘆」?

2021-01-11 電子工程專輯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植物和動物——整個生態系統和食物鏈都依賴於潔淨的水而生存。儘管地球表面將近70%被水覆蓋,但是其中只有2.5%是適合使用或飲用的淡水,其餘的則是鹹水或海水。不僅如此,我們能夠輕鬆獲取的淡水只佔1%,其餘都隱藏在冰川和積雪中。據聯合國報告,由於水資源的使用、人口增長,以及氣候變化,到2025年,約有18億人口會生活在水資源稀缺的區域,全球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將面臨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受到不可控因素影響,我們這個擁有68億人口的星球應該如何獲取飲用水?這個任務看起來非常艱巨,而Danfoss,一家總部位於丹麥的創新工程技術公司,業務範圍涵蓋基礎設施和食品供應,以及能源效率和環保解決方案等,憑藉其關鍵的海水淡化產品直面這一挑戰。該公司正與ADI合作,利用ADI突破性的狀態監控技術,以節能高效的方式為亟需水資源的地區提供淡水。

戳開看視頻,了解海水淡化全流程~

小編將從視頻的點讚粉絲中隨機抽取5位幸運兒送出ADI幸運小獎品


Danfoss現在正致力於海水淡化工藝,通過海水反滲透技術(SWRO)從海水中提取淡水。海水反滲透技術是目前公認的解決淡水短缺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但使用這項技術本身存在一些挑戰,更不用說從海水中提取淡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成本)。因為水中的鹽與水構成了穩定的化學鍵,很難將其分解,並單獨將水提取出來,所以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不僅如此,海水淡化工廠運營消耗的能源成本幾乎相當於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成本的一半。

Danfoss利用其四項核心技術提供高效節能的海水淡化方案來解決這個能耗問題。四項核心技術包括:高壓泵、驅動裝置、能量回收裝置、以及壓力和水流控制裝置。這些先進技術相結合,可提供經濟高效、持久運行的水淨化解決方案。 Danfoss高壓泵是全球超20,000套海水反滲透處理系統的核心,通常應用於海島社區和大型遊輪,在這些地方,穩定的淡水供應至關重要。 這些泵設計簡單,只有少數幾個活動部件,便於維修,可以保持較長的維修間隔和極高的效率,根據泵的尺寸,效率最高可到92%。 Danfoss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專注於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風險,信守名譽和承諾。ADI在開發突破性技術的過程中也秉持同樣的觀點。


ADI公司首先與Danfoss合作舉辦了研討會,探討了其願景、發展規劃和技術,因此確定了可能進行合作的領域,包括可以幫助Danfoss加速實現更智能、更可持續設計的一些工業技術和系統。 在這些技術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ADI OtoSense,特別是其質量控制功能。OtoSense是一款人工智慧驅動的平臺,能夠實時傳感和解譯聲音、振動、壓力、電流、溫度等,用於連續狀態監控和按需診斷。它可以自行檢測異常,通過與領域專家交互不斷學習,可創建數字指紋以幫助識別故障,並可以提早預測故障,從而避免發生代價高昂的停機、損壞或重大故障。

通過在生產線末端或整個裝配過程中對全部資產實施全面檢測,而不是隨機抽樣來改善質量控制。 可檢測出有缺陷的部件,以減少重新測試和客戶退貨的機率,並降低保修成本。 通過更快做出由AI驅動的更明智的決策來找出異常單元,從而實現過程自動化。


Danfoss決定在一個泵測試流程試點項目中使用ADI OtoSense質量控制技術,以確保其泵設備健康、正常運行。這些測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在測試中使用ADI OtoSense之後,Danfoss可以將能源輸出降低23%,在未來則有可能降低高達50%,這是幫助Danfoss減少碳排放的一個示範步驟。通過確保Danfoss的泵設備以峰值水平運行,並減少維護時間,ADI最終希望OtoSense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預測性、一致性、更高的生產力和產品質量,同時降低能源輸出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1. Otosense AI:在計算機上運行先進AI軟體,用於實時分析數據。 2. 收集數據:傳感器連接到計算機以收集數據,從而實現更強的異常建模功能。 3. 資產識別:在很多情況下,OtoSense可以檢索資產的序列號,或添加其他檢測模塊,以獲取更多信息。 4. 健康狀況評分:計算機將會實時顯示健康狀況評分。如果得分低於目標值,它會基於自主學習顯示最可能的故障。 5. 操作員反饋:最後,操作員可以提供反饋,比如通過/未通過測試,並給出具體意見。


