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城市中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長,電動出行工具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 ,除了已經比較普遍的電動踏板車、電動摩託車,電動助力自行車、電動平衡車、電動汽車等電動出行工具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正在改變著人們對於出行方式的選擇。下面筆者就為大家帶來本周最新的電動出行工具盤點,以及最新的電動出行前沿資訊,讓你在第一時間了解電動出行領域的最新動態。
----電動代步工具新聞盤點
1、米家電動滑板車發布:1999元/續航30公裡
在12月12日上午10點,備受關注的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終於正式發布了。在外觀設計上,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採用極簡幾何設計,同時使用航空級鋁合金作為主體承重材料,非承重部位的PC阻燃材料則來自德國拜耳,整車的重量僅為12.5kg。
小米電動滑板車 小米商城售價1999元>>購買連結
這款電動滑板車採用了創新的摺疊設計方案,獨特的摺疊卡扣設計只需要一掰一按,3秒實現快速摺疊。摺疊後將鈴鐺掛鈎與後擋泥板掛鈎巧妙的搭配結合,在保證整體外觀設計語言的情況下實現摺疊卡位,既解決了用戶搬運和收納的煩惱,也遵循了極簡外觀設計的初衷,操作起來更加便捷,而且更有利於外出攜帶。
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的車身集成的1.1W高亮度照明燈可以照亮前方約6米的路程。同時在滑板車尾部還有一枚紅色高亮的警示燈。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採用前後輪雙重剎車設計,並輔以E-ABS防抱死系統,後車輪採用機械式盤式剎車結構,相比常見的鼓式剎車,盤式剎車散熱性能更好,剎車效果表現也更為有效。
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裝載了30顆18650動力型電芯,電池容量為280Wh,續航可達30公裡。車身按鈕上方集成4顆 LED 電量顯示燈。智能 BMS 電池管理系統能夠實時監控每顆電芯的健康狀態,實時告知車輛主控制系統的同時還能同步到手機 APP,告知電池組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提醒,確保安全行駛。
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搭載了源於汽車科技的能量回收系統。滑板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按動剎車手柄或鬆開油門指撥,會啟動能量回收系統,將滑行過程中的動能轉化為電能,提供更遠的續航。同時在APP當中可以根據騎行習慣,將能量回收系統的強度進行更改。此外,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搭載了定速巡航功能。
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可以通過藍牙連接手機。通過手機 APP 對當前騎行速度、剩餘電量等進行實時查看。同時BMS 電池管理系統能夠實時監控每顆電芯的健康狀態。還可通過手機對滑板車進行固件升級,實現最優騎行體驗。
----熱門電動汽車新聞盤點
1、賈躍亭投資的Lucid Motors豪華電動汽車官圖公布
路透社今天報導稱,賈躍亭投資的三家電動汽車廠商都會在2017年1月份的CES展會上發布各自的新車,其中除了我們已經見過的樂視汽車LeSEE以及法拉第未來的量產車外,還有Lucid Motors的第一款車型。今天,Lucid Motors首次發布了首款車Lucid Air的官方渲染圖,前位的造型外觀相當抓眼。據介紹,區別於法拉第未來和樂視汽車,Lucid Air主攻豪華電動汽車市場,其競爭對手直接鎖定奔馳S級和寶馬7系。
性能方面,Lucid Air將搭載100kWh或130kWh電池組,最長續航接近650km。電動機可以輸出1000匹馬力,百公裡加速時間僅為2.5秒。同時,該車還將配備短距雷達、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因此將具有自動駕駛功能。
目前,Lucid Air的售價已經基本浮出水面,首發頂配10萬美元(約合70萬人民幣),未來還會提供6.5萬美元(約合45萬人民幣)的普及版車型。
眼下Lucid Motors計劃設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於2017年開工,預計Lucid Air將於2018年開始製造,並於同年晚些時候上市。
