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參加這項「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慎!

2021-01-04 共青團中央

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導讀

今年的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以下簡稱「美賽」)的成績已經揭曉一個多月,而圍繞這場比賽的爭議卻難以平復。當記者將目光聚焦這項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COMAP)舉辦的競賽才發現,今年參賽的2.5萬餘支隊伍中,95%以上來自中國。

批評相對集中在:被判「取消資格」的參賽者比例大幅上升,不少人在網上為自己喊冤;有人認為這項比賽「很水」;另外,去年參賽者信用卡遭遇盜刷一事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在中國學生參與這一競賽的第31個年頭,美賽在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爭議。

1月底,黃文韜在參加美賽期間為論文繪製插圖。受訪者供圖

快速膨脹的中國參賽隊

今年1月底,大三學生黃文韜和兩個同學組隊參加了美賽,在6道題目中,他們選擇了一個「腦洞很大」的題目:

如果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的龍放在現實中養殖,需要怎樣的生態環境才能保證它們生存、繁殖?

這不是美賽第一次「腦洞大開」,2017年,美賽還有過一道以移民火星為背景的題目。

就在這3個大三男生興奮地探討賽題、劃分任務的時候,中國還有六七萬名本科生在跟他們做類似的事兒:在96個小時之內,在6道賽題中任選一題,構建數學模型、寫運算程序,最終完成一篇英文論文。

再過96個小時,將有兩萬多份英文論文從中國數百所學校跨越太平洋湧入美賽官方郵箱。

自1985年誕生以來,這個一年一度的數學建模競賽參與人數年年攀升,今年再創歷史新高,而中國學生貢獻了絕大多數的增長量。

198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教師葉其孝在《高校應用數學學報》撰文介紹美賽,他認為,這項競賽貼近實際應用,可以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葉其孝在文中列舉了幾道往年的試題,如:

某鎮請你設計停車場地面上的線的劃法,以便既能容納較多的車輛,而且又不至於使車輛剮蹭風險太高;考慮合理的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儲存量等因素,來設計金屬鈷的儲存管理數學模型。

就在此文發表前不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學生分別組隊參賽。這是中國學生第一次參加美賽,在211支參賽隊伍中佔了4席。

彼時,這項賽事誕生僅4年,也是當時美國唯一一項數學建模競賽。在那之前,美國的數學競賽多年來一直由普特南數學競賽「一統江山」,但普特南數學競賽因理論性較強,因而只能吸引在數學方面有極高興趣和能力的學生。美賽則試圖改變這種傾向,它考察的數學建模能力,就是用數學方法構建模型,以便用簡化的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對參賽者不限專業。

3年後,仿照美賽而組織起來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下簡稱「國賽」)在中國孵化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侯木舟大約從2000年起指導學生參加美賽。他記得,當時他所在的中南大學只有兩支隊伍參加美賽。而在今年,該校有500餘支隊伍參賽。這個參賽規模,在國內高校還排不上第一。

侯木舟記得,過去美賽限定一名指導老師最多指導兩支參賽隊、一所學校最多有10支隊伍參賽,但大約2010年前後這個限制取消了。

從COMAP發布的歷年參賽數據中,不難看出中國學生一年比一年高漲的參賽熱情。

1997年,共有409支隊伍參賽,其中271支隊伍來自美國,107支隊伍來自中國大陸、兩支隊伍來自中國香港。

20年後的2017年,美國的參賽隊伍增加了不到一倍;中國的參賽隊伍則增加了100倍以上,總數早已破萬。

高漲的參賽熱情,傳遞到閱卷老師手中,就是逐年增加的閱卷量。

過去,美賽論文均由美國老師評閱,而發表於2012年的《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據及評閱分析》一文提到:

「從2013年起,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聯合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數學模型專業委員會,將與COMAP(美賽組織者)合作,共同評閱美賽論文。同時,COMAP也將派專家參加國賽的全國評閱工作。」

次年3月,《數學建模及其應用》雜誌發表新聞簡報,稱「中美兩國首次實現MCM的合作評審」,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邀請了國內的35名專家參加第一階段評審。

五六年前,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陳雄達受邀參加美賽的閱卷工作。他告訴記者:

論文初評在網上進行,每份論文同時由一位中國老師和一位美國老師評閱,雙方沒有交流;優秀論文會進入終評階段,這一階段需要評委面對面討論,大部分終評評委由美國老師擔任,受邀參加終評的中國老師則需要赴美閱卷,終評階段會產生特等獎和特等獎提名。

