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效果不好怎麼辦?這樣做戴出最佳效果

2020-11-01 海之聲隨州驗配中心

有些人配了助聽器後,因為不習慣而覺得「吵」,錯誤地認為效果差;有些人在網上買了不匹配的助聽器,體會到了「錯」的效果;有些人因為保養不到位,影響了聆聽效果……結果索性連助聽器都不戴了。

其實只要花一點耐性,就能讓「嬌氣」的助聽器乖乖地給你帶來好聲音,讓你心不煩氣不躁,自信滿滿,走路都帶風!


一、與助聽器培養好感情:耐心度過適應期

不要想著配好助聽器就能立馬戴一整天,其實是有個適應期的。適應期內要遵循「輸出聲音從小到大、佩戴時間從短到長、佩戴環境從靜到吵」的原則。

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每天先戴1—2小時,只在安靜的室內活動;第二階段每天戴2—4小時,可以到小區樓下或附近的公園散散步;第三階段每天戴4—6小時,可以出入菜市場、商場等公共場所;第四階段每天戴6小時以上,可以出入各種複雜的場所。具體可以點擊標題觀看視頻《剛配好助聽器要注意什麼》。

通常聽損越輕、聽損時間越短、年齡越輕,適應期就越短。所以每個階段有些人是一周左右,有些則要兩到三周,總的適應期就在1到3個月不等。

有些用戶覺得助聽器吵,大部分是因為剛開始戴的時候就心急地長時間佩戴,習慣了「安靜」(因為之前聽不到)一下子聽到各種聲音,當然會不適應。

二、家人也需要一起努力:配合助聽器用戶

家屬不應該錯誤地測試效果,比如遠距離(超過兩米)說話,說話特別小聲,打電話/視頻通話(這些信號本身已經失真,經過助聽器放大會二次失真),帶他去馬路邊講話等,上述情況,聽力正常的人稍不留神都會聽不清或者覺得嘈雜,更何況是剛戴助聽器的用戶。這些錯誤的方法反而會挫傷佩戴者的自信心,讓他們誤以為效果不好。

很多老人家是經歷了長期的聽力損失之後才配助聽器,導致言語解析度已經下降了,所以戴了助聽器即使聽得清,也會有些話聽不懂。作為家屬,跟他們講話時要慢一點,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口型,語句要簡單一點,便於他們理解。

無論是老人家還是小孩,如果言語解析度低,講話不清晰,都要配合進行語言訓練。比如家屬可以多跟老人家交談,給他讀新聞,再讓他複述內容,直到說對為止。可以讓孩子聽取並複述a、i、u、m、s、sh六個英語字母或拼音的發音,說準確為止。

三、把助聽器當孩子呵護:使用護理要小心

助聽器是一種非常精密的電子產品,生性「嬌氣」,跟它相處的時候要做到防潮、防震、防汙、防高溫、防電池漏液、防損。

洗澡、洗頭、洗臉、遊泳等情況不要戴助聽器,以免弄溼;晚上睡覺的時候,把助聽器放進乾燥盒;外出又不戴的話要放在原裝盒,原裝盒有防震功能;每周至少清潔一次,油耳用戶每天都要清潔;不要讓助聽器在陽光下暴曬,避開電吹風、烤箱、微波爐等熱源;不戴助聽器時打開電池倉或直接取出電池;不要用尖物去捅進聲孔和出聲孔。助聽器性能完好才能保證聆聽效果。

四、幫助聽器定期體檢:帶回店裡做保養

儘管日常你已經把助聽器呵護得很好,但還是有必要至少每3個月帶它回驗配中心做一次詳細的「體檢」,驗配師會憑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排除一切有可能影響聆聽效果的障礙,如進行徹底的抽溼、清潔,更換老化的耳塞、耳模、導聲管等配件,根據你最新的聽力情況重新調試參數等等。

尤其是沿海地區,空氣溼度和鹽分都比較高,至少每兩個月回店保養一次。如果是兒童,應該每月回店進行一次效果評估。

我們有不少客戶因為沒時間或「偷懶」,沒有定期回店保養助聽器,這可是會降低助聽器聆聽效果的。

五、對助聽器抱合理期望:機器畢竟非真耳

很多用戶抱怨戴助聽器後聽到的聲音原來的聲音不一樣,看電視、聽收音、打電話也經常聽不清。其實助聽器只是一個輔聽工具,並非真正的耳朵,上面講了經過助聽器放大的聲音會失真。如果想看電視、打電話聽得更清楚,可以選擇帶有藍牙連接電視、手機功能的助聽器。

這也說明了用戶的要求越多,助聽器的功能也應該越多,總不能要求一兩千元的助聽器能達到一兩萬元助聽器的效果。這是顯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個人的聽損程度、聽損坡度、聽損原因不同,佩戴的效果也不同。感音神經性聽損,聽損程度比較嚴重,聽力圖是陡降型、深盤型或不規則型甚至是低頻驟降和島嶼型,佩戴效果肯定比不上傳導性聽損、聽損程度較輕、聽力曲線平坦下降的人士。所以我們都建議出現聽損情況就儘早配助聽器,越早配效果越好,還能延緩聽力下降的速度。


