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關月(霞山):這不是「收破爛」
說起廢舊家電回收,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收破爛」,是「叮鐺佬」上門給個幾十塊錢然後把廢舊家電拉走。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早幾個月,爸媽商量要換臺新的電視機。現在用的那臺,是10年前搬家時候買的了,是當時最新的款式,質量不錯,所以一直正常使用。今年年初的時候,電視機壞了,屏幕上出現一條黑帶,請師傅來修,說是老型號了要去廠家訂零件才行。師傅勸我們別修了,一來是零件和修理費不便宜,二來是機子老舊了,耗能高、輻射大等問題也來了。按他的話說,「還不如買一臺新的」。
爸媽還真給說動了,打算換臺新的。去商場裡逛了幾次之後,卻猶豫了起來。不是因為沒有看中的,也不是因為價格不合適,而是因為不知道這臺舊的電視機要怎麼處理。看著外形有八九成新的電視機,他們說有種「於心不忍」的感覺。留在家裡沒用,又佔地方。但當廢品賣了,問了一下,最多只給50塊。當年幾千塊買來的東西,也不是完全不能看了,怎麼就只值50塊?嫌少是一個原因,但爸媽更覺得這樣賣了有點對不起這電視機,好像是在糟蹋它。於是,就找師傅修了一下,繼續將就用著。把這件事和朋友們一說,沒想到幾個朋友說自己的爸媽也有差不多的想法,捨不得把廢舊家電當「破爛」來賣。
其實這廢舊家電,還真不是破爛。查了一下資料,廢舊家電中富含鋰、鈦、黃金、銦、銀、銻、鈷、鈀等稀貴金屬,比如1噸廢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這些都可以作為生產原料進入下遊供應鏈。這樣一來,廢舊家電被「拋棄」不等於沒用了,它們會進入下一個「生命周期」,走的是「回收—拆解—處理—再利用」的路子,屬於「高大上」的綠色循環經濟。
但目前,大部分廢舊家電卻成了拆分、組裝、非法牟利的工具。「好運」的,就被改頭換面,修理好後當二手貨賣。「不好運」的,就會被拆得七零八落,挑些值錢的金屬拿去賣,剩下的隨地丟。這些隨地丟棄的零件,很容易對環境造成威脅,最終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本應「變廢為寶」的回收產業,就是這樣從「高大上」變成了低端產業。
希望《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出臺後,能扶持培養一批有能力的專業回收企業,把市場份額從「叮鐺佬」手上搶回來。同時,也要適當增加生產廠家和經銷商的廢舊家電回收責任。
李湘東(霞山):定點回收 形成規範
周末上街買菜,十多分鐘路程,至少遇到3位收購廢舊家電者,他們騎著小型運貨車,播發著錄製好的收購廣告詞,走街穿巷,生意還挺不錯,每輛車上都有一兩臺廢舊洗衣機、電冰箱甚至電視機之類。筆者曾尋問過這些廢舊家電收購價,一般也就三五十元,特別是舊手機10元起步,智慧型手機價位高一點,但也不會超過50元。隨處可見收購小販,倒是挺方便,但我們小區不讓他們進入,你只能把東西提到街上和他交換,很是麻煩。而且價位普遍較低,小區居民都覺得不合適,但又沒辦法,因為缺乏正規的回收點,也弄不清廢舊家電究竟價值幾何,為圖方便,只能和小商小販作這種廉價的交易。
任何一種家電都有其使用壽命限制,倘若保護的好可以稍微延長几年,但絕非一機伴你定終生。如今,家電更新換代進入高潮,家家都有需求。象筆者年過花甲,在小區一住20餘年,前些日子,洗衣機、電冰箱一併換新,動作大,麻煩也不小。
廢舊家電處理的確是個大問題,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專門就此亊聯合發文,足見國家層面對這個事情的重視。筆者周圍的鄰居們經常為這事鬧心頭痛。彩電、冰箱、洗衣機要以舊換新,必須從家裡扛出去,但沒有那位居民能憑一己之力扛下樓。新家電進了門,愁的是舊家電如何岀門。筆者家曾處理過2臺舊彩電,都是請收垃圾的師傅幫忙,帶人上門抬走,沒有收過處理舊物的一分錢。人家花氣力幫你搬走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請街上待業的搬運工幫忙,你還得要倒貼錢。缺乏專業的收購隊伍,使廢舊家電回收陷入各行其事的局面。儘管市場很大,但亂象叢生。筆者建議,國家重視廢舊家電收購,各地就要拿出行動,出臺配套措施。比如在城區建立正規的廢舊家電回收點。成立上門服務隊,公開廢舊家電收購價碼。哪家有需要,一個電話,專業銷售人員上門把廢舊家電拉走,按正規價辦理,扣除搬運費,誰都樂意,而且安全放心。一旦收購廢舊家電進入正規程序,既便民利民,又讓人感受到城市現代化管理的科學有序,自然也增加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滿足感。
龐凌敏(霞山):合理回收 皆大歡喜
筆者過去現在都存在苦於廢舊家電的去處,處置難有時難以棄捨。時下,廢舊家電大多拿去廢品站賣掉,但總體都是賤賣,價格極不合理。尤其是舊而不廢的家電,跟收廢品的老闆「討價還價」,老闆說拿到那裡的都是廢品,如還可用,請拿回家再用。如今出臺《關於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可行可贊。
隨著家電的不斷更新換代,消費者的日益需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舊的如何去,去哪裡,總得有個好去處,總得有個合理回收價格。讓「喜新厭舊」的消費者,積極更換舊電器,推動消費,提高消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