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三星全面斷供華為,我們只是晶片落後?詳解手機產業鏈構成

2020-09-15 聊科普

探秘網際網路清明上河圖,靈魂歌者聊科普。

大家好,我是唱歌走魂,科普走心的靈魂歌者。

近一周,華為算是徹底陷入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絕境,到目前為止,手機產業鏈上的眾廠商都紛紛發出了斷供華為的聲明。從谷歌斷供安卓GMS,ARM斷供晶片設計的IP授權,臺積電斷供華為的晶片代工,三星、SK海力士、鎂光斷供存儲晶片,再到三星LG可能斷供顯示面板,華為的境地只能用&34;來形容。但無論如何,華為作為民族企業的代表,我們還是希望華為能夠挺過來,此刻,希望大家將&34;發在評論區。

至此,視頻前的你可能會疑惑,手機產業鏈上難道就沒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嗎?手機產業鏈究竟是如何分工的?為何誰都可以斷供華為?本期視頻將為你系統梳理手機產業鏈的全貌。


首先來看看,一部手機的關鍵組件有哪些,可以看出主要包含處理器晶片、內存快閃記憶體、屏幕、電池、FPC/PCB電路板、攝像頭、天線、射頻模組和其它零部件等部分。這些組件的設計生產裝配很難由單獨一家廠商完成,由於全球產業鏈中,國家之間存在先發技術或人力資源等優勢,所以每個環節都存在著代表性甚至壟斷性的企業。接下來,將為你系統介紹每個部分的代表。點擊視頻下面的關注按鈕,系統會推薦給你更多有趣有料的視頻。


首先來看看近兩年的熱點話題——處理器晶片。

卡喉嚨的,不一定是魚刺,還可以是晶片。晶片作為設備的心臟,有著很高的技術要求。而它的誕生大致分為三個環節,即上遊晶片的設計,中遊晶片的製造或代工,下遊晶片的封裝測試。以華為麒麟晶片為例,其誕生主要由這幾方參與:ARM公司提供晶片架構的IP設計授權,形象的說就是出初始方案,華為海思獲得授權後,根據自身需求定製化設計,接下來由於華為無法自己製造,便將晶片的晶圓加工交由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代工企業,從而實現批量化生產,接下來便由日月光、長電等企業進行晶片的封裝測試,以保證晶片的穩定性及良品率。這就是晶片誕生的大致流程。

為避免視頻的枯燥化,這裡重點介紹晶片行業的一些常識:

常識1:光刻機、刻蝕機和薄膜沉積設備為製造代工的核心設備。聊聊大家耳熟能詳的光刻機,光刻決定了半導體線路的精度,以及晶片功耗與性能。高端光刻機號稱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因此光刻機價格非常昂貴,通常在三千萬至上億美元。荷蘭公司阿斯麥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光刻機設備及服務提供商,在中高端光刻機市場佔據70%以上份額。

常識2: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2020年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以54%的市場佔有率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國內廠商中芯國際暫列第五。目前僅臺積電和三星能夠實現5納米工藝的代工。中芯國際目前可以量產14納米,與臺積電的差距大概在三至五年。

常識3:誕生於英國的ARM公司,佔據著手機平板90%以上的晶片設計授權市場,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等晶片的設計都依託於ARM架構。ARM 2016年被日本孫正義的軟銀收購,2020年ARM再次賣身英偉達。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三星海力士鎂光發聲明要斷供的存儲設備。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誤會,朋友問你手機的內存有多大,你的回答是什麼?4g還是128g?其實,這兩個回答就對應的是手機的DRAM內存和NAND快閃記憶體,通俗的講就是運行大小和存儲大小。三星海力士鎂光斷供的就是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以及其它相關零部件。在內存市場,韓國兩大巨頭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份額合計達到72.4%,加上美國的鎂光科技,這三家的合計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95%。在快閃記憶體市場,市場份額也主要被韓日美三國的企業所瓜分。


