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4日,國內首個聚焦「網際網路+教育」與教育服務的行業大會——SEE2019教育服務共建大會在杭州召開。全國超千家教育機構及全日制學校的超3000名校長代表和教育行業的專家學者齊聚杭州雲棲小鎮,共同探討在科技進步、政策加持背景下,教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教育服務行業本次大會由教育產業服務商、新三板公司校寶在線主辦。與會專家幾乎一致認為,未來教育行業將邁向規範化、普惠化、數智化、協同化的新趨勢。
校寶在線董事長兼CEO張以弛深入剖析了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對教育四大趨勢落地的必要性。張以弛表示,教育發展的行業規範與資源普惠不能單靠政策與資本驅動,更需要教育組織的數智化建設,並通過產業網際網路改善工序關係進而改善整個教育產業結構,推動教育的公開、公平,讓更多人享受到教育的美好。
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各類學生達到2.76億,其中幼兒及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近2億。2018年,我國在K12階段教育投入超過2.3萬億,超過GDP增速。德勤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教育市場規模約達2.68萬億,2025年將接近5萬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0.8%。
不過,我國教育產業的技術普及程度仍較低。同時,教育產業相當分散,對外部供應鏈服務缺乏議價能力。外部服務機構在分散的教育產業裡,很難通過規模化來降低服務成本。各教育組織平行獨立,導致優質資源配置效率很低。在這種現狀下,教育行業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信息化是產業互聯的基礎。」張以弛說,學校、培訓機構等教育組織的信息化產品使用率還有待提升。教育機構通過將業務數據化,提升教務教學全環節的運營效率顯得非常重要。在此基礎上,機構在運用信息化產品時,應該考慮對接教育產業鏈上下遊的能力,「擁有對接外部生態能力的教育組織在營銷、運營和財務的成本都將更低,也能夠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對教育供應鏈服務商而言,順應產業互聯的趨勢升級商業模式也是當務之急。教育產業網際網路平臺集合了大量教育機構,教育服務的需求將會快速擴大,將反向驅動供應鏈服務商升級體系,進行服務創新。通過平臺匯集需求,縮短供應鏈,教育機構得以享受豐富而低成本的教育服務,內容、金融、營銷等供應鏈機構將享受規模化服務帶來的利益。
目前來看,以校寶在線為代表的教育服務平臺具備實現教育產業互聯的規模和實力。校寶在線通過學校管理系統、校寶智慧校園、校寶家等產品,為教育組織提供系統服務,提升機構教務、財務等環節管理的效率,匯集了大量教育機構。同時,校寶秀、校寶收銀寶、校寶安全保等產品通過營銷、金融等供應鏈服務,持續為機構賦能。
截至2019年8月,校寶服務了超過8萬個教育培訓品牌,1萬多個中小學,去年的交易流水已經突破400億。目前,全國15%的培訓機構使用校寶的產品,超過30%的高端國際化學校使用校寶的智慧校園系統。
會議期間,校寶在線還發布了面向全日制學校的升級版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校寶智慧校園Plus版。該平臺通過智能算法優化,打造「1人1小時」的新學校管理模式,即排課、學雜費收繳管理、寢室安排等各項教務工作,每個環節只需要1位老師花1小時即可完成。
同時,校寶智慧校園Plus版接入希沃等硬體平臺和浦發銀行、螞蟻金服等第三方服務商,滿足當下教育多樣化趨勢。以升級的數智化管理與產業鏈協同共創模式,建立面向未來的K12智慧教育服務生態,迎接教育行業的規範化、普惠化、數智化、協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