這幾年來,陳雄達負責評閱的論文數量從100多份增加到今年的200份出頭。

對於中國隊伍在這項「國際性」競賽中極高的比例,有人感到頗為怪誕。但這在國內數模競賽的開拓者們眼中是巨大的成就——他們不無自豪地在文章中表示,數模競賽起源於美國,卻在中國開花結果。

保研、落戶加分、宣傳亮點

奮戰96個小時後,黃文韜和隊友提交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關於養龍的論文,為了讓論文更出眾,黃文韜還發揮素描特長,為論文配上手繪的插圖。

4月,競賽結果揭曉,黃文韜和隊友獲得了特等獎(Outstanding Winner),和一份500美元的獎學金。

除此之外,這3個大三男生還有望得到研究生推免資格。

美賽在中國蔚為大觀,不少人認為這與各種加分政策有很大關係。

同濟大學教授陳雄達負責學校的數學建模教學、培訓工作多年,他認為,中國參賽隊伍快速增長的背後有很多力量推動,既有學校的鼓勵,也因為學生喜歡。

陳雄達說,同濟大學學生若在美賽獲獎,學校會提供一筆獎金,獲獎學生還可能得到保研加分、數模相關課程的成績評為「優」等獎勵,上海市對某些類別的建模競賽也有相應的落戶加分政策。

據記者了解,類似情況在國內高校比較普遍,美賽作為國際性比賽,在學生評獎、評優中的確佔有一席之地。對於計劃出國深造的學生來說,這項國際性賽事也可以為簡歷增加分量。

林遠(化名)曾在11年前和同學一起參加過一次美賽,對比今天的參賽盛況,林遠認為,當年參加美賽時加分政策很少,大家還是比較純粹地出於興趣而參賽,不像現在這麼功利。

在「國際性比賽」的名頭加持之下,許多院校對美賽也趨之若鶩。

許多名不見經傳的院校宣稱本校學生在美賽中「同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隊伍同臺競技」,最終獲得「國際××獎」。

國際性比賽、多所國內外名校的學生參與、全英文論文……對於實力較弱的院校來說,美賽自帶的光環很容易製造出宣傳亮點。而且只要參賽者按照規範提交論文,就不難拿到「獎項」。

記者查閱近年來美賽的統計數據發現:

通常50%以上的論文會被評定為「成功參賽」(Successful Participants)30%左右的論文會被評定為「榮譽提名」(Honorable Mention)10%~15%的論文會被評定為「優異」(Meritorious)。

根據美賽中文官網的信息,這3種等級分別對應「合格論文」「乙級論文」「甲級論文」,與「獎項」不完全對應。

而在許多院校的自我宣傳中,它們分別變成了「國際三等獎」(或「成功參賽獎」)「國際二等獎」(或「榮譽提名獎」)「國際一等獎」。這些院校沒有提到的是,在這三類「獎項」之上,還有佔比不到2%的「特等獎提名」和「特等獎」,以及寥寥無幾的冠名獎,只有後者才是有獎金的項目。

參賽隊伍的快速膨脹、高調宣傳,讓人們開始質疑美賽的含金量。

知乎用戶張浩馳查詢了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幾所美國名校的官網後發現,這些學校都較少或完全沒有提及美賽。但他認為,不必因此就否認美賽的含金量,至少有很多優秀的中國選手可以一較高下,而且美賽給了本科生一次英文論文寫作的機會,對於未來參與科研會有幫助。但他也會提醒學弟學妹,不能把美賽當作靈丹妙藥,「真想提高水平,還是老老實實去看課本、查文獻」。

陳雄達認為:

數模競賽與理工科的教育目的有很高的契合度——數模競賽考察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查找資料、編程,最終將解決方案用文字表達出來,各種知識由此可以形成體系。而目前國際性的數模競賽很少,美賽的含金量還算比較高。

不止一位受訪者向記者表示,大學生花時間參加美賽,總比打遊戲要好。

還有不少參賽者吐槽「美賽獲獎是玄學」。

一位參加過美賽和國賽的學生告訴記者,國賽在比賽結束後會公布賽題點評、列出答案要點,對照來看,對於論文能得何種獎項就基本心裡有數了,但是美賽論文得獎情況就很難預測。

黃文韜認為:

