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存儲的未來,小體積大容量,這款迷你固態硬碟一定要了解下

2020-10-13 酷玩小新

大家好,我是酷玩小新。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款移動固態硬碟的使用體驗。

我是小米筆記本電腦的使用者,當初選購的是128G版本的,使用不到一年存儲空間就不足20G啦!後來又加裝一塊256G的固態盤,可是隨著我的攝影照片、視頻越來越多,筆記本的存儲空間也在逐漸的減少,現在僅剩不到50G的存儲空間啦!決定選購一塊移動硬碟,考慮到固態硬碟傳輸速率快與體積小的緣故,所以入手了ORICO iMatch迷你移動固態硬碟。

移動硬碟作為外置存儲設備,它以存儲空間大、體積小、可移動性等優點成為很多用戶首選的存儲解決方案。ORICO這款迷你移動固態硬碟有著非常小巧的體積,金屬機身設計,有250GB/500GB/1TB三種規格可選,再加上Type-c接口的加持,我覺得這是一款非常有競爭力的移動硬碟。

| 產品細節

ORICO iMatch的包裝延續了自家一貫的藍白相間的風格,唯一可辨識該產品就是包裝部分做了透明設計,可以清晰的看到移動硬碟的外型。其盒子背面則印有移動硬碟的參數信息,方便用戶第一時間了解產品。

包裝內清單:ORICO iMatch固態硬碟一個、一份說明書、USB-C to USB-C和USB-C to USB-B數據線各一條,線路長度為20cm,應對多場景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ORICO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整個外殼是鋁合金材質,採用CNC鑽石切割工藝,表明磨砂處理,邊角也經過打磨處理,保證質感的同時手感也非常舒適,太喜歡它啦!

ORICO iMatch三圍尺寸為69*32*10mm,重量僅有35g,有種小巧玲瓏的感覺,攜帶非常的方便。在配色上,它一共有四種顏色:黑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女性的話選擇藍色和紅色會非常搭。

機身背面標有一些關於產品的信息,如容量大小、產品系列等具體信息。底部蓋子並沒有使用螺絲固定,縫隙控制的很好,整個移動硬碟拿在手裡非常的靚麗。

接口方面,ORICO iMatch採用的是一個USB-C接口,支持USB 3.1 Gen2標準,配合官方隨贈的C TO A和C TO C兩條數據線,不僅可以給C口筆記本電腦使用,還可以連接平板、手機(要支持OTG)、PS4等設備。在接口旁還設計有一個LED指示燈,可用來辨識ORICO iMatch當前的工作狀態。

在C口的對側,ORICO iMatch設計有一個掛繩口,對於習慣掛繩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福音。當然,小新個人建議不要和鑰匙之類的金屬東西放在一塊,會劃傷硬碟表面的。

| 產品體驗

就個人這幾天的使用,ORICO iMatch其小巧的體積再加上剛剛好的重量是我喜歡的特點,攜帶起來非常方便,不論是放在口袋裡,還是包包裡都不會有壓重感。

相比機械硬碟而言,ORICO iMatch使用的是USB-C接口,與我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為同樣的接口,這樣的的話一根C口數據線解決所有設備的所需,無需再像機械硬碟一樣再單獨需要數據線,非常的省心。

ORICO iMatch固態硬碟硬碟採用的USB3.1 Gen2的接口,支持UASP加速和TRIM指令,帶寬速率最高為10Gbps,官方給出數據:讀取速度為985MB/S、寫入速度為931MB/S。無論工作、遊戲其速度相比機械硬碟都提高很多。

測試固態硬碟跑分性能,小新通常會用到TxBENCH軟體。經過簡單的測試,ORICO iMatch的讀取速度為917MB/s、寫入速度為909MB/s,官方測試數據基本相同,畢竟不同的測試環境會有偏差。

