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社會熱點事件,專業中立點評分析,大家好,我是Steven,一名資深的資產管理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Steven有話說」。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萬事萬物都在不停的輪迴,歷史永遠客觀公正,它站在上帝的角度,不帶一絲情感,不偏不倚的記錄著發生的一切。時間總是無情的磨滅一切曾經的存在,但它又總是留下一絲不易察覺的痕跡等待後人去發現。回顧歷史,人們總是能夠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似乎在無聲的告誡,警示著後人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說世界上哪個國家與中國最為相似,毫無疑問是日本,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最強大的兩個鄰居,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他們共同經歷了從衰敗中頑強崛起,又在巔峰時被打下塵埃的過程,兩個民族有著同樣頑強的韌性,能夠被打倒,卻從未被打敗。
任何可能挑釁美國霸主地位的國家或者企業,都會被美國無情的打壓,曾經的日本東芝,在半導體行業強大的不可一世, 依舊死於美國無情的制裁屠刀之下,如今風水輪流轉,華為面臨著東芝同樣的困境,華為要想破除困境,就必須了解日本東芝是如何在美國的打壓下一步步走下神壇的,了解東芝的歷史也許對華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能夠讓華為更加從容的應付眼前的危機。
日本東芝半導體的崛起
當任正非創立華為的這一年,日本的東芝正在遭受美國的極限施壓,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東芝和美國英特爾在存儲晶片業務上發生正面競爭(正如現在華為5G晶片技術與美國蘋果高通競爭)。當時的美國雖然最先研發了晶片,但是專注技術研究的日本人卻做出了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產品,日本在技術研發上有著驚人的天賦,就連當時美國惠普的老闆都感嘆:日本最差的東西,都比美國最頂尖的產品要好。
在東芝的大舉進攻下,英特爾根本毫無還手之力,簡直不堪一擊,整個存儲晶片市場被日本東芝飛快的蠶食,英特爾先是被迫裁掉2000個員工,緊接著索性放棄整個存儲晶片業務,在與東芝的正面市場競爭中,英特爾前後堅持了不到3年的時間就宣布落敗,這一戰,英特爾虧光了帳面上的1.7億美元,如果不是美國IBM緊急救場雪中送炭,這家晶片巨頭很可能直接破產。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生產國,全球前十的半導體公司中,日本獨佔5席,僅東芝一家就佔領了全球半導體市場40%的市場份額,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被日本按在地上摩擦,一片哀嚎。
被美國孤立封鎖下的東芝跌落神壇
1987年,東芝機械突然爆出醜聞,對日本半導體行業虎視眈眈的美國趁機對東芝下狠手,不僅抓了東芝的員工,還逼迫東芝母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辭職,並且對東芝出口美國的商品加徵100%的出口關稅,同時還啟動了令人聞風喪膽的「301」調查(301調查是美國依據301條款(301條款是指《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容)進行的調查,其主要含義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美國可以對它認為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並可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後由總統決定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甚至還揚言要關閉東芝在美國的所有工廠,要把東芝從美國徹底趕出去。
美國的孤立和封鎖,讓東芝錯過了即將到來的資訊時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美國打壓東芝的同時期,個人電腦,信息高速公路正在飛速普及,日本半導體直接被排擠到市場之外,沒有了東芝的競爭,美國的英特爾,戴爾在內的本土企業佔足了先機,率先轉型CPU晶片的開發,瀕臨破產的英特爾起死回生,再次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龍頭老大。痛失PC時代的東芝,在2004年被韓國三星趕超,丟掉了存儲晶片老大的位置,在緊隨而至的智慧型手機晶片時代,日本東芝更是落後了整個時代,2018年,東芝賣掉了自己的晶片部門,而買家正是美國人。
從東芝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出,華為目前的遭遇與東芝何其相似:
一:日本東芝爆出醜聞,美國要求東芝董事長和總經理辭職;而華為沒有醜聞,美國直接製造「醜聞」,惡意宣傳華為技術存在危害國家安全等問題,並且直接扣留了華為高管孟晚舟女士。
二:美國對日本東芝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徵100%的關稅;同樣的手段,如今川普政府對華為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加徵高昂的關稅。
三:美國政府對日本東芝啟動「301」調查;同樣的手段,如今川普政府也對華為啟動令企業聞風喪膽的「301」調查。
四:美國關閉東芝在美工廠,把東芝趕出美國;同樣的手段,如今川普政府也威脅關閉華為在美工廠,不允許美國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技術,要把華為趕出美國。
五:美國封鎖孤立東芝,使得東芝錯過資訊時代;同樣的手段,如今川普政府遊說歐洲各國要求他們都不要使用華為5G技術,試圖在5G技術領域孤立華為。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日本東芝曾經在半導體領域遭受美國無情的打壓最終衰敗,東芝就像一個縮影,警示著華為,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吸取經驗教訓,不為美國強權,越是被打壓,越發顯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