「OtoSense主要解決兩大問題:實時邊緣解譯,其連續轉換信號的速度始終快於接收數據的速度;用於感測解譯的人工智慧,它讓OtoSense向人類技術專家和工程師學習,最終自身成為專家。」ADI人工智慧工程總監、OtoSense發明者Sebastien Christian表示。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受到氣候變化造成的嚴重乾旱影響,海水淡化將變得越來越必要。 為了滿足對海水淡化技術的需求,我們必須提高實施的便利性、可靠性和能源效率。 CbM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例如 Otosense可用於生產後期的海水淡化泵測試,以確保這個重要系統的健康狀況和可靠性。 使用Otosense之後,這種高能耗測試的運行速度提高了23%,同時能量需求減少。 未來,這些測試的運行速度可能會加快50%。 消耗較少的能源來提供價格合理的可飲用淡水,這只是狀態監控對電力消耗潛在影響的一個示例。全球50%的電力都用於驅動電機。通過使用CbM技術來確保機器以最高效率運行,可以幫助能源、製造業、農業和運輸業等各個行業將碳排放量減少15%—這相當於到2030年需達到的減少50%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的三分之一。 提高生產率、改善質量、減少維護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這些都能夠幫助提高整體的成本效率。這意味著,這種對資產健康狀況的監控有望將以前成本高昂的業務模式轉變為可行的業務模式。但CbM技術更有可能幫助減緩以及扭轉全球的氣候變化形勢。ADI正與全球領先的公司合作,不僅致力於開發突破性的技術,而且努力推出能夠改善人類生活和地球環境的突破性發明。

