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不了解日本古代史,也不了解我國的三國歷史,但如果你是個三國殺移動版玩家,我想你絕對不會沒有聽說過「卑彌呼」這個人。
卑彌呼,手殺在去年新推出了史詩武將,她最大的賣點應該就是日本人的身份,當然作為內奸也有著不俗的強度,因此也在玩家中積攢了不少的人氣。
實際上,這位歷史上的女王,在諸如《古墓麗影》、《FGO》系列作品、以及三國殺中都有著或影視、或動漫、或遊戲的演繹。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卑彌呼的形象發生過什麼轉變。
首先聊一下卑彌呼的身份問題吧。在漫長的繩文時代結束後,以水稻種植的出現為標誌,日本進入了彌生時代。卑彌呼便是彌生時代末期的一位最高統治者。由於政治制度的不明確,因此很難判斷卑彌呼屬於部落酋長抑或封建君主,此處姑且稱為女王。
日本古代史的記載盡可上溯到7-8世紀的《日本書記》與《古事記》,此前皆闕史。因此對卑彌呼的記載大部分來自我國的《三國志》。
據《三國志·魏書·倭人傳》記載,曹叡統治時期卑彌呼曾派人來訪,於是曹叡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這也是為何三國殺移動版中會收錄這位日本英雄。
而關於卑彌呼的國家,即《三國志》中記載的邪馬臺國,很有可能就是如今日本國的前身。邪馬臺音為:Yematai,音近日文中的Yamato=やまと,即大和。
在卑彌呼死後,彌生時代結束,日本也進入了古墳時代,我們俗稱為大和時代。
這位並沒有什麼故事可以陳述的女王,為何稱為了遊戲、動漫、影視作品中炙手可熱的IP之一了呢?卑彌呼在電影《古墓麗影源起之戰》中客串,而這部電影本身則是改編自同名遊戲。
卑彌呼在劇中純粹是一個死人,但卻意外地引起了屍變,於是主角一行人便開始了一場生死較量。這看似和我國盜墓類型小說無甚兩樣的劇情,其背後折射的其實是歐洲中心主義。
賽義德所提出的東方主義學說,直指殖民視角下的歐洲中心主義。長此以來,東方(相對歐洲而言)一直都是神秘的代名詞,而《古墓麗影》中的卑彌呼,其實就是西方人無視漢族與和族民族性差異,對東方打標籤的粗暴誤解。
相比之下,三國殺移動版中的卑彌呼,設計的則要合情合理的許多。小編非常推薦大家玩這款遊戲,也是有原因與道理的。
一方面,手殺中的卑彌呼設計的最起碼尊重歷史,而非影視、動漫中罔顧事實的改寫。卑彌呼所代表的大和部落仍為神權制,因此卑彌呼其實是大祭司,這也是史學界的觀點之一,三國殺的策劃也是根據這段歷史,對症下藥,設計技能。
另一方面,三國殺移動版對武將原畫、皮膚的設計也是精挑細選,能夠從她身上清楚地感受到來自東洋的異域風情。
其實三國殺中的少數民族都很有意思,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何想法呢?#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