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夫人訪臺灣,綠媒心態果然崩了……

2021-01-08 環球網

親綠的《自由時報》稱,「中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陳雲英秘訪臺灣」。有輿論質問:陳雲英訪臺必先向臺當局申請並獲準,「哪來秘訪之說?」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的妻子、全國人大臺灣省籍代表陳雲英近日訪問臺灣,卻遭特定媒體惡意炒作。有輿論質問道,陳雲英訪臺必先向臺當局申請並獲準,「哪來秘訪之說?」

陳雲英(資料圖)

親綠的《自由時報》28日稱,「中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陳雲英秘訪臺灣」,據傳是通過東華大學企管系退休教授蔡裕源牽線,一一拜訪臺灣各大學。上周二,陳雲英還到花蓮與東華大學校長等人餐敘。文章稱,陳雲英是1979年「從金門叛逃至對岸的前陸軍上尉連長林毅夫之妻」,也是大陸特殊教育奠基人,曾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為世界銀行前副總裁,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至今仍被臺方通緝。

《自由時報》猜測,陳雲英來臺「表面理由自然冠冕堂皇」,與政治無關,「但以兩岸關係的複雜性,對岸有頭有臉的人物,豈會閒著來臺遊山玩水?」該報聲稱,這是大陸「更深入、更細緻的文攻伎倆……以遂『化獨漸統』的陽謀」。

針對陳雲英到訪,臺灣陸委會稱,現年65歲、臺北出生的陳雲英,是應臺灣社團邀請以「臺灣同學會會長」的名義申請來臺,21日到27日在臺灣進行「學術交流活動」,獲得主管機關審查後同意。《中國時報》29日援引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的話稱,陳雲英在教育界深耕,到訪臺灣進行學術交流實屬美事,而陳雲英訪臺必須申請獲準,沒有「秘訪」之說。李曉兵認為,臺灣方面應以樂見其成的心態看待陳雲英訪臺,出生於臺灣的她更能夠將島內意見反映回大陸,對兩岸交流將產生一定助力和積極影響。

「中時電子報」報導截圖

臺灣《旺報》29日稱,陳雲英訪臺全過程,臺灣陸委會及「調查局」都派人監控掌握,目前未收到此行有異狀以及與許可目的不符的通報。該報評論說,陳雲英多次提出保障臺胞的主張,臺灣應該樂見她訪臺,並且多多訪臺。

陳雲英1953年2月出生於臺北,大學三年級時與林毅夫相識,1975年結婚,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87年,陳雲英帶子女隨丈夫定居北京。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餘潞

