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了兩天兩夜的雨昨天終於停了!這場降雨持續了58個小時,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103.1毫米,成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
其中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密雲西白蓮峪,一小時降雨117毫米,超過2012年的「7·21」特大暴雨。
氣象部門表示,受副高外圍源源不斷的暖溼氣流與高空槽的共同影響,本市從7月15日夜間開始出現強降雨,並伴有雷電,部分地區大暴雨,密雲個別點達特大暴雨。到昨天早上,主雨帶才移出本市。此次降雨過程的特點是降雨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和短時雨強大、空間分布不均。
此次降雨時間可以用超長來形容,從7月15日20時本市西南部開始出現降雨,一直下到7月18日6時才結束,整整持續了約58小時。此次降雨降水效率高、短時雨強大,最大的小時雨強出現在密雲西白蓮峪,7月16日2時至3時一個小時內就下了117.0毫米的雨,超過2012年「7·21」暴雨(100.3毫米,平谷掛甲峪),僅次於2011年「6·23」暴雨(128.9毫米,石景山模式口)。
這場降雨成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
據統計,全市平均降雨量103.1毫米,城區平均127.2毫米;全市453個氣象站中約49%(221個)超過100毫米,16個測站雨量超過200毫米,主要出現在密雲、懷柔、昌平、石景山至房山一帶。密雲有3個測站雨量超過300毫米,分別是西白蓮峪(351.3毫米)、捧河巖村(323.5毫米)和雲蒙山(303.3毫米)。此外,市水務局密雲張家墳水文站錄得386毫米雨量,為全市氣象、水文站中的最大值。
此外,這場降雨的空間分布不均。由於低空為西南風,水汽通道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加上地形抬升,密雲、懷柔、昌平、石景山至房山一帶(北京山前地區)降雨相對明顯,東北部平均降雨134.9毫米,其次是西南部92.5毫米,東南部78.3毫米,西北部58.9毫米。
針對此次強降雨天氣過程,北京市氣象局啟動Ⅳ級響應,並升級為Ⅲ級,市區氣象部門聯動,加強監測,提前預報預警,並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區預警。市氣象臺先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暴雨藍色、黃色預警以及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其他各區氣象臺也根據天氣情況及時發布各類預警信號。
根據預報,今天太陽將重返京城,預計最高氣溫將達到33℃,空氣溼度在50%至90%,比較悶熱,大家出行要注意防暑降溫。另外,連日來的較強降雨導致土壤水分飽和,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要注意防範。
微信關注「北京本地寶」公眾號,對話窗口發送【天氣】,即可查看北京實時天氣預報,受影響公交、鐵路及航班一覽,臨時關閉景區列表。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