六、機器和機構都要選對:驗配師非常關鍵

助聽器本身的性能當然是決定聆聽效果的關鍵。助聽器有經濟型、標準型、高端型和頂級型之分,等級越高,晶片技術、反應速度、音質清晰度、降噪功能等關鍵方面越好,能識別的場景就越多。如果經常處於各種嘈雜環境或者平時喜歡看電影、去音樂會,自然就要選擇性能好的助聽器。

而再好的助聽器,如果沒有驗配師的專業調試也是發揮不了它的價值的,正如千裡馬也需要伯樂。專業的聽力機構,其驗配師都符合國家職業標準,擁有國家認可的資格證書。驗配師專業程度越高,與用戶溝通越有效,助聽器調試的數據越準確,佩戴效果就越好。

助聽器的好效果是驗配機構、用戶以及用戶家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說即使聽損情況一樣、用的機型一樣,但是在不同機構驗配、不同人佩戴都會有不同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戴助聽器沒效果?該怎麼辦?
    看到網上很多人問戴了助聽器沒效果怎麼辦,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助聽器要堅持戴才有效的,半途而廢就等於一直處於沒適應的狀態。二、如果是聽不懂別人講話,可能是你的言語解析度降低了如果是經歷了長期的聽力損失之後才配助聽器,言語解析度可能已經下降了,所以戴了助聽器即使聽得清,也會有些話聽不懂。
  • 數字助聽器怎樣才能調試出最佳效果?
    數字式助聽器不同於模擬式助聽器,它採用非線性放大線路,把語音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根據患者的聽力需求,通過各種數字式信號處理方法,對數字語音信號進行處理。由此可見,數字助聽器可以根據外界環境輸入麥克風的聲強,結合用戶的聽力損失情況自動匹配不同頻率聲音的放大強弱。
  • 數字助聽器怎樣才能調試出最佳效果
    數字式助聽器不同於模擬式助聽器,它採用非線性放大線路,把語音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根據患者的聽力需求,通過各種數字式信號處理方法,對數字語音信號進行處理。由此可見,數字助聽器可以根據外界環境輸入麥克風的聲強,結合用戶的聽力損失情況自動匹配不同頻率聲音的放大強弱。
  • 他撒謊了,故戴助聽器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文/廣州愛聲聽力 李先生今年36歲,從小時候起,聽力不明原因的下降了;小時候醫療水平不好,醫生說​:沒法治療​;長大以後,醫療水平好了,自已到大醫院看耳朵的毛病,卻也被告知:沒法治癒,建議配助聽器。 他答​:我喜歡宅家裡​;(實際上,他的確常常與客戶聚餐,與朋友小聚) ······ 經過一番的「較量」,李先生終於配到一對助聽器,價格不太高;戴上後可以容易聽得清楚驗配師說話​;他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 戴了助聽器覺得很吵怎麼辦?其實很簡單
    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呢?海之聲聽力專家分享三個改善的方法:一、給大腦點時間有些人可能是聽力不好多年後才開始使用助聽器的,對於很多聲音都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初戴助聽器時,之前沒有聽到過的聲音被助聽器放大後,感知度上會覺得聲音變得比較響、十分突兀,甚至會產生排斥情緒。這種情況適應的時間相對會久一些。
  • 佩戴助聽器之後效果沒有別人好該怎麼辦?
    當開始使用助聽器時,那些我們很長時間沒聽到的聲音,或者說是之前聽起來很小的聲音,都會被助聽器放大傳入耳中。突然聽到這麼多久違的聲音,人會覺得聽到的聲音大了、多了、雜了,感覺不習慣。也容易誤認為這是助聽器中的雜音,以為是助聽器有問題,有噪音。 選配的助聽器不同,他們的佩戴效果可能會有不同。比如一個選配大功率助聽器,一個選配帶有移頻功能的助聽器。
  • 案例 | 初戴助聽器覺得吵? 多半可以這樣做
    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有位用戶剛戴上助聽器一天後,覺得吵的頭疼,疑惑是不是助聽器有問題?小聰了解情況後,發現這位用戶剛戴上助聽器的第一天就去了嘈雜的工廠裡呆了5個小時,沒有能夠給助聽器一個適應聲音環境的過程,所以才造成了不適反應。於是,小聰給他列了一個星期的佩戴時間表格,並讓他把助聽器帶回家在安靜熟悉的環境中佩戴並適應。
  • 戴助聽器覺得很吵怎麼辦?解決方法很簡單
    「為什麼我剛配的助聽器,才戴了一天就覺得很吵,頭都疼了怎麼辦?是不是你們助聽器有問題?」卞叔叔氣呼呼地走進了驗配中心。我先安撫了一下他激動的情緒,然後詢問了吵的原因及佩戴的時間。原來,卞叔叔第一天就把助聽器帶到工廠裡戴了5個小時,沒有按照我給的「助聽器前期佩戴指導」裡面的步驟來佩戴。我又詳細地把佩戴指導講解了一遍,並給他列了一個星期的佩戴時間表格。
  • 想提升助聽器聆聽效果,就要避開這些雷區
    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認識助聽器,也越來越多人懂得了助聽器是「配」而不是「買」的,但還是有不少朋友容易陷入了認識誤區,以致配了助聽器之後沒有戴出應有的良好效果。您習慣了助聽器的聲音補償後,突然取下助聽器,一些在佩戴期間能聽到的聲音都聽不到了,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從而引起戴助聽器會「越戴越聾」的錯覺。