相關焦點

  • 林毅夫:看臺灣機會被別人拿去 心裡很不甘
    香港中評社4月9日發表訪談文章說,離開臺灣達35年之久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林毅夫9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接受媒體包圍訪問時特別用臺語表示,「我們臺灣人去大陸,看到那麼多的機會被別人拿去,心裡很不甘,內心很傷感」,來表達他對臺灣未來發展的憂心。
  • 林毅夫夫婦:永遠的臺灣子弟
    ——訪全國人大首對臺灣籍代表夫婦林毅夫、陳雲英     聽眾朋友,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這樣一對夫妻檔人大代表特別引人矚目。丈夫是即將擔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而妻子則是「中國特殊教育第一人」。更加特別的是,在今年的「兩會」上,他們倆還成為了第一對來自寶島臺灣的全國人大代表夫婦。
  • 英國政府中層官員將「虛擬訪臺」,臺灣綠媒興奮報導
    (觀察者網訊)10月20日,臺灣綠媒「自由時報」網站稱,英國貿易政策國務大臣漢茲(Greg Hands)將在次日進行「虛擬訪臺活動」。英國在臺辦事處稱,漢茲將在21至22日「線上虛擬訪問臺灣」,期間將籤署英語教育合作意向書、主持半導體產業交流會議。此前,漢茲曾在10月15日通過個人社交媒體貼出一張與在臺英國企業代表進行「圓桌會議」的圖片。從圖上看,這同樣是一次網絡上的「虛擬會議」。
  • 穿越臺灣海峽,遊泳3公裡,林毅夫開啟跌宕人生
    全中國最牛的臺灣人,如果林毅夫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1952年,林毅夫出生於臺灣宜蘭一個貧苦家庭,但艱苦的環境並不影響林毅夫報國之志,家國情懷就是林毅夫一生傳奇的開始。大學畢業的林毅夫選擇在臺灣參軍,沒來大陸之前,他被稱為投筆從戎的典範。
  • 林毅夫與臺灣記者用閩南話聊天
    林毅夫與臺灣記者用閩南話聊天 (56/60) "← →"翻頁
  • 1979年,林毅夫「叛逃」臺灣遊回大陸,後讀經濟學成中科院院士
    林毅夫非常聰明懂事,他在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之後刻苦努力,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臺灣大學農機專業,大學期間,他不但學習成績非常突出,在其他方面也展現出了相當優秀的能力,他以驕人的綜合實力被選為當時的學生會主席,組織開展學校的各項活動,也得到了校領導和學生的認可。
  • 綠媒醜化大陸挑撥兩岸關係 臺媒怒批:害死臺灣民眾
    華夏經緯網7月22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文章指出,從年改到「滅香」,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常發怒,但卻有綠媒爆料,亂源「攏系阿共A陰謀」。真不知從何說起,明明政策及宣傳失誤,卻能反黑為白。綠媒成天「逢中必反」挑撥兩岸關係,如此鎖臺心態,最後只會導致臺灣競爭力斲喪,害死臺灣民眾。
  • 林毅夫談反服貿:我是臺灣人 臺灣經濟絕對不能輸
    在博鰲對話專場「林毅夫:從西潮到東風」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就「服貿」協議在臺灣所引發爭議談了自己的看法,林毅夫指出,真正關心臺灣前途的人一定要考慮什麼才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利,「臺灣經濟輸了,全盤皆輸」。
  • 綠媒正面報導韓國瑜夫人造勢 網友:小英真的不妙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的夫人李佳芬6日到嘉義市為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助選,雖然國民黨韓國瑜未到現場,但依舊湧入大量支持者到場支持,人潮擠爆現場,熱情響徹雲霄!連綠媒都正面報導這個現象,讓網友大驚,「小英真的不妙」「轉風向了」!
  • 臺灣人對林毅夫感情複雜 當局堅持「軍法」懲處
    臺灣人對林毅夫感情複雜 當局堅持「軍法」懲處 2013年03月21日 08:5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愛國學者林毅夫從臺灣遊泳回到大陸,不求榮華富貴,只因心懷家國
    」如今,臺灣雖然回歸了大陸,但與大陸是分權而治,也時常面臨對立的邊緣,離真正的統一還比較遙遠,這也是中華兒女的肩上重任。兩岸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團聚對於分居兩岸的一家人亦是奢望。本人的主人公——林毅夫就是如此。
  • 臺灣綠媒又開始造謠了,這一次,是關於大陸的疫苗
    一則正常的公告卻被島內綠媒《自由時報》渲染成了這47人曾經接種過大陸生產新冠肺炎疫苗,現在這些人患病意味著「大陸疫苗有效是個謊言」。《自由時報》之所以會認定這47人接種了疫苗,是因為其臆測境外務工人員理應接種過疫苗。
  • 大陸「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大陸「嫦娥五號」登月,臺灣節目果然沒放過這個機會 2020-12-07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疫情之下的臺灣綠媒之惡
    圖片來源:網絡大陸奮力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之際,臺灣的年代電視臺竟在電視畫面中公然打出「中國病夫禍全球」的觸目標題。一段時間以來,島內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麾下「網軍」不乏對疫情幸災樂禍、對大陸無理攻擊的惡形惡狀,但綠色媒體為詆毀大陸竟不惜侮辱自己的血統和祖宗,著實刷新了我們對「臺獨」分子道德下限的想像。《人民日報海外版》4日發表王平的評論文章指出,患難見人心。
  • 臺灣成「抗中平衡點」?綠媒炒作「美軍高官秘密訪臺」
    美軍方高官訪臺,讓綠營媒體興奮不已。三立新聞網甚至自嗨「臺灣成為美國抗中平衡點」。報導稱,史達德曼此次來臺行程是臺美高層一個月前擬定的,目的是加強美軍在太平洋的戰略布局與重組,特別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牽動著美方在「印太戰略」上的計劃,川普政府為了不讓「印太戰略」有出現破口的機會,有意在亞洲尋求另一個「抗中」平衡點,臺灣因此被列入考慮。
  • 美國國務院官網的一張地圖 讓島內綠媒抓狂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去年美國國務院官網將代表臺當局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圖案撤下後,日前島內綠媒又爆出,有網友發現,在美國務院官網介紹「國家和地區」頁面中,中國版圖裡包含了臺灣↓果然,綠媒《自由時報》10日表達了不滿↓
  • 解放軍軍機連續4天飛臺灣,綠媒突然改口:「侵擾」變為「擾臺」
    導語:解放軍軍機連續4天飛臺灣,綠媒突然改口:「侵擾」變為「擾臺」臺灣綠媒最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咱們解放軍的軍機去臺灣了沒有?今日,綠媒又開始炒作了,稱:解放軍軍機接連2天進入臺灣上空領域,並改口,將之前報導中的「侵擾」直接改為了「擾臺」,用意何在?
  • 綠媒:蔡英文將「主宰世界」!川普:臺灣只是筆尖
    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剛剛爆發不久時,有一些海外媒體就曾經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相提並論,並大肆吹捧蔡英文在島內實施的防疫措施。就在近期,島內綠媒又因法國《重點周刊》最新發布的文章而異常激動。
  • 美國務院三號人物即將訪臺,臺網友驚呼:這次要賣什麼?
    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副國務卿克拉奇將於9月17日至19日訪臺,島內綠媒又趁機炒作稱,這是「臺美關係「再突破」。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15日受訪時宣稱,美方派美國副國務卿訪臺是針對「臺美雙邊貿易協議」啟動。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 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原標題: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