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考上大學對大學的憧憬,到激情逐步消磨殆盡,再到如今的戀戀不捨。回想這四年,有些人在這裡拼搏奮鬥,有些人在這裡荒廢人生隨著畢業季的即將到來,2019屆的畢業生也即將離開大學校園,踏入職場之路。離開大學校園也意味著和多年的室友告別,從此踏上天南海北,大學宿舍的美好時光也不再復返了。臨近畢業了,想必所有的大學畢業生對「三方協議」都不會陌生吧?可是關於它,畢業生又真正了解多少?而在你畢業前夕,卻有可能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三方問題:
分不清:三方&offer傻傻分不清,以為籤了三方就等入職了,結果卻被公司毀約,導致畢業了卻要重新找工作。想毀約:籤了三方保底,之後遇到了更好的offer,想毀約,但企業的高額違約金又支付不起;或者有同學籤了三方又想考公務員該怎麼辦?手續雜:解約事宜協商成功後,誤把與三方掛鈎的報到證檔案等信息留在了原籤署單位,手續麻煩,耽擱好久未能去新公司報導......
除此之外,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這些瑣碎的畢業事宜你也要好好處理:
檔案歸屬:在校期間檔案是存在學校的,畢業時,需要在遷到新單位或寄回戶口所在地之中做出選擇。戶口遷移:部分學生入學北上廣等大城市高校的時候,會有把戶口遷移到學校集體戶口的選擇,畢業時,將要面臨戶口遷出事宜的辦理。 報到證、派遣證的使用:兩個證的定義到運用方法,很多學生都是一臉懵逼的... ...
據了解,絕大多數畢業生,包括小編在畢業的時候,在籤訂這份協議時,都是渾渾噩噩,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知道這樣一份協議代表著什麼,自身有哪些權利義務及面臨著什麼樣的風險。今天,小編就帶著您、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這份協議做個全面了解。
一、何謂「三方協議」?三方協議的性質是什麼?
三方協議,這是應屆畢業生與單位、學校籤署的正式協議,對單位、學校、個人都有很強的約束力,也是正式的籤約形式。我們通常所說的三方協議,只是一種簡化的叫法, 三方協議實際上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是應屆畢業生在第一次就業的時候籤署的協議,由學生本人、學校和用人單位三方籤訂。三方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畢業生後自行終止,然後單位會與畢業生籤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二、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三方協議僅僅是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建立正式勞動人事關係前對將來就業意向的初步約定,並非正式的勞動合同。三方協議籤訂後,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建立的只是普通的民事法律關係,而要建立勞動關係,須雙方正式籤訂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實際用工之時。三方協議書只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三方之間籤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係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係沒有約束力。因此,籤訂了三方協議並沒有進入就業的「保險箱」,還需要接受用人單位實習期、試用期的進一步考察。
三、什麼是報到證?報到證有什麼用?
「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的證明。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就業時,須持「就業報到證」。用人單位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手續。正常畢業的大學生(不包括考研、出國等),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都需要持報到證。報到證一式兩聯,藍色聯發給畢業生本人,白色聯裝進畢業生檔案內。
報到證有什麼用:(1)是畢業生就業的證明,有效期一般為畢業後兩年時間內;(2)是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的證明,用人單位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手續;(3)當地公安部門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4)學校相關部門依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係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5)就業報到證正頁由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時交給用人單位,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上面的日期是工齡的開始年限,與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交納年數都有關;(6)考公務員必備。
四、什麼是檔案?工作未落實怎麼存放檔案?
每個學生在讀書的時候都知道,在上學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一份學籍檔案。檔案上都是要封條的,當學生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報到時是跟隨著學校走的,人走到哪裡檔案就要到哪裡。
現在,企事業單位招聘員工,國家公務員的選拔等都要審查檔案,並以其記載的相關資訊作為甄選人才的重要證據。另外,如辦理社會保險、職稱評定、出具各種相關證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檔案。現在規定畢業生畢業後暫時找不到就業單位的,其檔案可免費由學校保存兩年,有些同學就誤以為既然學校免費保存,就不同再到人才交流機構託管了。其實,學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學籍檔案」,而真正發揮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檔案,如你的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由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 後才能進行。
對於畢業後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可將檔案暫存學校。兩年擇業期過後,學校會將檔案返回原籍。畢業生也可在學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場進行檔案掛靠,期限兩年,找到工作後要及時辦理就業手續。無論是否參加工作,畢業生都可將檔案放回原籍人事局或人才市場。若找到工作,單位可發函將檔案調出。同時提醒大家,檔案存放在學校超過擇業期仍未落實工作,在檔案打回原籍的過程中容易形成「死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