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旅遊消費領域,付費會員制商業模式發展迅速。根據同程藝龍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在線旅遊會員經濟研究報告2019》顯示,付費會員制正成為在線旅遊會員經濟新方向。目前,不少在線旅遊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付費會員服務。旅遊經濟與自帶「免費」基因的網際網路結合,為何會打起「付費牌」?各大旅遊平臺如何吸引會員心甘情願地掏錢?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花錢買會員到底值不值?
其實,付費會員制並非新鮮概念,不僅在線旅遊業,電商、零售等行業也在試水付費會員制,越來越多的付費會員被消費者熟知。
平臺企業為何紛紛布局付費會員制?從企業自身發展來看,無論是在線旅遊、電商還是零售業都已經走過了依靠用戶流量紅利的時期。如今,企業繼續通過「燒錢」來獲取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對存量用戶的留存活化及精細化價值挖掘顯得更為重要。付費會員製作為存量流量運營的核心工具,不僅能提升用戶忠誠度,帶動銷售增量價值,還通過向會員收取會員費,拓展了企業的收入來源,打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例如,亞馬遜全球會員規模已超過1億,會員的平均消費額是非會員的2倍,年會員費收入近100億美元,佔整個公司收入的5.5%。
對消費者而言,設立入會門檻也能提升用戶的身份感和尊重感。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企業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會員服務、限定商品等,能為會員用戶帶來更優惠、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更優先、更獨一無二的專屬服務,省錢又省心。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付費會員制也更契合當下「悅己型消費」這一新趨勢,能吸引更多取悅自我、注重個性、強調品牌和品質的年輕消費群體。
付費會員越來越多,但用戶未來能否持續增長,付費會員制如何才能走得更遠?一方面,平臺企業要加大對資源整合能力和用戶權益方面的投入。在運營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會員服務,在提供各種優惠產品的同時,以專享、定製化的場景化增值服務建立起會員與平臺企業之間的情感連接,增強用戶與平臺的互動性,增加用戶對平臺的認同感。
另一方面,付費會員制也不宜蜂擁而上。要知道付費會員制的核心不在於營銷而在於消費者,通過會員制來篩選消費者以便於更好地提供差異化服務。所以,平臺企業在考慮實行付費會員制時應進行充分的前期調研,先捫心自問能給顧客帶來什麼價值,然後再思考是否需要用會員制去篩選,篩選之後能否繼續盈利,有了清晰的思路,會員制才有存在的必要。通過持續不斷的探索,尋找一個付費會員和平臺企業之間的平衡點,為雙方帶來可持續的雙贏局面,這才是付費會員制下個階段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