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蔡英文會如何接招呢?
11月22日,以「反萊豬、捍衛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為主題的「秋鬥」遊行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登場,超6萬島內民眾上街頭表達訴求,臺灣媒體稱「是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抗爭」。
據了解,2020「秋鬥遊行」是由島內50多個鬥陣團體發起,分成「食安·勞工」、「環保·教育」及「土地·言論自由」3大隊,表達「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立場。其中,民眾黨在第一大隊,國民黨第二大隊,其他黨第三大隊,凱道出發後,抗議主舞臺則選在民進黨黨部前。
捍衛言論自由,臺灣《聯合報》發行人王效蘭(圖中)與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中天電視主播群22日與民眾一起走上街頭嗆蔡當局。(陳君瑋攝)
01
蔡、蘇逆民意 民眾嗆下臺
11月22日下午,遊行隊伍在凱達格蘭大道集合,陳設「民主進步追思會」祭壇,高掛輓聯「悼念臺灣言論自由」及「慟別將逝去的健康」,諷刺民進黨不顧民眾訴求,驟然開放美國萊豬進口。遊行民眾沿途高喊「蔡英文下臺」、「蘇貞昌下臺」等口號,抗議蔡英文當局開放萊豬政策、關中天新聞臺等錯誤決策。
據臺媒報導,民間團體將《兩隻老虎》改編為《美國毒豬》,痛批進口萊豬危害民眾健康,並點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衛生福利部門主管陳時中、農業部門主管陳吉仲等官員下臺。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表示,蔡英文當局明年1月1日起要進口萊豬,這會影響島內民眾健康,美國如果認為臺灣買的豬肉不夠多,大可由行政部門設立基金,進口更多一般豬肉,為何一定要進口萊豬?對於民進黨當局說中天做假新聞,而不給予換照,蔡衍明痛批「騙肖欸」。
秋鬥遊行現場照
家庭主婦王靖媛表示,1個月內消基會就有超過13萬人聯署拒吃萊克多巴胺,行政部門應重視這股民意。她並痛斥,民進黨當局不應該拿孩子的健康去換取任何利益,該向歐盟看齊,不要再去吃有毒的食物。
豬農代表蔡德福表示,開放萊豬是錯誤政策,對食安和養豬業都是很大衝擊,應該為了下一代子孫健康著想。
02
民進黨「自爆」 聲勢跌落谷底
有網友好奇,民進黨明明在今年年初還意氣風發,為什麼到年底聲勢卻突然跌落谷底?對此,臺灣媒體人林瑋豐分析指出,「這一切都是民進黨自己業力引爆!」
近來有許多親綠媒體以及綠營人士都認為,現在的民進黨內充滿著「2018年大敗的既視感(意指:似曾相似)」,當時民進黨多個議題都與民意相背,卻執意推動,進而造成2018年地方選舉的大敗,情景與今日不謀而合。
民間團體自製標諷刺蘇貞昌的大型人偶,表達拒絕萊豬的立場(陳信翰攝)
林瑋豐表示,民進黨從2018年後就開始迷信網絡,瘋狂製作圖卡宣揚政績,如今走火入魔,爆出那些網軍圖卡也都是臺行政當局出產;多個社群網站操盤手轉任發言人,這群人也幫民進黨惹出重大危機。
而民進黨內部分裂的「老問題」也成了促成近來民怨四起的主要原因,行政當局起火但各地方諸侯都坐壁上觀、明哲保身,而蘇貞昌對外展現的「霸氣」、對內「霸道」,更引發內部「倒昌」風向越來越明顯,每個人都在等著蘇貞昌因為美豬、美牛的事件丟官。
03
蘇貞昌回應繼續打官腔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今日出席龍華科技大學"行動通訊模組測試與調校類產業環境工廠"揭牌典禮,被問到6萬人「秋鬥」上街抗議執政黨等議題時表示,對於人民不管多、不管少、不管怎麼樣的訴求,當局都非常仔細地"聆聽",對於昨天很多訴求,部會都已經有一些回應,也繼續搜集各方面的意見、整理,都會自己來做盤整,同時也會適時地向各界報告。
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要求官員與基層溝通,行政機構如何做?蘇貞昌表示,行政機構、當局在為人民做什麼,本來就要讓人民知道,我們透過各種方式,包括在立法機構做施政報告,回答"立委"的質詢,都是透過對立法機構的報告,讓人民知道。也希望國民黨的"立委"不要再阻擋,讓行政機構負責人上臺來對人民報告,人民就更容易知道。
另外,國民黨想找蔡英文辯論美豬議題,也已經杯葛蘇貞昌施政報告11次。蘇貞昌回應,依據現行法律規定,行政機構負責人到立法機構報告並答詢,所以詢答就是最好的辯論,這是法律的規定,但國民黨"立委"阻擋了11次,使得這個程序沒有辦法進行,實在是很可惜。希望國民黨"立委",這個是可以進行,可以這樣子來做,不要這個可以做,不做,卻來另立其他的要求,反而捨近求遠。
04
國民黨能逆風翻盤嗎?
針對這場秋鬥活動,香港《中評網》評論直指規模超乎預期,但也認為後續效應仍待觀察。首先,民進黨當局因進口含有瘦肉精的萊豬引發民怨,然秋鬥大遊行後這股民怨如何發展,還是尚待關注。
其次,國民黨能否藉由秋鬥順勢再起?該分析指出,國民黨此次順應民意反萊豬,固然凝聚不少人氣,但是該黨內部至今仍是一盤散沙,且針對萊豬議題又要顧慮美方立場,能否「東山再起」令人質疑。至於民進黨方面,如果綠營無法妥善處理因施政引發的民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端看蔡當局如何處理未來的政局。
來源:綜合華夏經緯網、臺媒
編輯: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