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圈裡少見的CP,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與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之間的「10億賭約」的故事可以說是傳遍了整個網際網路。它火到什麼程度呢?雷軍在小米10周年主題演講上表示「每當自己與董明珠一起出現時,媒體鏡頭都聚焦在我們兩個身上,還拍出了這樣的照片。」
對於這場已經成為社會話題的賭約,它的結果其實在賭約到期的2018年的就已經有了分曉,格力以1981億元的總營收贏過了小米的1749億元總營收。但是直到3天前,雷軍才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認該結果,並且在承認輸掉賭局的同時雷軍還補充說道「雖然小米幹得很好,結果還是我們輸了,戲劇的是第二年我們就贏了。」
言語之間透露出了格力只是險勝了小米。
對於雷軍的認輸以及險勝的表達,董明珠也很快給出了回應。8月13日,在央視的節目裡,董明珠回應:「格力不是險勝,小米營收在第六年反超了格力是第二個五年的開始,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不是戰勝某個人才是成功,成功是戰勝自己。」
而在主持人的「如果再跟雷軍打賭,賭什麼」提問下(之前的10億賭約是編導提出),董明珠又一次對雷軍發起了新的賭約,稱:「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現在是走在領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業不變的情況下,讓中國的裝備在世界上叫得響!請雷軍提出自己行業的目標。」
儘管雷軍懊惱曾經接受賭約根本原因是小米膨脹了,今後一定會行穩致遠,但我們依然認為雷軍接下董明珠新賭約邀請的可能性極高,因為這場新比拼是圍繞「中國製造」開展的,而這雷軍下個十年發展的重點方向。
在剛結束的小米10周年公開演講上,雷軍就表態要深度參與製造業,小米要做「製造的製造」,並且還將「網際網路+製造」確認為小米未來三大發展戰略。而在今年兩會期間,雷軍也曾對「是否會與董明珠再續賭約」做出表示:「如果這個比拼,對整個中國製造業變得更強大有幫助的話,我也願意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董明珠向雷軍發出賭約還再次上了央視新聞,並且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評價,稱「(新賭約)『能不能掌握行業的核心技術』更像是一個約定,是關乎中國製造業突破『缺芯少魂』限制的前途之約。」
實際上,與7年前的「10億賭約」相比,如今的小米與格力才有了真正的可比性。因為經過7年時間的發展,兩家企業已經從之前格力屬於傳統製造業,小米則屬於網際網路產業兩個關聯性不太大的產業演變為網際網路+製造產業;並且二者目前在經濟體量上也是趨於一致,都是市值超3000億元的上市公司,雙方的業務也是出現了重合。
以網際網路起家的小米,如今已經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和智能製造的公司,並且擁有了自己智能工廠,還進入了空調、風扇、洗衣機等家電領域;同時小米還不斷加碼線下渠道的布局,截止2019年12月,小米線下門店數量超過6000家。
而格力也早就不是昔日的傳統製造業廠商,在董明珠的帶領下,格力正積極的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來進行「轉型」,進行了開網店、做手機等系列探索,而董明珠個人更是緊跟風口,成為了一名帶貨主播,積極給自家產品賣貨。
因此,在行業地位、具體業務、運營方式等都存在交叉時,小米與格力的新比拼顯然要比之前的「10億賭約」更有看頭。
最後,董明珠目前已經對新賭約放出了狠話「如果他(雷軍)跟我一樣馬上建工廠、做規劃來做製造,我相信他做不過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雷軍真的再次與董明珠開始新賭約,大家是看好格力,還是小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