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社保入稅」。到底是什麼情況?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社保入稅
日前,北京、上海、深圳、四川、新疆等多地稅務部門聯合人社局、財政局、醫保局(四局)同時發布公告:11月1日起,多省市企業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一)代徵變直徵
實際上,把各種社會保險費轉移到稅務局徵收,是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河北、浙江、福建、黑龍江等省由稅務局統一徵收社會保險費。但是各地推廣進度不一。最近,各省市掀起了一波大的「社會保障所得稅」浪潮。
注意:參保登記、權益記錄、待遇發放、仍由社保或者醫保經辦機構負責辦理,企業或者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據仍由社保局生成。
(二)數據對比,徵管更嚴
我們可以看出,數據來源從企業提供變為了金稅三期資料庫,也意味著企業造假難度更大。徵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準,也會更加透明化。
信息共享打破了信息孤島,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格。社會保障規範化是必然趨勢。社會保險費由稅務機關統一徵收後,徵收管理能力和效率將大大提高,這必然有助於爭取更多的費率整體下調空間,促進社會保障費率的下調,促進企業積極合理地規範社會保障支付。
這5種繳納方式將嚴查!
眾所周知,目前,不繳和少繳社保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潛規則」。從11月1日起社保入稅,對一直按照法律法規申請社保的企業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對於一些不規範的民營企業來說,確實會大大增加勞動力成本!
好多財務人員想法設法來對社保進行「納稅籌劃」,在此鄭重地提醒各位財務同仁:以下5種籌劃社保的方式不可取!
1.收入不入帳
比如公司發放員工的工資為8000元。有的會計人員籌劃為通過公司帳面發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過一些收入不入帳的私人帳戶資金來支付。
殊不知對於收入不入帳的頻繁交易的私人帳戶早已經納入了大數據監控。
2.虛開虛抵發票
比如公司發放員工的工資為8000元。有的會計人員籌劃為通過公司帳面發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過讓職工到處找費用票、甚至明示或者幫著員工統一買票來頂抵工資,從而少繳個稅與社保。
殊不知對於虛開虛抵發票、費用變動異常的情況早已經納入了稅局的電子眼。
3.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並存
比如公司發放員工的工資為8000元。有的會計人員籌劃為工資+勞務費,也就是通過公司帳面發放工資薪金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過員工去稅局虛開勞務費發票頂抵工資,從而少繳個稅與社保。
提醒:對於同一個公司的同一員工,勞動關係和勞務關係不能並存。
4.用職工生活困難補助代替工資
比如公司發放員工的工資為8000元。有的會計人員籌劃為工資3000元,另外5000元屬於不交社保的職工生活困難補助。
只有符合規定的臨時性生活困難補助才可以在計算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時應予剔除。
5.認為臨時工都不需要繳社保
會計人員認為屬於臨時工,不需要繳納社保,直接做個臨時人員工資發放表支付就可以。
提醒:只要臨時工與企業存在實際僱傭關係籤訂了勞動合同,同時參加單位的考勤、服從單位的規章制度管理,那麼臨時工與正式員工一樣,應享受同等待遇,都需要申報個稅與社保。
11月1日起,這10類人可以不用交社保!
1.與退休人員籤訂勞動合同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也就是說,企業與退休人員籤訂的是勞務合同,不屬於勞動合同,因此,企業不需要為退休人員繳納社保。
2.聘用實習生,籤訂實習協議
實習生尚未畢業,與學校存在歸屬關係,所以企業只能與其籤訂勞務合同或者實習協議,不能籤訂勞動合同。
3.承包商派遣人員
在工程項目中,總包方派遣人員已經與總包單位籤訂了《勞動合同》,與總包方存在歸屬關係,分包方不需要為其繳納社保保險,只需要支付派遣人員工資。
4..停薪留職人員
停薪留職,是指職工離開單位,企業保留他的身份,依法籤訂《停薪留職協議》,那麼新用人單位招聘該員工只能籤訂《勞務合同》,因此不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5.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
兼職人員本身自己有工作,所在單位已經籤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保險,因此兼職的企業不需要再繳納社保。
6.勞務派遣人員
派遣人員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合同,由派遣公司繳納社保,用人企業不需要再繳納社保。
7.非全日用工
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是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
8.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外包業務,企業員工工資由個體戶工商戶承擔,社保只能員工自行繳納,因此企業不需要繳納社保。
9.協保人員
是指與原單位、再就業服務中心籤訂保留社保關係三方協議的下崗職工。新單位招聘協保人員只能籤訂《勞務合同》,因此不需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10.靈活就業人員
自營勞動者、家庭幫工、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是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
目前大多數企業社保繳納不規範問題、特殊情況參保問題到可能涉及的稅務風險,從個人的社保維權到掛靠風險等,社保是個大問題,也希望以後企業利益和個人權益等達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