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把美團給告了!「相愛相殺」何時了?

2020-09-04 關公先生

前段時間,因的熱搜,網友就此嗑起了「髒辮帥氣餓了麼騎手X呆萌美團騎手」CP。本以為這對CP會像喜茶和茶顏悅色那般,官方也來個聯合營銷,但不曾想官方卻開始撕逼虐粉,而且互相已經將劍尖刺向對方的腹部。


究竟是為何讓雙方大動幹戈?


事件的起因是,美團取消了部分用戶的支付寶支付方式,被用戶發現曝光後,回應稱:餓了麼App也不支持微信支付,而餓了麼立馬放出付款界面圖力爭清白。


一來一回,雙方明爭暗鬥,一時間在社交媒體引發病毒式刷屏傳播。而且,最近餓了麼把美團給告了,認為美團逼迫商家二選一,違反了商業良性競爭法則。至此,雙方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實際上,回顧餓了麼和美團的發展歷程,這對「CP」無論是在商業競爭,還是品牌營銷層面,一直以來都是「相愛相殺」,江湖恩怨由來已久。


不過,有意思的是,美團和餓了麼相殺互懟背後,卻實現了共贏!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營銷底層邏輯?


01

由友變敵

美團和阿里過往私人「恩怨」


美團創始人王興個性鮮明,甚至比起馬雲和劉強東,還過猶不及。而正是王興的這種性格使然,美團和阿里由此結下了梁子。


我們回顧下雙方的交疊處。


2012年,彼時美團剛成立兩年時間,還深陷於「千團大戰」的水深火熱中。為了補充資金彈藥進行突圍之戰,王興跑杭州和馬雲進行了面談,拿到了屬於阿里的5000萬美金投資。


按理來說,拿到了阿里的救命投資,意味著美團成為了阿里系中的一員。但王興卻不按常理出牌,時隔3年便轉身投入騰訊的懷抱,由此和阿里反目成仇。


在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圈,阿里系和騰訊系是出了名的兩大派系,雙方是水火不容,基本上是入了阿里系,就和騰訊處於對扛面,這已經是網際網路圈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但對於這個大家都默認的事情,王興本人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2015年,美團正式接受騰訊的投資,他抗住了阿里的重壓,完成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案,自此,美團也從阿里系歸入騰訊系門派。


美團出走之後,阿里親自扶持了餓了麼制衡美團,對此,王興則是多次公開宣稱依然懷疑其阿里誠信問題。



由此,背靠騰訊的美團和背靠阿里的餓了麼,再次開啟了撕殺大戰(第一次出現在千團大戰)。


2016年冬,餓了麼發起「冬季戰役」,大規模的用戶補貼戰、搶騎手,一度使美團處於瓦解的邊緣。不過,最終,美團以「春節不打烊」策略反敗為勝,收復失地。屆時美團日單量終於成功超過餓了麼,成為外賣榜第一。


而後,近幾年的發展,美團從原來的團購網站,一步步成為比肩阿里的第三大網際網路巨頭,業務涵蓋了外賣、酒店、網約車、金融、生鮮、電商、共享單車等業務。而阿里的餓了麼一直不見起色。


02

雙方戰火升級

由外賣到數字生活服務平臺


3月份,支付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從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未來3年,將幫助4000萬商家完成數位化升級,讓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數字生活服務。


而且,支付寶APP升級後,原口碑內的外賣、美食玩樂、酒店住宿、電影演出等應用釋放至首頁,為生態商家提供更大的客流量支持。



「吃喝玩樂全都有」是美團服務宣傳宗旨,美團已經逐步將業務延伸到打車、電影票、酒店、景區門票、旅遊度假、親子、KTV、結婚等200多個品類,由此看來數位化生活平臺也是美團的終極目標。


由此,雙方戰火升級!