接下來,聊聊顯示面板產業。

日前三星、LG電子也傳出了可能斷供華為顯示面板的消息。但所幸,面板產業情況並沒有那麼堪憂。現如今手機顯示器的面板類型主要是LCD和OLED兩類。LCD就是液晶屏,廠商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23.82%提升至2018年的33.63%,2020年已佔有約5成的份額。OLED面板韓系廠商一枝獨秀,僅三星在OLED市場所佔份額就高達85%以上,是OLED面板最大的供應商,剩下超過10%的市場份額主要分散在國內的幾家公司。不過,近些年,隨著國內對相關產業的投入,國產OLED面板的產能得以快速跟進。


接下來,再來聊聊攝像頭產業。

攝像頭模組產業鏈上遊為零部件製造,主要包括 CMOS 圖像傳感器、鏡頭等。中遊為模組封裝。下遊為終端廠商。由於行業技術壁壘集中度高,上遊的零部件製造成本佔據總成本的80%,而上遊圖像傳感器的成本直接佔據了全產業鏈成本的52%。這裡介紹下圖像傳感器生產廠商的市場,2019 年,主要供貨蘋果手機的索尼,其市佔率達到了49.2%。主要供貨三星手機的三星市場佔有19.8%,而國內企業韋爾股份,通過收購全球排名第3的豪威,市佔率為 11.2%,韋爾股份的供應商現如今主要為國內手機廠商。需要注意的是,索尼、三星的傳感器晶片均為自製,而韋爾股份則需要向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代工廠代工。


接下來,聊聊電池產業鏈。

全球電池市場,鋰離子電池是主流。在手機電腦等消費鋰離子電池領域,得益於電子產品需求的爆發,中國鋰電池市場份額從2002年的11.2%迅速提升至2011年的33%,此後,全球鋰電產業最終形成了由日本一家獨大到中日韓三國鼎立的格局。隨著2015年後,國內對新能源車領域的扶持,國產電池廠商得以快速搶佔全球市場份額。


最後,聊聊手機組裝。

因為組裝蘋果的緣故,可能大家以為富士康在手機組裝產業鏈上一家獨大,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根據數據公司IDC的統計,2019年全球前5大組裝廠商排名是:三星、富士康、vivo、比亞迪、oppo,其中三星、vivo、oppo都有自家的組裝工廠,而華為小米的組裝都承包給了富士康等代工企業。


當然除此之外,手機產業鏈中還有很多其它環節,聊起來稍顯枯燥,在這裡就不再多闡述。本視頻只將產業鏈中大家重點關注的部分給大家做出提煉化的解讀。


至此,或許大家可能會有疑惑,為何有些看起來與美國沒有什麼關係的產業也會跟隨美國斷供中國?比如面板產業,技術和市場都是掌握在韓國、日本、中國等廠商手中,跟美國公司沒啥關係,但為什麼韓國公司也可能斷供華為?


原因在於細分產業背後仍然有細分市場。三星LGD可能斷供華為面板,是因為面板驅動IC晶片,大部分驅動IC使用的是ARM架構,觸發了限制。另外,面板產業仍然分為上中下遊,上遊主要為面板材料製造,中遊主要是面板製造廠為主的加工製造,下遊是以各種領域各類應用終端為主的品牌商、組裝廠商等。上遊環節因為技術水平高容易形成行業壟斷,例如玻璃基板作為液晶面板最關鍵的原材料,目前全球只有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日本電氣硝子等擁有生產技術。此外,三星雖然是韓企,但背後卻有大量的外資參與。所以,綜合來說,即使在某條產業鏈上,美國表面上無法直接限制中國企業,但它可以通過設備、材料和專利限制等手段來實現斷供。


好的,這就是本期視頻,視頻製作不易,在這裡求一個贊和關注。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探討。


(本期視頻版可看我的主頁)