對於ORICO iMatch固態移動硬碟來說,我主要是配合我的小米筆記本電腦來使用,電腦自身擁有一個USB 3.0接口,接著小新將ORICO iMatch與我的筆記本連接,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對硬碟測試,該軟體使用不同大小的數據測試包,數據包按0.5K、1.0K、2.0K直到到8192.0KB分別進行讀寫測試,測試完成後數據用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測試數據分析,ORICO iMatch讀寫速度穩定在440MB/s附近、寫入速度穩定在450MB/S附近,其性能表現非常不錯,完全能夠滿足我日常工作、影像存儲等場景使用需求。

實際應用上,小新將5.49GB大小的攝影照片(924張)發送到硬碟上,文件傳輸速度平均保持在320MB/S上下,文件寫入完成總用時約為20秒,傳輸速度要比我的機械移動硬碟快很多,能夠滿足我日常大文件存儲的要求。

正是這樣的速度,對於經常需要視頻剪輯的用戶來說這是最大的便利,當我們需要處理一些外部素材時,無需將視頻拷貝到電腦的硬碟,就可以直接對ORICO iMatch中的素材進行剪輯,用起來非常的省心。

此外,ORICO iMatch還支持OTG功能,有了這個功能我可以直接讀取、拷貝硬碟裡的攝影照片等資料,省去了發送、保存的繁瑣,

| 總結

總的來說,ORICO iMatch迷你移動固態硬碟是一款體積小巧、輕便的硬碟,有250GB/500GB/1TB三種規格可選,有著穩、快的傳輸速率,我認為500GB的容量對於商務人士辦公用以及攝影愛好者人士存儲圖像都是非常適合的,是一款非常實用的移動硬碟。

出處:當貝優選(you.dangbei.com)