以前,美團和餓了麼火拼領域是外賣領域,而如今則是由外賣升級到數位化生活服務領域。


美團在生活服務領域積累很多年,已經構建起覆蓋各類生活服務的超級生態圈。而且,美團疫情期間進行了騎手圈地行動,隨後又啟動「春歸計劃」,進一步開放招聘20萬崗位。可謂早就拉開攻擊準備戰。


而支付寶升級後,阿里也開始發起猛烈進攻。4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餓了麼更是包下80城,用4萬塊戶外廣告牌、10萬個酒店電視和480萬臺網際網路電視資源,免費給餐廳打廣告,降低餐飲企業疫情過後的營銷成本,吸引更多商業抱住平臺。


除了營銷廣告投入外,阿里也通過降低商家佣金來收買人心,相對於美團的高佣金來講,阿里的低佣金顯然對商家更有吸引力。只是除了低佣金外,商家更要考慮訂單量。


阿里一邊用低佣金搶B端客戶,一邊攜12億支付寶C端用戶,無疑將對美團造成巨大的影響。


或許正是基於這種壓力,美團推出月付功能,布局金融領域,這段時間取消部分用戶支付寶支付功能,以及逼近商家二選一。也就是從B商家和C端用戶方面給阿里的餓了麼進行施壓。


最近,餓了麼重演當年京東狀告淘寶二選一的戲碼,將美團告上法庭,勝訴是大概率的事情,屆時商家就不用夾在中間為難,能「好好賣飯了」。


03

營銷層面「相愛相殺」

從皮膚大戰到社會化公關營銷


美團的耳朵今年出盡風頭,2月份有網友當街拍到一位美團外賣小哥被麥當勞小哥捏耳朵,一舉將美團捧上熱搜。而後美團更是和麥當勞組CP互撩,而且還順勢來了一場聯合營銷,與粉絲互動達到高潮。



而後更是拿耳朵做文章,不斷佔領微博熱搜、刷屏抖音快手,還曾讓相關話題閱讀量單日達到3.3億,甚至有網友對兔子耳朵喜歡到主動註冊成為騎手,只為能得到那雙傳說中的耳朵……


作為美團最大勁敵,餓了麼也不甘示弱,在頭盔上和美團進行暗自較量,開啟皮膚大戰。


美團和餓了麼雙方騎手展示出無窮想像力,輪番上演耳朵頭盔,還有髒辮、齊天大聖翎子、小天使等款式,微博話題節節攀高,還生成了很多搞笑視頻,目前已累積3億討論和關注的聲量。


就在美團和餓了麼皮膚大戰正酣之時,觀眾卻磕起了相愛相殺的「黃藍CP」。由此看來,用戶對皮膚大戰的關注程度。



皮膚大戰背後,是樹立差異化品牌形象,拉近用戶和騎手的距離,增強外賣平臺的區分度和識別性。



在這一場皮膚大戰中,美團更勝一籌,或許是先發優勢原因,美團耳朵已經神速成為當下最熱的品牌IP ,連美團自己都開始不斷地蹭耳朵熱度進行營銷。


不過,餓了麼也不甘示弱,找來流量明星王一博化身為藍騎士,為品牌增加了不少熱度和話題度。


美團和餓了麼不僅在皮膚上進行較量,而且還將戰火延伸到挑釁、互撩社會化營銷的公關之爭。


前段時間,美團不僅取消支付寶支付,還cue了一手餓了麼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逼得餓了麼出來回應,文案中文案簡簡單單一句「excuse me?」,為自己餓了麼的懵逼的無辜人設。



最近,一場美團碰瓷餓了麼的烏龍,又讓兩大品牌站到了輿論的高峰。不過這次,餓了麼直接diss對象不是美團,而是一個公眾號。原由是該公眾號發布的一篇推文,以條漫的形式講述了外賣小哥的感人事跡,而問題出描述場景是餓了麼外賣小哥的真實事跡,而推廣中通通穿上美團外賣小哥的制服。


不過這次餓了麼的態度是「正能量應該被接力,不被借力」,將自己塑造成正能量形象。而美團作為事件的第三方,發博回應:「才rua過我耳朵,就誤會我,大豬蹄子。」將撩人的手段發揮到極致。


美團和餓了麼都是網際網路基因的品牌,不僅會接梗,而且很會通過社會化營銷,塑造品牌的個性化形象,增強用戶對品牌的記憶點。


04

競爭到極致就是互贏

「互撩+挑釁」,實現口碑雙增長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在商業圈,經常會出現老大和老二幹架,把老三和其他對手一起幹掉的案例!


