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號晚,我在小米十周年演講最後給大家奉上了幾款十周年代表作,其中就包括小米透明電視。
小米透明電視是全球首款量產透明OLED電視。將之前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產品實現量產,是小米對未來電視終極形態的探索。
光線直接穿透屏幕,仿佛一眼透見了未來。
影像宛若懸浮空中,恍惚間像置身於科幻世界。
小米透明電視,神奇觀感,正在上演。
2013年第一款小米電視正式發布,掀起了全行業用網際網路思維做電視的浪潮,7年間小米電視從一個行業新兵,成長為中國電視史上首個年出貨量突破1000萬臺的電視品牌,創造了中國電視工業的新紀錄,並且從整個2019年到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電視已連續六個季度出貨量中國第一,這份成績滿含著米粉沉甸甸的信任。
第一是榮譽也是鞭策
站在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
著眼於當下,持續推出性能卓越的高端產品是廣大米粉的心之所向,亦是小米電視全力向TOP高端品牌邁進的必由之路,小米電視大師65」OLED堪稱這場轉型之路上的「先鋒官」。
而著眼於未來,小米想要再「激進」一些,探索電視領域的無人區,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生態變革。
小米透明電視即是這樣一款向未來致敬的「探索之作」,它包裹著小米想要做「感動人心」產品的初心,也承載著向未知領地砥礪前行的勇氣,小米想要做這場蝴蝶效應中最先抖動的那對翅膀。
未來十年
你的電視該是藝術品
1939年世界上第一臺黑白電視誕生,經典「黑盒子」外觀沿用數十年,時至今日,電視雖逐漸走向輕薄化,但「黑色家電」本質從未改變。
原始的喜愛應該來源於怦然心動,電視不該因為時間流逝而失去它的獨特,這種源自本能對神奇的讚嘆該被延續。
那麼,未來電視該是什麼形態?或許,它本該沒有形態,「顯示無處不在」或許就是電視的終極歸宿。試想一下,當你走近客廳,輕打一個響指,電視隨即出現,呈現你之所想,當你不需要它時,它隱於無形,似乎從未出現,這種極致的未來體驗,是小米想去探索並渴望實現的。
小米透明電視,就是小米在探索未來電視終極形態路上的開山之作,它的屏幕就像一塊透明玻璃,點亮前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它去除了傳統背板,屏幕近乎「消失」,仿佛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未來屏幕走進了現實。得益於OLED 自發光技術,它只點亮有效像素,畫面宛若懸浮空中,虛實交匯,帶來了全新的觀感體驗。
小米透明電視,關閉時它是一件不可方物的藝術品,開啟時它又是神奇獨特的表達者。作為大師系列的第二款產品,這款產品必將推動一場傳統電視行業的思維啟迪,期待它能夠重新激發行業熱情,讓電視重塑新生。
對未來的渴求
賦予「蝴蝶」破繭之力
要用現有的技術做出一個未來形態的產品,通常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因為它意味著不以計數的投入和一個無法預知的結果,有人稱之為「傻子項目」,逃脫不開「無成本控制」、「無盈利預期」 、「無技術經驗「的「三無定律」,這樣的項目對於大部分品牌來說,可能根本無法立項。
一直流淌在骨子裡的工程師文化基因,讓所有小米人都會為一個貼著「三無定律」標籤的「傻子項目」付諸全部,比如小米MIX、小米6亮銀探索版、小米MIX Alpha…再到如今的小米透明電視。
這種對未來的極致渴求,賦予了「蝴蝶」破繭之力,「為1%的可能貢獻100%專注」的獨特價值觀,伴隨小米十年徵途,從未改變。
想要量產透明電視
本就是很瘋狂的
小米透明電視的難點在於量產,這款極富有未來氣息的產品想要實現量產其難度遠比想像中要大得多。因為這樣一款電視獲批上市需要通過一系列的量產認證測試,這無異於在製造出概念機的難度係數上再加權指數,將概念量產本身就是瘋狂的,而小米透明電視想要做這個第一。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小米透明電視的初始形態就是一塊「透明玻璃」,除此之外,一切空白,屏幕模組和主機均需要自主進行設計、開發、測試,要為一塊「透明玻璃」賦予生命力,其難度不亞於「創造」一個新品類。
對於電視技術的多年積累讓小米最終成為了「全球首款量產透明OLED電視品牌」,同時也是「國內首家透明OLED電視OBM廠商」,OBM全稱為 OLED Basic Module,是指由電視廠家獨立完成 OLED 模組的研發設計、系統測試以及製造生產的全過程,是判斷一家企業能否獨立發展OLED的「入場券」,在透明OLED領域,小米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量產的電視品牌。
回顧過往,小米每次作出重大技術探路,都會成為行業的「信號彈」,因為創造千萬種可能的前提是有人敢於走出第一步,小米敢為人先,想做每次蝴蝶效應中最先抖動的那對翅膀。
所以,未來電視,可能就是一塊透明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