國賽、美賽雖然都是數學建模競賽,但很能體現中美的思維差異——國賽的出題背景一般是工程學問題、一般有最優解法,而美賽無論是出題背景還是解法上面都開放許多。

陳雄達告訴記者:

評閱美賽論文時有評分細則,但實際上不可能將所有論文都嚴格按照好壞次序排列,只能保證把最優秀的論文選出來。

美賽主辦方工作人員John Tomicek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表示:

「儘管我們每年都會選出一些出色的參賽團隊,但是美賽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獎勵這些學生,而是希望在教育系統中推廣數學建模。我們熱誠地相信,通過將數學應用於當代來進行數學教學,會惠及更多學生。」

圍繞美賽的灰色區域

論文獲獎後,黃文韜多次收到陌生人發來的信息,對方表示希望借他美賽特等獎得主的名義來組織針對美賽的付費培訓。

黃文韜沒有回應對方的邀請。早在參賽之前,他就聽說了圍繞美賽而生的灰色產業鏈:有人在比賽期間有償「分享」解題思路,乃至代寫參賽論文,收費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得了O獎(即「特等獎」)或F獎(即「特等獎提名」),自然而然就有人來找你」。

記者在國內某電商平臺看到,有的賣家委婉表示可以提供「美賽全程服務」;有的賣家則直接聲稱可以代做各種數模競賽,國內知名的「美賽」「國賽」「深圳杯」「華為杯」等赫然在列,並自稱是「211/985院校數學建模碩博團隊」、有豐富的數學建模競賽經驗及獲獎經歷。

記者還看到,在商品詳情頁上,某賣家貼出疑似與買家的微信對話截圖,對方因賣家代做的論文獲獎而表示感謝。在商品評價欄中,有的買家提到該店的代做服務幫自己在數模競賽上獲獎,並表示自己正在找工作,希望靠這一獎項給簡歷加分。

儘管有明確的比賽規則,但美賽作為一項通訊競賽,並沒有範圍明確的考試場地,也就很難在競賽期間了解參賽者的舉動,遵紀與否,幾乎全憑參賽者自覺。

林遠現供職於某數學培訓機構,他回憶,數年前,在美賽舉辦期間,國內的數模論壇上就會出現翻譯試題的帖子。後來美賽官方多次重申比賽紀律,這類帖子才逐漸消失。

陳雄達也注意到,有人會在競賽期間開通「網絡教室」,直接講解題思路。陳雄達告訴記者,在美賽期間參加「付費交流」,很可能會導致這些參賽者提交的論文思路相似,因而被判定為「抄襲」。

美賽主辦方工作人員John Tomicek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表示:

他們會藉助軟體,對比同一賽題的所有論文的相似度,如果論文被認定為「抄襲」,會導致參賽者「取消資格」(Disqualified)。

比作弊更常見的,是比賽期間的「交流」。按照美賽官方的要求,參賽者在競賽期間「可以利用任何非生命(計算機、軟體、參考書目、網站、書籍等)提供的數據和資料」,但是「不得向指導教師或本團隊成員以外的人尋求幫助或討論問題」。

但上述規定顯然未得到足夠重視。記者在某院校官網看到一篇題為《我校學子首次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佳績》的「喜訊」,文中配了一張幾個人交談的照片,並稱這是「參賽期間教授××老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指導」。

參賽者的誠信問題也令中國的數模專家感到憂心。在發表於六七年前的《告數學建模愛好者的一封信》一文中,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教授謝金星提到:

「美國大學生建模競賽的組織者也多次向我抱怨,他們經常會收到有關中國參賽隊不遵守規則、網站幫助作弊等行為的投訴,對此類違規行為感到非常氣憤,並對中國學生的誠信問題表示關注和擔憂。」

今年新年到來之際,這名致力於推廣數模競賽多年的數學教授再次發表公開信,呼籲學生誠信參賽,他在文中提醒:

參賽同學不得在競賽期間加入或留在討論與賽題有關問題的群(由同一參賽隊的隊員組成的群除外),如果參賽者所在的群內有人發布有關參考文獻或者幫助理解賽題,參賽者便會「躺槍」;也不得在競賽期間接受指導教師的任何解題指導,即使只是將論文發給指導教師尋求修改意見,也是「踩雷」了。