2、真正較量?FF首款量產車vs.Model X P100D
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法拉第未來(FF)」即將在下個月CES公布的首款量產汽車可以說是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先是公布新車部分位置的渲染圖,然後又是推出20天「粒子造車」活動。現在,它又帶來了這款電動汽車與法拉利 488 Italia、賓利添越以及特斯拉Model X P100D的對決視頻。據悉,FF讓首款量產電動汽車跟另外3款汽車展開了百米直線加速的較量。由於這是FF官方公布的視頻,所以自然最終的結果是自家的汽車獲勝,不過具體的結果將在2017年CES上公布。
據悉,FF將特斯拉視為自己的直接對手,因為兩家的業務都是電動汽車。至於它是否能夠一戰成名,相信答案很快就能揭曉。
3、為避免事故 美國將推汽車間通信技術
北京時間12月14日早間消息,美國交通部周二提出,將要求所有新款小汽車和卡車能利用短距離無線技術彼此通信,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美國監管部門最初於2014年初提出發展這項技術。在規定最終確定後,汽車廠商將獲得至少4年的時間去遵守這一規定。屆時汽車廠商需要確保所有車輛「通過標準技術用同一語言通信」。美國侯任總統川普的政府將決定,何時最終確定這項要求。這項規定不適用於大型車輛,例如巴士和半掛卡車。
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估計,車輛之間的通信將可以減少最多80%的非酒駕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十字路口或車輛變道時。
去年,美國共發生了630萬起交通事故。今年10月,NHTSA宣布,上半年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增長了10.4%。2015年,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上升7.2%,至35092人,創下自1966年以來的最高全年紀錄。
汽車間通信將採用專用的短距離通信技術,數據傳送距離最遠可達到300米,而發送的數據包括位置、方向和速度等。這些數據將以每秒10次的頻率廣播給周圍車輛,而這些車輛將識別風險,向司機發出警告,避免碰撞。
4、通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Bolt曝光,頂部有雙雷達
據Theverge報導,通用汽車將在密西根州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雪佛蘭還發布了其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批官方圖片。從圖中可以看出,汽車頂部有兩個雷射雷達向上伸出,就像兩根天線一樣。據雷鋒網了解,自動駕駛版的Bolt電動汽車,會與標準的Bolt電動汽車和雪佛蘭Sonic一樣,在密西根的同一個組裝廠進行生產。
不過,自動駕駛版還有雷射雷達、攝像頭、傳感器和其它硬體支持自動駕駛的硬體。汽車測試會在通用位於Warren的技術中心,以及底特律都市區的道路上進行,這也得益於密西根最近通過的新規定,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
通用CEO Mary Barra前不久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第一款投入公眾使用的自動駕駛汽車就會是全電動汽車Bolt。在密西根測試前,通用已經在舊金山和亞利桑那斯科特斯德,測試著40輛Bolt汽車了。
通用汽車一起在與Lyft合作,並在今年早些時候向其投資了5億美元。兩家會共同開發自動駕駛Bolt電動汽車,並在幾年後投入使用。通用還在今年收購了Cruise Automation公司,在加強其自動駕駛技術。
----前沿出行工具新聞盤點
1、谷歌有望於2017年推出自動駕駛新款車
谷歌一直被認為要打造一輛沒有方向盤和剎車踏板的汽車,但據《The Information》周一報導,該公司會專注於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究,車子的製造還是會交給合作夥伴。消息人士稱,雖然這些車子支持自動駕駛功能,但傳統的駕駛艙還是可以得到保留。這一變動有助於該公司在2017年底前,推出一項基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搭車分享服務。
根據一份新報告,谷歌自動駕駛汽車不會失去方向盤或剎車踏板。谷歌於 2014 年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原型,它與傳統車子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沒有方向盤、以及油門/剎車踏板。
