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群組需把商業水軍驅逐出「隱秘的角落」

2021-01-03 紅網

近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顯示,犯罪嫌疑人章某通過組建網絡社團「大豬組」,以大量惡意評論、差評、灌水、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等手段,要挾網店商家,索要「保護費」「賠償款」,一年來共組建社交群組200餘個,發展惡意索賠「學徒」400餘名,僅「拜師費」就非法獲利近30餘萬元,在網絡電商平臺形成惡劣影響。

這個典型案例其實說的就是商業水軍利用社交群組行敲詐勒索之事。在商業水軍人人喊打但又屢禁不絕的情勢下,該案以公安部典型案例的形式公布,對打擊這一群體顯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水軍」這個物種,自在網際網路上誕生開始,就不是一個正道的行當。他們以汙染數據、惡意評價、惡意投訴、當「黃牛黨」「羊毛黨」等行為,出沒於各大網際網路商業場景,在利用規則漏洞與自身的隱蔽性攫取大量利益的同時,很多時候他們也輕鬆了逃脫了應有的處罰。商業水軍,可謂早已是網際網路新經濟的一顆毒瘤。

而打擊商業水軍的「老革命」還沒有勝利,眼下又出現了「新問題」。正如典型案例做所揭示的,社交群組成了商業水軍興風作浪新的根據地。他們在群組裡派任務,搞動員,甚至開設專門的培訓班。集團化作戰,商業水軍的攻擊力指數化上升,砧板上的商家更加沒有還手之力。

此前,警方還破獲了一個特大養號平臺,這個平臺綁定的社交帳號多達2億多個,但是都沒有經過實名認證。它們被提供給不法分子用以網絡刷單、傳銷詐騙等。

本質上,不管是養號平臺,還是社交群組,都成了不法分子違法犯罪的助攻工具,當越來越多的商業水軍隱匿於此類場所,商業水軍的平臺化問題就該引起足夠重視了。

無獨有偶,導演張小策近日發布的一條名為《瘋狂的水軍——我為你治病,你卻用鍵盤毀我!》的微電影,同樣反映了商業水軍之害。

短片中,主人公小馬在不經意間發現可以通過網絡差評勒索商家,反覆實踐之後嘗到了不少甜頭。利慾薰心的小馬變本加厲,為了擴大獲利規模,利用社交平臺成立了一個個商業水軍群組,從商家那裡敲詐了大筆錢財。而當他「功成名就」、回頭去找真愛女生時,意外從天而降:就在小馬眼前,女友被一位跳樓輕生者砸死。而這位跳樓者,正是因小馬的惡意評價導致經營破產的網店店主。

這個短片情節一波三折,甚至不乏幽默成分,但卻深刻揭示了商業水軍的罪惡屬性:其謀害的不只是商業環境,還有普通商家賴以為生的生存手段,甚至是人命本身。公安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也提到,有店主因為商業水軍的反覆敲詐而被迫關閉商鋪。商業水軍之害,遠超人們的想像。

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每年僅市場監管系統收到的惡意投訴舉報就多達100多萬件。根據對各類平臺的調研,商家私下妥協的在500萬件以上。這都印證著商業水軍的危害之深、之廣、之重。他們利用群組形成「攻擊群」、擴大「殺傷力」的做法,也必須得剎車了。

打擊商業水軍,有賴於公安機關的嚴厲偵查整肅,但其寄生的網際網路平臺或群組,也有將他們驅逐出「隱秘角落」的責任。打擊商業水軍,需要的是共建共治。

商業水軍雖然狡猾,但畢竟是寄身於第三方的平臺之中,留下大量痕跡與蹤影。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識別等技術的應用,不少平臺已經有能力甄別、過濾、倒查違法犯罪信息的能力,相信,只要平臺盡職盡責對這類違法商業群組進行監測與跟蹤,定點定時清除這些群組,並非難事。

網際網路為各種新業態提供了基礎設施,但新業態之中一定不包括商業水軍群組。商業水軍是網際網路世界的一股暗黑力量,他們沒有正向的價值觀,缺乏對社會良善風俗的認同,更無對商業價值的基本敬畏,不能再任由其在網際網路平臺肆虐橫行。不論是執法機構、平臺,還是商家與消費者,都應該從公共利益出發,形成治理合力,將商業水軍群組踢出網際網路的「戲臺」。