去年,就有大量參加國賽的隊伍因「網絡交流」而被取消資格。

今年4月,美賽成績揭曉後,人們驚訝地發現,被判定為「取消資格」(Disqualified)的論文比例從往年的1%飆升至10%。由於今年中國有兩萬多支參賽隊,按照10%的比例計算,「取消資格」的隊伍多達2000多支。

John Tomicek在郵件中表示:「我們今年的確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維持比賽紀律,預計明年也會如此。」

John Tomicek說,在競賽期間,網絡會持續受到監控,若參賽者試圖通過「互助」網站或社交媒體尋求幫助,則會被判定為「取消資格」。

但一些參賽者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比賽期間一直遵守規則,卻收到了「取消資格」的結果,而且美賽官方並未對這一結果作任何解釋,這令他們感到難以接受。

去年12月底,長期從事數學建模教學與研究的韓中庚教授在網上發表文章《給準備參加美賽(MCM/ICM)的學生提個醒!》,文章提到:從2019年起總獲獎比例將減少一半,即總和不超過參賽總數的25%;2019年主辦方COMAP將啟用專業的查重系統,加大查處力度,一旦被DQ(即「取消資格」——記者注)了,相關參賽學生將有被列入失信名單的風險。

而這些重要信息並未出現在美賽官網上。事實上,美賽官方的「佛系」態度也是導致學生不滿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美賽成績公布後,因「取消資格」和獲獎比例減半而鬧得沸沸揚揚,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還在其官網發表聲明稱該會與美賽無關,美賽官網上卻一直沒有動靜。

不少學生抱怨,自己給競賽官方郵箱發郵件詢問自己為何被取消資格,但沒得到回應。有人在問答網站知乎上貼出美賽官方回復的郵件,郵件顯示:如果參賽者想看到閱卷老師對自己論文的評價,需要為這一服務付150美元的費用。這個回復引起了更多不滿。