作者:假小新

相關焦點

  • 大容量,小身材,ORICO iMatch迷你移動固態硬碟讓你兩者兼得
    資訊時代,如何保存數據以及各種重要資料,一直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事情,雖然現在的大容量手機可以保存很多內容,但是遇到手機損壞或者遺失的情況,資料的價值是遠遠高於一部手機的價格的,尤其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各種照片和視頻,一旦丟失可就追悔莫及了,所以平時要養成勤備份的習慣,說到備份,一款容量大,速度快,可靠安全的移動硬碟是必不可少的,國際著名存儲外設國產品牌
  • 小身材,大容量,ORICO iMatch迷你移動固態硬碟裝你所需
    自從網盤被限制以後,移動存儲設備可以說成為了人人需求的硬體產品,隨著存儲文件的越來越多,移動存儲設備的容量也越來越大,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硬碟的外觀也越來越小,質量也越做越好。
  • 體積小了,存儲速度更快 , 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
    移動硬碟是平日工作中時常會用到的工具,雖然U盤的便攜性更好但是要存儲大文件時還是要使用移動硬碟。,在體積上也比普通移動硬碟小了很多 ,增加了工作效率和便攜性。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有240G、480G和960G 3種不同存儲大小可選 ,我的這款是480G的,在性價比方面個人覺得480G的是最高的,對於日常辦公使用或是存點電影什麼的也夠用了。 XS700具有2米跌落耐震,官方給的數據是讀取速度高達550MB/S,寫入速度高達500 MB/S,實際傳輸速度因使用電腦環境不同會有差別。
  • 小身材,大容量,ORICO iMatch移動固態硬碟裝你所需
    自從網盤被限制以後,移動存儲設備可以說成為了人人需求的硬體產品,隨著存儲文件的越來越多,移動存儲設備的容量也越來越大,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硬碟的外觀也越來越小,質量也越做越好。以前總說硬碟怕抖,自從固態硬碟誕生之後,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這次體驗的移動固態硬碟居然只比優盤大一點,著實很厲害了,小巧玲瓏,內置的大容量存儲,用起來更方便。
  • 比U盤容量大,比硬碟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U盤和移動硬碟,功能都是存儲文件,兩個產品原本是兩條不同的產業線,涇渭分明,U盤體積小,方便攜帶,比較適合隨身帶著放一些臨時遇到的文件;固態硬碟容量大,可以存一些大型文件,比如遊戲,比如你的照片備份,比如……你的小姐姐們。
  • 固態硬碟體積越來越小,容量越來越大的秘密
    常常見到有人發問,為什麼現在的固態硬碟的容量比以前更大,但是體積卻更小了?答案就是,固態硬碟的核心,也就是NAND快閃記憶體,是半導體的一種,跟我們所熟知的CPU一樣。既然CPU可以通過製程工藝的進步來獲得更多電晶體,從而在一定的面積下增強性能的話,那麼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相較於討論多少納米,我們在NAND快閃記憶體上更關心的則是SLC、MLC或者TLC這種。這又是什麼意思呢?這指的是每單元存儲信息的位數。
  • 移動存儲設備未來 閃迪極速移動固態硬碟實測
    一直以來,移動硬碟的市場被大容量的HDD佔據,憑藉著越來越低的成本和技術門檻,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品牌都推出了基於HDD的移動硬碟。但是,隨著消費者對硬碟速度、數據安全性、硬碟體積要求的不斷嚴苛,傳統的 HDD 移動硬碟已經很難滿足這部分有進一步要求的消費者。
  • 小巧的奧睿科iMatch移動固態硬碟,設計師的靈感大空間
    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大硬碟。在電腦性能跟的上的前提下,隨便一張ps分層圖幾百M,剪輯一個4k解析度的短視頻1-2G,長視頻則佔用更多的空間, 硬碟的容量也往往是創作者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用著用著電腦硬碟不知什麼時候就飄紅告急了。
  • 大容量機械硬碟與貴价固態硬碟誰更有未來?
    其實傳統機械硬碟一直都好好的,西數和希捷都以為可以靠碟片掌握江山,直到這幾年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出現,傳統機械硬碟種種弱點已經說明它不太適合這個時代生存——碟片產生的噪音、碟片體積的龐大、碟片幾乎為零的抗外界幹擾性能,都在標示著曾經的「江山」已經受到固態硬碟嚴重的威脅。
  • NVMe速度,ORICO迷你移動固態硬碟體驗