美團和餓了麼就是如此,在最開始的「千團大戰」時,雙方開啟用戶補貼血拼之戰,最後卻幹掉了其他團購網站。


林肯曾說過,消滅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變成自己的朋友。奔馳曾經對寶馬這樣說道:「一百年來,感謝你們一直在我們身後緊緊追趕,所以我們才能一直如此優秀。」


有時候,強勁的對手更能激發自己的潛能,重塑更好的自己,調整更加適合的戰略。奔馳和寶馬雖是競爭對手,但是百年的相伴,讓他們的關系列更似互相鞭策的朋友。


加多寶和王老吉是一對反面例子,如果這些年雙方都化隔閡為玉帛,一起把涼茶做好,也許現在的涼茶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軟飲了。


從營銷層面上來看,美團和餓了麼一直是「相愛相殺」,而且互懟、碰瓷、挑釁等營銷手段層出不窮,看似雙方水火不容,但是卻加深了大家對美團和餓了麼的品牌印記,最終的結果是雙贏,同時淡化了老三老四在用戶心中的印象。


在我們所熟知的品牌案例中,其實不乏品牌玩起互撩、互懟營銷的例子: 奔馳總裁退休,寶馬推出致敬廣告; 三星曾經推出廣告,調侃諷刺iPhone X沒有耳機接口、劉海醜; 蘇寧今年618直接cue京東,啟動「J-10%」省錢計劃。 還有法國漢堡王,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門店只做外賣,但它也沒讓門口位置閒著。居然投放一支廣告diss麥當勞:總是要與你的鄰居保持一米距離。


此外,前段時間茶顏悅色和喜茶聯合組CP,大大增加了雙方品牌的聲量。透過網友的評論,我們也能看到不少粉絲對於喜茶、茶顏悅色相愛相惜的格局。


這些品牌在互相借力上都頗有巧思,實力演繹「像極了愛情」的畫風。友商、競爭對手通過彼此借勢借懟,意味著只要拿出一半廣告費用來做營銷,但最終可能實現口碑和流量的雙贏。

美團和餓了麼爭奪的是數位化生活服務平臺,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服務業至少還有80%沒有被數位化,這無疑是一個有待挖掘的巨大新興市場。