去年,多名參賽者的信用卡在支付美賽費用後遭盜刷,盜刷事件發生數日之後,美賽官方的回應才姍姍來遲。對此,林遠認為美賽官方「真的太傲慢了」。

John Tomicek告訴記者,美賽主辦方計劃於今年開通一個國際性的社交媒體帳號,「幫助學生和老師在美賽中獲益」。

相關焦點

  • 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在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佳績
    近日,2016年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揭曉,河海大學文天學院學子在基礎部吳雲標等老師的指導下,喜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成功參賽獎1項。這是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首次參加此項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
  • 數學建模美賽含金量怎麼樣
    數學建模美賽是美國的熱門國際競賽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報名參加,難度也很大,可能會有家長不是很了解數學建模美賽究竟有什麼樣的含金量。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數學建模美賽含金量怎麼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什麼是數學建模美賽數學建模美賽就是美國高中數學建模競賽(High School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簡稱HiMCM)。
  • 競賽|2020年美國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HiMCM衝刺報名中
    ,可以參加HiMCM競賽嗎?作為數學建模的國際級別賽事,HiMCM是一場綜合能力的比賽,主旨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應用能力。導師會根據賽事要求,通過基礎訓練讓隊員掌握參賽建模所需要的數學和計算機知識,然後通過個人集訓訓練隊員數學和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再通過團隊集訓發揮各人所長,訓練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參賽要求。 2、我將來不讀數學或計算機專業,有必要參加培訓或者比賽嗎?
  • 大連理工大學捧回2020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別提名獎!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實踐中心數學建模組在2020年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MCM)中斬獲F獎(特別提名獎),取得了校區在該項國際賽事中的最好成績。
  • 爭議漩渦中的「美國數模競賽」
    1月底,黃文韜在參加美賽期間為論文繪製插圖。受訪者供圖今年的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以下簡稱「美賽」)的成績已經揭曉一個多月,而圍繞這場比賽的爭議卻難以平復。當記者將目光聚焦這項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COMAP)舉辦的競賽才發現,今年參賽的2.5萬餘支隊伍中,95%以上來自中國。
  • 蔣軒軒:我的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經驗分享
    為什麼要參加數學建模大賽?通過參加建模競賽,讓我學到了如何理解一個實際問題,如何根據問題展開討論,如何搜集資料,如何快速閱讀和理解論文,如何自學各種數學軟體,如何建立模型,如何修改模型,如何解模型,如何檢驗模型,如何解釋模型,如何和同學討論,如何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何吸收他人的思想和方法,如何分工做問題寫論文等等,這都是在傳統課堂教學無法學習和體會到的。
  • 爭議漩渦中的「美國數模競賽」:95%以上隊伍來自中國
    當記者將目光聚焦這項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COMAP)舉辦的競賽才發現,今年參賽的2.5萬餘支隊伍中,95%以上來自中國。  批評相對集中在:被判「取消資格」的參賽者比例大幅上升,不少人在網上為自己喊冤;有人認為這項「國際性比賽」基本都是中國學生參加、中國老師閱卷,所以「很水」;另外,去年參賽者信用卡遭遇盜刷一事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 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3:數學建模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在民辦院校,如何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將本科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潛能,並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 作為國內頂尖的民辦院校,你們學校是什麼時候開始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近幾年的成果如何?
  • 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及電子設計競賽頒獎典禮在青島理工...
      半島網1月6日消息 1月4日,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頒獎典禮在青島理工大學市北校區舉行。山東省內50餘所高校數學建模和電子設計競賽主管領導及競賽獲獎教師、學生代表近280人參加了頒獎典禮。
  • 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禁用MATLAB?這屆哈工大學生太難了
    【新智元導讀】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開賽在即,但有消息傳來,此次比賽哈工大的學生將被禁止使用MathWorks旗下的MATLAB。但令人迷惑的是,MathWorks還是大賽的贊助商。如果最終確認,對哈工大的學生來說,這次建模大賽真是太難了。近日,一個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網友表示,組委會初步認定哈工大參賽隊伍不能使用MATLAB。
  • 捷報|西電獲2020國際數學建模競賽INFORMS Award特等獎(附名單)
    近日,2020年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公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得INFORMS Award特等獎(Outstanding)1項、特等提名獎(Finalist)7項。
  • 哈工大學生被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禁用MATLAB?這太不公平了
    9月10號,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就要正式開賽。作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之一,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許多學子都渴望能夠在這次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然而,哈工大的學子在知乎上爆料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參賽隊伍不能使用MATLAB」。這就相當於,大家一起參加一場馬拉松,別人可以穿跑鞋,他們只能穿拖鞋。
  • 勝利學院在APMCM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佳績
    東營網訊 近日,第七屆APMCM亞太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揭曉。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派出基礎科學學院李新康、劉道東、崔瑞瑞、艾淑敏、梁萌升、嶽婷等學生組成的7支隊伍參賽,榮獲三等獎6項、成功參賽獎1項。      本次競賽共有亞太地區230多所高校的近萬名學生參加。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和電子設計競賽,青島理工大學獲獎居山東第一
    半島記者 劉金震近日,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電子設計競賽山東賽區頒獎典禮在青島理工大學舉行。山東省內50餘所高校數學建模和電子設計競賽主管領導及競賽獲獎教師、學生代表近280人參加了頒獎典禮。據悉,在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青島理工大學成績可圈可點,獲獎數量居山東第一、全國第二。
  • 我校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再創佳績
    近日,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的競賽結果,我校有1個代表隊獲得國家一等獎、5個代表隊獲得國家二等獎。另外有10個代表隊分獲江蘇賽區一、二、三等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全國性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是國家級A類科技賽事,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之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該項賽事,在教務處、後勤集團、後勤管理處、保衛處等部門的積極支持與大力配合下,2020年上半年和暑假期間,數理學院數學建模指導組對參賽隊員進行了選拔和集中培訓。
  • 美賽數學建模結果分析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美賽數學建模結果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曝哈工大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被禁用 MATLAB
    ,這名網友表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初步認定哈工大參賽隊伍不能使用MathWorks旗下的MATLAB。今年6月17號,發布了此次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報名通知,通知要求參賽隊伍,務必認真閱讀和理解《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章程和參賽規則(2019年修訂稿)》,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參賽。但並未提及使用MathWorks、MATLAB事宜。
  • 福州大學本科生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一等獎
    福州大學近日,2020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名單正式公布, 福州大學本科生在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發揮出色,再創佳績,共獲得全國一等獎2項,全國二等獎7項,國賽獲獎成績首次位居福建省高校第一。
  • 曝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被禁用「理工神器」MATLAB
    ,根據這名網友的表述,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初步認定哈工大參賽隊伍不能使用MathWorks旗下的Matlab。圖源:知乎哈工大學生太難了這次被捲入輿論漩渦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號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宣傳語裡直接寫著「一次參賽,終生受益」。該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是首批列入「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的19項競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