相關焦點

  • 社交群組不能成商業水軍聚集地
    報告深入剖析「商業水軍群組」團體,指出社交群組是商業水軍的隱蔽聚集地,給營商環境、社會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他們以社交群組作為工具,隱蔽在網際網路背後,肆意製造水軍洪流,可謂明目張胆,儼然泛濫成災。   「商業水軍群組」大量存在,無疑會危害創業創新、破壞營商環境,既給消費者造成誤導,也會干擾正常的商業秩序,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讓守法經營者倒黴,讓投機取巧者得利。
  • 社交群組成為商業水軍隱蔽的聚集地
    建議各網際網路平臺自覺承擔責任,針對不同群體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理策略;尤其是具有強大組織能力的社交平臺,更應加大對商業水軍策源地社交群組的監管力度。發展「下線」抽提成,黑灰產從業「傳銷化」《報告》介紹,調查發現,各類社交平臺隱藏著大量的黑灰產從業者,他們從各類社交群組中發起對數字經濟各類商業場景的幹擾,謀取不當利益。社交群組已經成為商業水軍的隱蔽聚集地,給營商環境、社會公共資源、社會風氣帶來惡劣影響。
  • 來論|社交群組不容「商業水軍」這門生意
    《報告》深入剖析「商業水軍群組」團體,指出社交群組是商業水軍的隱蔽聚集地,給營商環境、社會公共資源、社會風氣帶來惡劣影響,呼籲社交等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應自覺承擔社會責任,針對不同群體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理策略,共同擠壓「商業水軍群組」生存空間。在社交媒體時代,基於「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建立的各類網絡社交群組,讓我們的社交關係呈現出網絡化、多維化、多元化。
  • 「商業水軍群組」觀察治理報告:社交群組成商業水軍聚集地
    《報告》深入剖析「商業水軍群組」團體,指出社交群組是商業水軍的隱蔽聚集地,給營商環境、社會公共資源、社會風氣帶來惡劣影響,呼籲社交等各大網際網路平臺應自覺承擔社會責任,針對不同群體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理策略,共同擠壓商業水軍群組生存空間。
  • 「商業水軍群組」治理報告發布
    會上,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基於2020年的調查報導和課題研究成果,發布了《危害創業創新、破壞營商環境的「商業水軍群組」觀察治理報告》,深度剖析依託社交群組形成的網絡傳銷詐騙、黃牛黨、薅羊毛黨等亂象及其危害,為網際網路新經濟新業態領域的合法合規發展提供參考。報告發布現場。
  • 多收了三五鬥|商業水軍群組的財富秘笈
    沒有人給他們命名過,我們就暫且稱之為「商業水軍群組」吧。可是,網際網路時代瞬息萬變,許多規則都已推倒重來。他們是怎麼聚合,怎麼發酵的?我做了一些功課,看到一點他們的源頭線索。比如:2018年,紹興越城警方偵破了一個數據竊取案。
  • 2019年自製短劇的投入天花板 《隱秘的角落》製片人揭秘出圈背後...
    2019年自製短劇的投入天花板 《隱秘的角落》製片人揭秘出圈背後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隱秘的角落》配樂表裡,藏著《樂隊的夏天1.5》
    片尾曲《猶豫》的作詞、作曲兼演唱者木瑪,是原木馬樂隊的主唱兼吉他手;而《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是2001年成立的Joyside樂隊鼓手。在《隱秘的角落》片尾出現的配樂名單中,出現了堪比「樂夏」的豪華陣容。獨立音樂+影視劇,在《隱秘的角落》中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 風電場仿真,如何探明那些「隱秘的角落」?
    近期,國產神劇《隱秘的角落》刷爆了網絡,也讓「一起爬山嗎?」「您看,我還有機會嗎?」成為今夏全網流行語。尋常的商業CFD仿真軟體無法評估出這樣的差異性。單純的CFD軟體存在對大自然的諸多假設和簡化,許多像空氣溼度、地轉偏向力等地理氣象要素的影響不能準確計算。測風塔距離目標機位點越遠、地理及氣象要素與實際差別越大,最終導致的誤差也就越大。
  • 《隱秘的角落》爆紅:「迷霧劇場」背後的付費商業模式和邏輯
    愛奇藝「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網劇《隱秘的角落》已成為現象級劇集,「鎖定年度最佳劇集」的盛譽不絕於耳。細心的觀眾可能發現了,其播放平臺愛奇藝專門闢出一個叫做「迷霧劇場」的單元,展示了其已經推出和即將推出的6部懸疑劇集。