競爭到極致就是互嬴,未來,美團和餓了麼如何在挑釁和互撩中,能夠惺惺相惜,讓自已更強大,共同承擔起數位化世界裡的新基建重任,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從美團,餓了麼的「相愛相殺」,看企業內部營銷奧秘
    最近,美團和餓了麼「打」了起來,原因竟然是兔子耳朵。有心人可以發現,路上的美團和餓了麼的外賣員們,頭頂上都有了反差萌的小玩具。美團的是袋鼠耳朵,餓了麼是哆啦A夢的竹蜻蜓。甚至在麥當勞的外賣員的帽子上都出現了雞腿。
  • 美團、阿里相愛相殺
    為了教訓堅持獨立發展、與騰訊交好的美團點評,亦為了搶佔O2O市場,阿里開始大力扶持口碑,並投資餓了麼,試圖全面壓制美團點評,雙方逐漸走向全面對抗,近乎水火不容。 美團點評從阿里系倒向騰訊系,王興先後與阿里、騰訊打交道,對兩大巨頭的行事風格有所了解,評價呈現鮮明對比:懟阿里、贊騰訊。他曾表示,騰訊不管是創始人的個性、整個團隊的氣質,還是業務戰略,都能更好和別人結盟。
  • 餓了麼把美團給告了,外賣的仗還沒打完
    這不是餓了麼和美團之間發生過的第一起競爭訴訟,此前因在產品頁面上推出 「餓了麼力壓美團5元」的優惠券,餓了麼就曾被美團控告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後經法院審理認定,餓了麼此舉構成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餓了麼主體公司被判賠償美團方面4萬元的經濟損失及1萬元的相關費用。
  • 美團餓了麼頻掐架,又是「二選一」
    唉,外賣界的雙寡頭又開始「相愛相殺」了!據商家反映,美團外賣因向商戶推送詆毀餓了麼平臺的信息,以及強迫商戶不許與餓了麼合作。隨後餓了麼一紙訴狀將美團告上了法庭,並要求美團停止侵權並賠償100萬。餓了麼、美團之間的法律糾紛頻現,因不正當競爭行為,兩家平臺也多次受到市場監管部門的相關處罰。
  • 除了美團和餓了麼頭盔大戰,還有這些「相愛相殺」的品牌CP
    想必大家最近被美團和餓了麼的外賣小哥萌到了。餓了麼自然不甘落後,袋鼠雖然快,能和無所不能的哆啦A夢比嗎?於是餓了麼給自家外賣小哥安排上了竹蜻蜓,你快我更快。不得不說,作為生活服務平臺,餓了麼和美團是絕對的最佳CP,一路走來,相愛相殺,這場頭盔大戰更是讓二者賺足了眼球。
  • 餓了麼、美團大戰升級:一個索賠100萬,一個遭商戶聯名舉報
    平臺向商戶推送了部分詆毀餓了麼平臺的信息以及要求商家不與餓了麼合作、只與美團獨家合作的信息。面臨對手這番「猛如虎」的操作,餓了麼顯然是不同意的,直接一紙訴狀將美團告上了法庭。其中原告是餓了麼的經營主體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告為美團外賣經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餓了麼復仇遭打臉,剛起訴美團索賠百萬,隔天就被商家聯名舉報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式的前段時間有商戶反映,美團平臺向商戶推送了部分詆毀餓了麼平臺的信息以及要求商家不與餓了麼合作、只與美團獨家合作的信息。面臨對手這番「猛如虎」的操作,餓了麼顯然是不同意的,直接一紙訴狀將美團告上了法庭。
  • 美團、餓了麼的battle,你pick哪一個?
    作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麼一直都處於針鋒相對的狀態,從之前的打擊鬥毆、二選一,再到最近的袋鼠耳朵竹蜻蜓,美團和餓了麼可以說一直在爭鬥不斷。這個時候,美團與餓了麼在外賣市場上的競爭可謂手腳並用、鮮血直流。
  • 美團餓了麼外賣大戰,網友卻在嗑CP
    想不到這個雙十一,餓了麼美團這對曠日持久、相愛相殺的CP又再次「撒糖」! 這次是因為餓了麼一張號召囤優惠券的海報,被人把「囤」誤認成了美團的「團」。雙方官博下場隔空喊話,餓了麼「團什麼團!是囤」,美團「囤什囤!是團」。
  • 美團VS餓了麼,打起來了
    美團月付官方微博第一次回應稱餓了麼App不支持微信支付並且貼出了餓了麼在支付環節僅剩花唄和支付寶的頁面後續發現該微博已被刪除自己的支付頁面中的確沒有微信支付只有花唄和支付寶可付款還有的表示在APP下單後需要跳回餓了麼的小程序才能使用微信支付美團月付官方微博第二次回應放出了多張網友的截圖表示無法在餓了麼上進行微信支付
  • 美團和餓了麼的battle,這次餓了麼輸了