探秘網際網路清明上河圖,這裡是靈魂歌者聊科普。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華為晶片被斷供後,三星聯手高通欲取代華為,臺積電要小心了
    華為晶片被斷供後,三星聯手高通欲取代華為,臺積電要小心了!如今美國對我國的科技企業大打出手,尤其是華為公司,華為這幾年憑藉自身努力在國際科技界擁有一席之地,美國為了限制華為的發展,不擇手段的制裁華為,不惜斷供華為晶片。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三星、美光也被牽連
    ,除了臺積電斷供之外,三星、美光等快閃記憶體晶片企業也將會被牽連,而這並非是這些企業希望看到的。華為手機這幾年高速發展,也是歸功於其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晶片交付給臺積電代工、快閃記憶體則是採購美光或者三星,而屏幕方案則是LGD或者國產京東方OLED,早期還有三星AMOLED屏,而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用到了美國技術!
  • 華為斷供形勢或將惡化,三星決定牽手高通,向臺積電發起衝刺
    要知道,這意味著限制令的影響下,斷供形勢或將持續惡化,產業鏈也將面臨重新洗牌,而這其中華為要面臨的直接問題便是「硬體全面受阻,晶片四面楚歌」。當然,上述幾家企業對於華為的依賴度還是有的,而大部分企業已經向美提交華為的供貨申請,只不過目前通過的機率是個大問題。與此同時,華為也有了應對之策,郭平直言海思不會解散,而餘承東也放出豪言,如果繼續斷供,華為還有鴻蒙系統和華為HMS生態予以應對。
  • 華為手機產量受限,晶片被斷供,為什麼不是臺積電的錯?
    若是持續影響下去,可能還會波及到2021年手機銷量,使其市場份額相比今年更低。當對華為制裁被爆出之後,網友的目光放在了臺積電身上,希望她可以支撐對客戶的持續供貨。實際上臺積電的權衡得失之後,並沒有太多的猶豫,而是直接遵守了美國法律,對華為晶片斷供。
  • 手機全面支持鴻蒙 華為應對晶片斷供的一則良方
    在手機晶片代工被禁後,三星和海力士也宣布,自9月15日後不再給華為提供內存晶片。失去了晶片和內存晶片供應後,華為手機業務迎來了最艱難的時刻。尷尬的是,聯發科、三星和高通至今沒有拿到美國政府的許可。在PC領域,英特爾9月15日後也不能給華為供應晶片。就現狀來看,華為手機業務和PC業務都因為晶片斷供陷入絕境。如何突圍,這無疑是一個熱點話題。  距離晶片全面斷供還有5天,華為開發者大會如期舉行。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華為高端手機用誰的晶片?
    臺積電斷供華為華為最強手機麒麟晶片一直由臺積電代工,包括當家主力晶片麒麟990 5G晶片,以及下一代麒麟1020晶片,但在美國莫須有的步步高壓下,華為與臺積電的蜜月可能要提前結束了,7月16日,在臺積電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
  • 斷供華為晶片,臺積電訂單被截胡,半導體行業開始亂了?
    大家好,我是老曹臺積電剛結束供貨,三星就突然宣布,誰也沒想到變化的這麼快。本月中旬老美對華為的晶片禁已經開始生效,臺積電也將無法再繼續給華為代工,此前有業內爆料華為在斷供前包專機運回所有麒麟9000晶片,兩家多年的合作徹底結束。
  • 臺積電、三星、LG和海力士全面斷供華為
    9月15日對於華為來講是個重要的日子,今天起,所有採用美國技術的產品將全面斷供華為,意味著華為只能依靠已生產的庫存晶片艱難度日。臺積電早就被要求在9月15日禁止為華為生產麒麟晶片,華為Mate 40上面搭載的麒麟9000處理器或許是華為絕版晶片,據悉這次麒麟9000晶片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預計可以支撐半年左右。
  • 華為被斷供、原來全球的高端晶片產業鏈全都掌握在臺積電的手裡
    華為被斷供、臺積電赴美,才發現原來全球的高端晶片產業鏈全都掌握在臺積電的手裡,美半導體也已經衰弱不堪,就算是ASML的光刻機也要受牽制與臺積電。關於美半導體,就算美半導體和臺積電使用同樣的ASML的EVA光刻機也達不到相同的高製程工藝,哪怕是美系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也只能將晶片打包給臺積電加工,所以特沒譜才會這麼著急的招募臺積電赴美建廠。
  • 臺積電斷供華為所帶來的痛:繞不過的晶片代工
    代工王者臺積電:半年收入6212億元以前我們談及代工,總覺得這是一個很低級的一個行業,然而以前富士康給蘋果手機代工讓我們知曉了代工也有巨頭,也有高科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實際上還有一個代工王者臺積電,在晶片代工行業是絕無可替的王者。
  • 臺積電斷供華為,然而手機晶片只是華為晶片的冰山一角