谷歌的自動駕駛原型車,依賴於內置的傳感器和一套軟體系統來保持機動。然而當前的政策卻規定,汽車的最終控制權必須交由司機。
在自動駕駛領域,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確實走在了前頭。早在 2009 年,其就已經在嘗試無人駕駛的概念,而最終目標則是為傳統汽車製造商打造配套的軟體。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個主要願景,就是通過消除人為的危險因素、讓道路交通變得更加安全。
2、寶馬與IBM合作 利用沃森開發駕駛輔助系統
IBM12月15日宣布,已與寶馬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探索IBM沃森(Watson)的認知計算能力,為未來的汽車開發更直觀的駕駛輔助系統。作為合作協議的一部分,寶馬將派出一支研發團隊,入駐位於德國慕尼黑的IBM沃森物聯網(IoT)全球總部,雙方將共同研究如何完善駕駛輔助系統。IBM沃森計算機系統因2011年參加智力競賽節目《Jeopardy》並戰勝之前的冠軍而聞名。2014年,IBM宣布投資10多億美元為沃森雲計算系統成立一個新業務部門,旨在進一步開發開該系統,同時進一步推動商業化進程,從而獲得更多營收。
今年10月,IBM剛剛宣布對位於慕尼黑的沃森物聯網全球總部投資2億美元,發展與區塊鏈相關的新的物聯網功能。據悉,IBM將利用沃森物聯網技術,收集汽車、無人機、機械、球軸承、設備、甚至醫院的數十億個傳感器的信息。
此外,IBM CEO吉尼·羅曼提(Ginni Rometty)10月份曾表示,IBM的人工智慧系統「沃森AI」將在未來五年內普及。她說,在未來五年內,沃森AI將成為人們的助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他們的每一個重要的決定都將在沃森AI的幫助下完成。10月底,通用汽車宣布與IBM展開合作,將沃森AI技術引入通用汽車中。
3、美國密西根州法令:自動駕駛上路合法
對於自動駕駛技術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怎麼說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密西根州無疑是美國境內最歡迎人工智慧駕駛員的一個州,諸多優惠政策和智能駕駛示範區的建設吸引了包括Google、Uber在內的諸多科技企業入駐,而且今天再次迎來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好消息--Rick Snyder州長籤署法案宣布自動駕駛上路合法,這也是美國境內首個籤署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合法的州。
州長Snyder表示:「密西根州是全球汽車技術和研發中心,對世界交通運輸的影響力已經持續100多年。通過為自動駕駛車輛制定準則和標準,我們將繼續在保護公民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進該項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沒有重重限制的情況下推進汽車行業的快速轉型。」
在今天通過的法案中圍繞著三大主要標準,首先,汽車依然具備傳統的駕駛控制,沒有方向盤、踏板和無需任何人類操作的汽車能夠在密西根州內上路行使;第二,傳統汽車廠商和科技公司都允許開展車輛共享服務;最後,銷售給用戶的自動駕駛汽車必須要通過該州的「測試和認證」,但是目前的測試標準仍未公布。
4、德國政府擬投資2.6億美元 推氫動力汽車
據英國路透社12月14日報導,德國交通部計劃於2019年前投資2.5億歐元(約合2.6億美元,18億元人民幣),用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與推廣,使這類車型適合大規模量產。德國媒體指出,投資金額的一部分將用於氫動力汽車研發,使其更具競爭力,剩餘部分會加強燃料補給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使氫燃料電池車項目在2026年得以運行。
豐田Mirai氫燃料汽車資料圖
德國交通部長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電動化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我們正面臨著汽車發明以來最大的移動革命。」
總結:
以上就是小編盤點的本周有關電動出行的相關資訊,不僅有時下最為熱門的眾籌電動代步工具,也有電動汽車方面的最新消息,當然還有一些十分有趣的非電動的出行工具資訊,讓你第一時間了解到最全面的電動出行方面的資訊,同時也關注一下其他類型的出行工具。我們也將在下周繼續為大家帶來最新的電動出行資訊盤點,請大家下周繼續關注泡泡網「每周電動資訊盤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