    近年來使用移動固態硬碟的人越來越多,雖然在體積方面移動固態硬碟無法像U盤一樣做到足夠的小巧,但在文件傳輸速度方面移動固態硬碟擁有極大的優勢,對於商務人士來說更是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那麼目前市面上有沒有便攜性方面接近U盤的移動固態硬碟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ORICO打造的迅龍-翼迷你移動固態硬碟就是不錯的選擇。
  • 移動存儲新選擇 三星X5移動固態硬碟評測
    作為一款移動存儲產品,三星X5採用了全黑色的產品包裝,正面將產品圖片、型號、容量以及接口等信息全部印在了上面,一眼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這款產品是一款1TB容量的移動固態硬碟,並且配備有雷電3接口。    在硬碟的LOGO一側,三星X5移動固態硬碟配備了一個雷電3接口,支持正反混插,在三星X5移動固態硬碟上最高支持2800MB/s的讀取速度以及2300MB/s的寫入速度,而且由於雷電3接口相較於其他USB接口所佔據的體積更小
  • 當移動硬碟遇上固態,改變了我的生活:aigo 移動固態硬碟 S8
    我日常比較喜歡拍攝,所以會做大量的素材採集,所以對於大容量存儲空間和傳輸速度都有要求,從需求考慮最後選擇是的移動固態硬碟,移動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體積小,並且傳輸速度快,能解決我最根本的需求,也給日常出行拍攝背包重量減負,最後選擇了:aigo 移動固態硬碟 PSSD S8(下文簡稱:aigo 移動固態硬碟 S8),下面分享一下。
  • mSATA怎麼用 看迷你固態硬碟霸道之處
    受到固態硬碟的支持,筆記本平臺以及剛剛進入普及市場的超級本很快的通過存儲介質的改變而進一步體現出了更輕小快的優勢,同時SSD的精益求精也正在向更迷你化的方向發展,只有兩個拇指大小長度寬窄的mSATA固態硬碟,會是未來融入速度更快的新型快閃記憶體產品。
  • U盤體積、硬碟容量-Orico/奧睿科NVMe移動硬碟盒試玩
    隨著固態硬碟的價格越來越低,並且速度上的優勢也非常的明顯,漸漸成為裝機的首選,尤其是NVMe接口的固態硬碟速度優勢更加明顯。以前因為價格問題只能選擇小容量的,現在換一個大容量的NVMe接口固態硬碟可以進行全盤提速。
  • 中了移動固態硬碟的毒!入手東芝XS700移動硬碟!這也太小了!
    使用機械移動硬碟雖然容量比U盤好一些,但是在使用的時候有兩個點不是很方便:一個是機械移動硬碟體積較大,雖然是2.5英寸硬碟,但是加上硬碟盒之後,體積較大,攜帶並不方便,有時候出差帶這個大硬碟太不方便;再一個就是傳輸速度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時間緊急同步大數據的時候,動輒十多分鐘的等待很讓人著急。
  • 移動存儲新選擇 三星X5移動固態硬碟上手:傳輸速度贊
    作為一款移動存儲產品,三星X5採用了全黑色的產品包裝,正面將產品圖片、型號、容量以及接口等信息全部印在了上面,一眼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這款產品是一款1TB容量的移動固態硬碟,並且配備有雷電3接口。而且由於雷電3接口相較於其他USB接口所佔據的體積更小,可將硬體設備的厚度進一步推向極限,更為極致纖薄。在與電腦相連接後,用戶可通過接口旁的白色指示燈了解固態移動硬碟的工作狀態。
  • 要的就是顏值 ORICO迷你USB3.1 SSD移動硬碟
    曾幾何時,大家常用的數據備份工具莫過於一款2.5英寸的移動硬碟。然而網絡硬碟的興起,再加上老式移動硬碟不便於攜帶,包括筆者的希捷500G硬碟吃灰許久。近幾年網絡硬碟倒閉的倒閉,收費的收費,限速的限速,如果不衝會員的話很難享受到高速存儲服務。而且隨著SSD發展,一款SSD移動硬碟要比U盤大不了多少,幾百兆/秒的傳輸速度,遠比2.5寸移動硬碟更加方便攜帶。大家對於移動硬碟的需求也再次提升。
  • 機械硬碟走下坡路 硬碟體積變小且容量變大是必然趨勢
    機械硬碟走下坡路 硬碟體積變小且容量變大是必然趨勢 霍傑華 發表於 2020-03-19 14:06:31 隨著快閃記憶體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良品率得到大幅提升
  • 小巧便攜大容量存儲,高速快傳移動硬碟選購指南
    而這種情況下,一款移動硬碟顯得非常關鍵了。移動硬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儲存產品,大容量、快速傳輸、便攜是它的諸多優勢。所以它的存在,能夠保證數據安全。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小巧表現,高速快傳的大容量移動硬碟,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求的款式吧。
  • 2TB容量!比SSD還要快:英睿達X8移動固態硬碟測試
    在固態硬碟時代,有個可靠的移動硬碟太重要了。除了電腦上重要資料的離線冷備份需求以外,新一代PS5和Xbox Series X/S內部硬碟容量有限,也需要通過USB3.2接口外接移動硬碟擴展容量。美光是集齊DRAM內存、NAND快閃記憶體和SSD固態硬碟全線產品的存儲原廠,英睿達是美光面向零售市場的品牌,而X8則是英睿達推出的移動固態硬碟。本次存儲極客測試的是其頂配2TB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