  • 戴助聽器聽電話效果不理想?可以這樣解決
    很多助聽器用戶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聽電話的效果沒有面對面聊天的效果好?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再給大家講講相應的解決辦法。、接聽電話的環境過於嘈雜或者過於空曠(造成聲反射影響收聲)都會影響效果。
  • 初戴助聽器覺得吵,我們可以這樣做
    雖然買助聽器時,大家不會這麼做,但也有很多相似的想法,比如「好牌子的助聽器價格肯定也貴「、」越貴越好」,其實並非如此。今天,我儘可能用比較通俗易懂,而非晦澀難懂的術語來說明「最好的助聽器是什麼牌子?大概需要多少錢,是不是越貴越好?」這些常見問題,希望能夠給到需要的人一些幫助。一、目前最好的助聽器有哪些牌子?
  • 初戴助聽器覺得吵?多半可以這樣做
    其實,2017年,西門子助聽器業務就已經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了,其業務也轉售給其它公司,並改名運營,所以大家選擇的時候,需要儘量了解清楚相關助聽器品牌型號、晶片、售前與售後服務等,再做選擇。二、最好的助聽器需要多少錢?是不是越貴越好?
  • 助聽器試聽效果很好,為什麼回家以後效果變「差」了?
    部分助聽器用戶會有這樣的困惑:在驗配門店時感覺助聽器的佩戴效果很好,但回家之後卻總覺得聽不清或者感覺聲音吵雜不舒服,總之效果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麼呢?聰茂君向各位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方案。1.聆聽環境的變化助聽效果與聆聽環境有很大關係。
  • 重慶巴南惠耳助聽器:戴助聽器聽電話效果不理想?可以這樣解決
    很多助聽器用戶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聽電話的效果沒有面對面聊天的效果好?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再給大家講講相應的解決辦法。一、跟言語解析度有關有些聽損程度較重的人士在配助聽器之前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無聲世界」,以致言語解析度比較低。
  • 戴助聽器看電視聽不清?試試這樣解決
    有的用戶覺得戴助聽器與人交流時聽得很清楚,但看電視時就聽不清,這是為什麼?環境噪音、電視機的方位和距離等因素,會對聆聽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解決辦法:如果雙耳都有聽損,建議雙耳佩戴助聽器,這樣可以提供一個飽滿清晰的音質,提高聆聽聲音的清晰度。
  • 為什麼很多人佩戴助聽器會覺得效果不好?
    很多的聽力受損患者,但是助聽器驗配滿意度低,只有不到20%。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戴助聽器,除了心理上抗拒怕人說自己戴助聽器外,就是戴著不舒服。大部分人認為,就買一個助聽器回去自己調就行,其實助聽器不是「買」,而是「驗配」。必須要對聽力損失有嚴格的檢測,經過專業的驗配才可以。
  • 戴助聽器用處大嗎?
    在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人會問我們佩戴助聽器有用嗎?效果好不好?戴助聽器的確有效,但助聽器的作用也有限。助聽器,顧名思義它是幫助用戶聽聲的儀器,也僅僅是幫助用戶去多聽聲音。這種現象有些像戴義齒(假牙),沒有義齒恐怕硬一點的食物就對付不了;有了義齒也同樣不能去啃硬骨頭。助聽器是幫助那些聽力不好的聽障人士使用的。肯定是有用的。就像眼睛不好配眼鏡一樣。但是助聽器要正確的驗配使用,要根據自己的聽力損失的原因程度來驗配,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到你。
  • 一千多元的助聽器效果有嗎?
    大多數人在需要助聽器的時候,會先到網上搜索了解一下,搜索最多的就是「助聽器的價格」、「助聽器的效果」。還有一部分人,在得知助聽器價格的後,第一反應就是「你們大聲點說話,我還是能聽到的,沒那麼聾,等聽不到了再說吧」……在不了解助聽器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錯誤的認為「助聽器價格貴」、「戴上助聽器聽力就能恢復正常,就能正常交流」,而很多老人往往不管試聽效果的好壞,始終讓價格成為核心首選和關鍵。助聽器的價格從1000多到幾萬不等,區別在於功能,通道,程序切換等等。
  • 如何觀察兒童配戴助聽器的效果?
    兒童配戴助聽器後,由於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感受,而且對語言的感覺較陌生,不會識別各種信號,所以家長很關心的問題是助聽器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的效果。首先要使孩子有一個適應期。很多孩子不願戴,扔到地上去,必須給10~20天時間讓孩子適應並願意戴。
  • 為什麼不同用戶的助聽器效果相差很大?
    為什麼不同用戶的助聽器效果相差很大?有這類問題的多為聽力損失介於40~55分貝的助聽器使用者,以及多數老年性耳聾患者或陡降型聽力損失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