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華為將1000億出售榮耀,還計劃三年上市?
華為出售榮耀一事又有新消息!
據路透社、36氪等多家媒體爆料,華為計劃將榮耀手機業務整體打包出售,交易額為1000億元,收購方包括神州數碼、三家國資機構,以及TCL等公司組成的小股東陣營。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個交易價格是根據去年榮耀60億元利潤,16倍PE來定的,但也有人稱,對照小米的市值,榮耀出售價格可能定在2000億元。
出售後,榮耀計劃保留大部分管理團隊和7000多名員工,並在三年內上市。
另一位消息人士也透露,榮耀8000 名員工將從華為坂田總部搬出,前往位於深圳梅林的辦公場地。
榮耀管理層等將在這家新公司中持股,同時,待榮耀獨立融資後,華為將有多名高層加入榮耀擔任核心高管。
華為消費者業務 COO(營運長)萬飈將入職榮耀,原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將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 COO。而華為餘承東將不加入被剝離出去的榮耀公司。
儘管華為和相關收購方此前曾多次闢謠,但這次的消息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據悉,已經有多位華為員工對媒體表示,近期已經收到了公司的調任須知,有團隊整個被調去榮耀。
據第一財經的報導,已從榮耀內部多個信源確認,目前榮耀業務已確定收購方案,不久後將從華為剝離。
有外媒稱,華為出售榮耀的計劃表明,在美國政府換屆後,美國對華為構成安全風險的看法不會迅速改變。
截至目前,華為和榮耀皆未對此消息發表置評。
此前,神州數碼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主要收購方。
神州數碼是國內最大的IT分銷商之一,2000年3月拆分自聯想集團,從事計算機軟硬體、數碼等產品的分銷業務,目前也是榮耀手機的主要分銷商。
2018年,神州數碼成為華為的第9個總經銷商。作為華為固定的合作夥伴,神州數碼和華為的關係也非同一般。
之前,華為企業E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表達了對神州數碼的信任,希望可以一直跟神州數碼合作下去。並表示,如果彼此之間的合作要有一個時間限制,他希望是可以再合作500年。
神州數碼還曾獲得華為「優選級沃土數字平臺集成交付夥伴」獎項,並通過華為 CSSP 夥伴 DevOps 平臺方向優選級認證。
有分析認為,神州數碼沒有特別出彩的業務,反倒是榮耀最好的接盤方,能夠維持榮耀團隊的獨立性。
另外,由於神州數碼與聯想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神州數碼購買榮耀品牌後可以選擇再轉售給聯想,相對來說比較保險。
但在11月11日早上,神州數碼緊急發布公告稱:
經核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神州數碼與華為未就榮耀出售一事達成任何協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中所規定的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這份回應透露出一些消息,那就是神州數碼可能並未參與本次收購或者說並不是主要收購方之一,但並不能說明華為出售榮耀一事的真假。
在媒體爆料的消息中,一家名為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深圳星盟)的公司引發了業內的關注。
據傳聞,這家國資聯合體的主體公司——深圳星盟才是榮耀真正的收購方。
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星盟成立於2020年10月26日,註冊資本為13.7678億人民幣。除了執行事務合伙人鯤鵬展翼(GP)以外,其出資人(LP)均為手機國包商或者分銷商、經銷商和代理商。
其中,共青城酷桂代表的是深圳市愛施德,也為老牌手機分銷商,而其第一大股東北京松聯則是華為、榮耀手機的重要渠道商,其餘股東北京普天太力、中郵器材、天音控股均為老牌的國有手機渠道商。
北京松聯、普天太力、中郵器材三家大股東佔股總和超過95.8%,為此次榮耀手機收購方的真正出資方和實際控制人。
深圳星盟的股東構成為6家機構: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佔比37.77%)、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36.32%)、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佔比21.79%)、共青城酷桂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佔比2.18%)、天音通信有限公司(佔比1.74%)、深圳市鯤鵬展翼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佔比0.20%)。
但從實際控制人路徑來看,鯤鵬展翼背後是深圳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深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這也印證了此前曾有傳聞稱榮耀將被有國資背景的合資公司收購,並3年上市的消息。
結合神州數碼在11日早上的最新回應來看,深圳星盟極有可能是榮耀的真正收購方。
離開了華為,榮耀還能繼續「榮耀」嗎
早在成立之初,榮耀之於華為就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2011 年,華為新開闢了榮耀產品線,以對抗小米等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衝擊。2013年12月,榮耀正式作為獨立品牌開始運作。
因為榮耀品牌專注網際網路,年輕一代消費者,產品定位清晰,強調性價比,也不會擔心拖累華為品牌衝擊高端高價位市場。
2013年以來,榮耀憑藉線上渠道的不斷攻城掠地,以雙品牌策略去搶奪全球市場,成績不俗。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估計,在華為今年第二季度銷售的5,580萬部智慧型手機中,榮耀品牌有1,460萬部,佔比26%。
近兩年,隨著華為與榮耀獨自運作的界限更加明確,華為開始推出低端機型,榮耀也開始向高端產品挺近。兩者之間關係也更加複雜、微妙,「左右手互博」、中低端產品線打架的聲音不絕於耳。
有知情人士透露,即便沒有美國限制政策的影響,華為內部也已經在考慮出售榮耀的可行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榮耀的快速崛起離不開華為在技術研發、營銷渠道、供應鏈、品牌背書等方面的優勢與扶持。在很多消費者的認知中,買榮耀手機等於是買「便宜的華為手機」。
那麼,在被出售以後,面對小米、OPPO、VIVO等的衝擊,離開華為的榮耀還能夠繼續保持「榮耀」嗎?我們不得而知。
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並不會對榮耀徹底「撒手不管」,榮耀出售後,華為還將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讓其平穩過渡。
此前,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指出,若華為出售榮耀智慧型手機業務,對榮耀品牌、其供應商和中國電子業是多贏局面。
「若榮耀自華為獨立出來,在採購零組件上將不受美國的華為禁令限制,這將有助於榮耀手機業務與供應商發展。」
此前,曾有媒體預測對科技界更友好的拜登當選總統後,可能會改變川普的政策,取消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禁令。
但最新的分析顯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執政後可能不會放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嚴厲制裁。
這或許也給華為和榮耀之後的命運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
參考連結: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0-11-10/detail-iiznezxs1055636.d.html?fromtech=1&sinawapsharesource=newsapp
https://m.yicai.com/news/10083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