  • 國劇2020:討論「三十而已」,發現「隱秘角落」
    無論主客觀原因,打在今年國劇市場上的追光無疑是近年之最,但也因這種空前的關注度,國劇的2020年顯現出複雜性。《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安家》等劇表現出很高的國民度,加之一系列新現象的湧現,國劇大盤保持了一定進步。
  • 國劇2020:討論「三十而已」 發現「隱秘角落」
    無論主客觀原因,打在今年國劇市場上的追光無疑是近年之最,但也因這種空前的關注度,國劇的2020年顯現出複雜性。  《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安家》等劇表現出很高的國民度,加之一系列新現象的湧現,國劇大盤保持了一定進步。
  • 「隱秘的角落」 可能就在身邊
    這個夏天,在許多人的高分list中,少不了《隱秘的角落》了弟也不例外,追劇追的連女朋友都不顧了。六峰山頂的無人處,朱朝陽家的小陽臺,永平水產的冷庫裡,海邊的舊漁船中,少年宮的雜物間,這些隱秘的角落裡發生的故事,是友情、是親情,是人性、是私慾……那些衝動、算計、謀劃,是不可抹磨滅的痕跡,其實,家中有些隱秘的角落。
  • 在9000條評論中,我們找到了《隱秘的角落》爆火的原因
    也就是說,這三個時間點是助推該劇出圈的關鍵時刻。 結合微博熱搜話題,我們大概可以模擬出一條《隱秘的角落》出圈之路。6月17日這天,「《隱秘的角落》片頭」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第36名。 幫這部劇打開局面的片頭,確實也是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在這條2分23秒的片頭中,由秦昊飾演張東升表面斯文,剛開始還在溫情地叫著爸媽,突然就把兩位老人推下了山。
  • 太陽鏡潮牌的隱秘角落
    潮玩系列YYA007,從顏值開始,挑戰不可能,用顏色與線條巧妙搭配,使色彩空間梅花間竹,柳暗花明,營造充滿速度與激情的隱秘角落。轉角來到溫柔鄉,潮玩系列YYA010以萌趣糖果色,挑撥每個人內心柔軟的隱秘角落。那份細膩的觸動,與它的配色相得益彰,戴上眼鏡也好,掛在胸前也罷,從對視一刻即產生過目難忘的印象。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 隱秘的角落全集劇情解析及謎題匯總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匹國產黑馬,可以說是大火了一把,所有社交媒體到處是它的影子,而它的評分也是直接衝上了9.0,。《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推理小說《壞孩子》,作者紫金陳,為了能夠順利播出,《隱秘的角落》較於原著也做了很多的改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隱秘的角落》和《壞孩子》之間的劇情差。
  • 隱秘的角落結局 愛奇藝會員奇異果星鑽VIP會員5折大促優惠活動
    愛奇藝會員奇異果星鑽VIP會員,隱秘的角落結局,一切的疑惑,都是因為你沒有看《隱秘的角落》。這部網劇現在有多火爆?不但在社交網絡刷屏,更有22萬人去豆瓣給《隱秘的角落》打分,目前獲得9.0分,是今年以來國產劇的最高分。愛奇藝會員奇異果星鑽VIP會員5折,愛奇藝黃金會員VIP僅需99元
  • 微信悄悄上線話題標籤:朋友圈將不再是隱秘的角落
    朋友圈可以說是一個隱秘的角落,但太隱秘也不利於用戶之間的交流。通過搜索某個關鍵詞,用戶很容易在平臺上找到感興趣的話題,如今微信也想做類似微博的泛社交圈。 微信擁有幾億的活躍用戶,但朋友圈的打開率卻在下滑,甚至不少用戶已經放棄了朋友圈,就如同當下半死不活的QQ空間。而這批用戶把閒暇時間花在了刷微博、刷抖音等,為了拯救微信朋友圈,必須增加用戶黏度,增加朋友圈的打開率。
  • 國劇2020:討論「三十而已」發現「隱秘角落」
    無論主客觀原因,打在今年國劇市場上的追光無疑是近年之最,但也因這種空前的關注度,國劇的2020年顯現出複雜性。《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安家》等劇表現出很高的國民度,加之一系列新現象的湧現,國劇大盤保持了一定進步。
  • 「帶你去爬山」刷屏,同款手機殼、假髮帶《隱秘的角落》出圈
    這兩天,刷爆網絡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迎來大結局,劇中各種梗也被玩出了新花樣。同款「爬山」手機殼、登山T恤,甚至秦昊款假髮,也有不少人下單。其實,那些年靠衍生品賺得盆滿缽滿的電視劇大IP,不在少數。有人說這是電視劇發展新方向,有人說這是一場早就攢好的「韭菜局」,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