    隨著對華為一年多的暫停供貨和制裁,我們發現全球晶片的整個產業鏈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在臺積電手中,美國半導體的弱勢和ASML光刻機的無助逐漸顯露出來現在三星正在使用5nm光刻機,但是3納米和2納米光刻機真的找不到第二個客戶,除了臺積電,國內晶片代工廠想要,它不敢賣,其他國家要了沒啥用。於是臺積電將價格壓得很低,ASML很無奈,現在給他吃飯的是臺積電,不是英特爾,不是三星。
  • 華為手機與臺積電合作,為美國斷供晶片,提供了優質條件
    可能華為已經超越三星公司位居世界第一。在產業全球化的影響之下,美國急於削減本土產業鏈,不斷向外轉移生產訂單,降低產品成本,贏得更大的商業利潤。在打壓日本半導體產業之時,美國企業積極扶持了韓國三星和臺灣臺積電兩家企業,形成相互為備份的競爭對手。
  • 臺積電斷供,沒晶片的華為能否實現逆風翻盤?
    8月7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過去十幾年的時間裡,華為在晶片領域的探索雖然達到了領先,但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沒有參與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我們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搞晶片的製造。
  • 川普再出狠招,三星和SK海力士斷供晶片,華為還能扛多久?
    相比於華為全球領先的5G技術和設備及其掌握全球最多5G技術專利的優勢,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受到川普政府的制約更為明顯。環球網9月10日援引《韓民族日報》的報導稱,受美國政府升級對中國華為公司限制措施的影響,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實際上已停止向華為供應存儲晶片。韓聯社的報導稱,三星顯示器和LG Display也將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高端智慧型手機面板。
  • 華為擔心臺積電全面「斷供」,手機麒麟晶片將首度下單中芯國際「買...
    華為擔心臺積電全面「斷供」,手機麒麟晶片將首度下單中芯國際「買保險」
  • 今天,華為手機被全面斷供了...
    今天,是華為晶片被斷供的第一天。這一刻,終於還是來了。按照外界的說法,華為這次包機從臺積電運回 1.2 億顆麒麟晶片,將用在未來的華為手機上。這的確是一個大家都不想要看到的結局,可領先的晶片正是高端手機的核心配備,這一方面華為已經失去優勢。
  • 美國斷供華為!三星正式宣布!臺積電笑不出來了
    如今,美國斷供華為的禁令已正式生效!華為也派專機將所有晶片從臺積電拉回,即便臺積電已向發出申請,希望能得到M國的臨時許可,但這種可能幾乎為零!,與2018年相比提升了80%,斷供華為晶片,必然會對臺積電的營收造成重創!
  • 從美國全面斷供華為,看中國晶片科技如何解決「卡脖子」
    文/唐弘毅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早在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所有為華為供應晶片的臺積電、三星等,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凡是利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對華為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 晶片斷供後,華為手機未來將何去何從
    臺積電正式宣布將在9月14日對華為斷供晶片,華為的麒麟晶片面臨命運之戰。美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通過晶片製造來打壓華為在高端晶片方面的設計水平,避免華為設計水平超過美國。其實這不是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的突發性壓制,去年美國的第一波制裁沒有影響到華為麒麟晶片的代工廠臺積電,今年5月的第二波制裁終於迫使臺積電對華為「斷供」, 這也意味著,華為自研的高端麒麟晶片將無法被製造,麒麟9000成為了絕唱,而華為最新發布的Mate40系列手機,也將因此成為最後一款搭載麒麟晶片的高端手機
  • 臺積電、三星、海力士紛紛無奈官宣:將斷供華為
    【9月1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曾預測:「在9月15日之後,華為最壞的可能就是遭遇無芯可用的尷尬境地,不得不全面退出手機市場。」 或許在當時很多網友都會感覺到疑惑,華為僅僅遭遇到臺積電、聯發科等晶片巨頭斷供,華為手機業務就要「涼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