相關焦點

  • 高效海水淡化裝置效率可達80%
    受常規電池原理啟發 高效海水淡化裝置效率可達80% 2016-02-15 科技日報 華凌 【字體:大 中 小】 ,以最小的能量實現大約80%的淡化率,未來或可實現質高價廉的海水淡化新技術。
  • 實現高效友好的汙水淨化和海水淡化!海大課題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日前, 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徐曉峰教授課題組近期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針對全纖維素基光/熱能量轉換器件與納米摩擦發電機一體式系統的設計與構建,實現了汙水處理
  • 海水淡化是如何獲取淡水資源的?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區越來越多,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的重要途:徑,是解決沿海和西部苦鹹水地區淡水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海水淡化,是指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技術和過程。
  • 堅持可持續發展 中國海洋大學團隊實現海水淡化低能耗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韓彤彤)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戰略手段,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中國海洋大學徐佳、單寶田、許麗娜、李明明、馮晨晨主導的「海水淡化高效膜材料製備及膜集成關鍵技術研究」,拿下2019年度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 如何對豐富的海水資源進行淡化處理?
    海水淡化是一個通過專用設備將鹽和礦物質從海水中清除,並產生清潔可飲用水的過程。淡化海水技術被視為應對世界性水資源短缺的解決方案,並且在很多靠近海洋但缺乏淡水供應的地方得到發展和鼓勵。然而,淡化海水並不是確保安全的過程,並且會給環境帶來一系列問題。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2018年,美國能源部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2019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聯合發布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19年)》中,「太陽能光熱低溫度多效海水淡化技術」被提及。
  • 國家能源集團實現海水淡化蒸汽熱壓縮器技術國產化
    國務院國資委6月4日發布消息,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研究院「海水淡化用高效TVC優化設計與工程應用」項目近日順利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技術鑑定,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蒸汽熱壓縮器(TVC)是低溫多效蒸發海水淡化系統中的重要設備,可以大大提高低溫多效蒸發海水淡化裝置的造水比,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研究院通過自主研發,掌握了高性能TVC的設計方法,並在大型低溫多效蒸發海水淡化工程中成功應用。
  • 如果海水淡化成本下降,中國可否將淡化的海水引入新疆
    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地方的缺水問題呢?答案只有一個:引水。目前,國內呼聲最高的是藏水北調工程,小編也寫過類似的文章。不過,我今天提出的另外一條思路就是海水淡化。    藏水北調  目前,海水淡化技術還不夠成熟,成本較高,因此給大西北輸送淡化的海水還只是「天方夜譚」。不過,隨著人類的海水淡化技術不算進步,將來調海水送往西北的願望有可能實現。
  • 海水淡化用處大!媒體團赴青島開展海水淡化採風活動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近日,由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旅遊報等組成的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科技公司進行考察採風活動,至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百發公司)現場考察、座談。
  •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滄州地處渤海之濱,海水資源充沛,尤其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海水資源的利用已由傳統的池塘養殖和鹽業用水發展到海水淡化和工業用水。
  • 日淡化海水25萬噸,這家杭企躋身全球海水淡化TOP10
    記者 吳靜 通訊員 趙丹青 趙欣近日,全球水務行業領先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WI)公布了2009-2020全球TOP20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項目開發商排名,前20名中4席是中國企業。其中,杭州水處理中心躋身TOP10。
  • 反滲透成為海水淡化主流工藝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進行脫鹽,增加淡水水資源的開發,增加淡水水量。為達到淡化海水的目的,研發者們設計出各種方法和設備將海水中的鹽分去除以得到淡水。常見的方法中,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但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汽源一般要求比較高,設備控制較複雜。
  • 解渴,山東海水淡化飲用水來了!
    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王仁堂介紹,目前山東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8個,產能達37.6萬噸/日,居全國首位。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山東省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5市,在海島建設的16處海水淡化工程,產能5165噸/日,主要用於生活用水,11處海水淡化工程用於工業園區用水,產能27.1萬噸/日,1處海水淡化工程用於市政供水,產能10萬噸/日。
  • 一張「紙」帶來海水淡化行業提升!中國海洋大學80後副教授獲青島市...
    作為一位80後女教授,她已經在實驗室裡工作了12年,經過十餘年的科研,她在海水淡化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此次獲獎項目是「海水淡化高效膜材料製備及膜集成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屬於海水淡化及膜分離科學領域的前沿,一定程度解決海水淡化產業世界難題,通過一張「紙」帶來海水淡化行業提升。半島都市報邀請到了徐佳做客「半島科創訪談」,暢談科研中的經歷與成果。
  • 嵊泗菜園啟用海水淡化新工藝 今年規劃新建海水淡化廠,一期淡化...
    近年來,嵊泗縣針對出廠水、管網水做了水質專題研究,發現海水淡化水的硬度低,容易跟鐵質管道、配件發生反應,產生黃水現象。為此,嵊泗「對症下藥」,除了在管網改造、水錶改造中,採用不鏽鋼閥門、不鏽鋼水錶外,還建成了1套海水淡化後礦化處理設施。
  • 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將成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
    12月30日,青島市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儀式在李滄區舉辦,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雲潭出席開工儀式。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總投資7.07億元,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
  • 山東按下海水淡化「快進鍵」 2022年海水淡化日產能將超百萬噸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向海要「水」,山東按下海水淡化「快進鍵」2022年海水淡化日產能將超百萬噸「通過海水淡化增加淡水供給,具有『多快好省』的特點。多:要多少有多少;快:當年可以達產;好:海水淡化水質好,綜合效益好;省:據測算,投資100億元,佔地1000畝,可每年提供淡水淨水5億立方米,投入產出比高,極為集約節約。」
  • 一體化海水淡化裝置研發成功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中歐膜技術研究院的馬軍研發團隊聯合山東中歐膜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研發出SEM系列撬裝式水處理設備,有望將淡化海水應用於海水浴場自助淋浴設施,為威海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提供技術支持。該設備包括一體化海水淡化裝置、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裝置和分散式汙水處理裝置,主要用於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汙水深度處理回用、農村汙水處理等領域。
  • 賽諾與首鋼創新國內首個大型熱膜耦合海水淡化項目正式供水
    據《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開源增量的重要方式
  • 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
    海水淡化技術是從海水中獲取淡水,能夠應用到沿海居民飲用水、工業鍋爐補給水等穩定供水。目前,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蒸餾法、電滲析法以及反滲透法。如今,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迅速,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且適用範圍廣、淡化規模適中、項目施工時間短等諸多優點中最大的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