    和餓了麼的爭議不斷發酵。自美團開火餓了麼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餓了麼微博回應打臉之後,雙方又在社交媒體上隔空battle了幾輪,才算暫時結束了這場鬥爭。這兩家最近的battle讓人想起來他們前段時間火爆的頭盔大戰,大家顯然也樂於看到競爭對手相愛相殺的劇情,相關話題一下子衝上了熱搜。
  • 外賣平臺的相愛相殺,簡單的賣萌頭盔背後不簡單,聰明的營銷手段
    ​在一個快節奏的城市裡,總是有一群人穿梭於城市的街道和小巷,他們是外賣小哥,外賣小哥在網上很受歡迎,很多人都感嘆外賣行業臥虎藏龍,今年夏天,又一場「頭盔大戰」開始了,平臺之間的「相愛相殺」也是非常有趣,但是從營銷的角度來看,為什麼說在外賣小哥的頭盔「安裝耳朵」的行為是非常聰明的?
  • 美團外賣小哥滿頭都是兔耳朵,餓了麼小哥滿頭是竹蜻蜓
    美團小哥有了滿頭耳朵,餓了麼也不能輸,順著網線果然發現了一個滿頭是竹蜻蜓的餓了麼小哥。除了美團餓了麼黃藍相愛相殺之外,美團外賣小哥還跟麥當勞外送小哥,有一段連續劇。麥當勞小哥沒忍住摸了摸美團小哥的兔耳朵不久之後麥當勞外送小哥也有了毛茸茸的雞腿頭盔,不用再羨慕美團的兔耳朵啦
  • 美團、餓了麼扣點居高不下,又一巨頭殺入外賣市場,「三國殺」?
    當前外賣市場的局面是美團、餓了麼兩家獨大,不過這兩家市場的口碑並不是很好。多地餐飲行業紛紛對這兩家外賣平臺進行了聲討,認為其扣點較高,餐飲行業幾乎是在為這兩大平臺免費打工(當然,背後的真假我們不做過多討論,最終還不是轉嫁在消費者的身上)。
  • 美團對抗餓了麼推出「百億飯補」,贏家會是誰?
    小編基本上每周至少要點5次外賣,手機當中必然會保留美團以及餓了麼,要說我更傾向哪一個?我的回答是:哪個便宜選哪個!餓了麼可謂是相愛相殺,早在2019年彼此之間就已經開始進行「楚漢爭霸」,直到現在雙方的爭奪也是有增無減。
  • 餓了麼和美團的頭盔怎麼就打起來了?戰鬥場面太萌不敢看
    餓了麼和美團之間常常發生「戰爭」,最近這一次,卻不是紅包戰、不是補貼戰、不是配送戰,而是出乎意料的頭盔大戰!在雙方你來我往一番試探之後,美團與餓了麼官方紛紛下場。7月底,美團直接發布了一組海報,美團模仿蘋果公司的宣傳文案和文風,給袋鼠耳朵發箍來了一波高大上的宣傳,稱自己是「一個袋鼠耳朵加工廠」,要「用袋鼠的方式,製造大家的耳朵」。
  • 餓了麼將美團告上法庭索賠100萬,卻被20名商家舉報慘遭打臉
    餓了麼和美團一直都是競爭對手,不過最近戲是真的多,頻頻登上熱搜,餓了麼還將美團告上了法庭,表示美團以不正端行為,要用戶二選一,因此餓了麼要求美團賠償自己損失費100萬,並承擔這次的訴訟費。餓了麼一直被美團蓋過一頭,在這次事件上顯得氣勢很足,然而餓了麼沒有得意多久就慘遭打臉了,20多名商家聯名舉報餓了麼逼迫商家
  • 餓了麼與美團又掐起來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美團不僅取消支付寶支付還cue了一手餓了麼也不支持微信支付逼得餓了麼出來回應:道盡了餓了麼的懵逼和無語餓了麼當時肯定沒想到在和美團的相愛相殺中它還要excuse me again:
  • 美團餓了麼皮膚大戰,品牌營銷中的人設打造
    前幾天,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一路衝上了熱搜5月份,餓了麼美團餓了麼的頭盔大戰相愛相殺吃瓜網友產出不少UGC內容美團的頭盔就是袋鼠耳朵,袋鼠是美團的LOGO,代表著能裝又跑得快。餓了麼則以藍色作為品牌顏色,工作服和頭盔也都是藍色,竹蜻蜓也代表著快。麥當勞的頭盔加了兩個大雞腿,是其經典產品炸雞腿。工作服和頭盔是和品牌形象緊密相連的。除了基礎的標準色,黃鴨、竹蜻蜓、大雞腿這些更加複雜的造型的設計,代表著企業想在消費者心目中定位怎麼樣的形象,是萌的,是快的,是西式的等等。
  • 印度TikTok或被收購 海底撈告河底撈 餓了麼起訴美團不正當競爭
    2019年8月,海底撈以商標侵權為由,將河底撈告上了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起訴美團逼迫商戶二選一,索賠 100 萬元7 日,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麼經營主體)與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外賣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