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小米高管王嵋在2020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中國領先企業人才發展論壇上表示:「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
由於最初的低端定位,小米手機在最初的時候本身就被友商和線下渠道商稱小米是屌絲機,小米也曾經自嘲地用過這種說法,雷軍在早年採訪中,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曾提到過:「得屌絲者得天下,我靠『紅米手機』得天下。」表示要用戶用到性價比高的好手機,讓每個人享受到科技的樂趣。
11月25日,小米集團官方發表聲明,對王嵋錯誤言論致歉,稱該言論不代表公司態度,其本人已主動請辭,公司已批准。
是什麼造就了這兩者之間的不同?事實上,在2012年~2013年前後,屌絲還沒有歧視與廉價的意義,更多是年輕人的一種自嘲與惡搞,後來隨著屌絲這種亞文化精神內涵被商業所消解,人們悲哀的發現屌絲這一詞語的意義正在被改造。
自嘲可以,他嘲不可以!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者得天下」這一表述,是王嵋在一場人才發展論壇中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近幾年,不少廠商營銷時將屌絲與「沒錢」「翻不了身的鹹魚」等劃等號。隨著雷軍的「自嘲」變為「他嘲」,隨著商業化介入並對其進行「廉價化」的曲解,屌絲早已從一個中性詞淪為一個真實嘲諷與鄙夷的貶義詞。
一些品牌為了擴大銷量,有意將消費選擇和個人身份綁定在一起,「小米核心用戶=年輕人=屌絲」的論斷就是一個典型表現。此類看法不僅失之偏頗,更是在宣揚一種病態的拜金觀念,不少電商早已經在官方層面拋棄了這一說法。
在這一語境中,「屌絲」變成了王嵋嘲諷核心用戶的話,年輕人是小米的核心用戶。王嵋把核心用戶稱為「屌絲」的做法,以及言談間頗為戲謔的態度,更像是一種充滿優越感和主觀偏見的隨意評判和貶損。
小米公司是否缺乏基本的企業價值觀培訓?
在廣告和宣傳中,年輕人多被小米冠以「青春,活力」的形容詞,年輕人是被應和讚美的,為何等到用戶不在場時,就變成了貶損和諷刺?這就給人一種很彆扭的感覺:顧客就是上帝,我來購買,來消費,我得到了想要的產品,為何「你」前腳賺到了錢笑臉相迎,後腳就要在背地裡嘲諷?
雖然小米回應稱王嵋錯誤言論並不代表公司態度,但是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小米高管第一次發言「翻車」了。前有幾年前惡俗的的「十核雙莖頭」,現有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就在微博上發布了頗受爭議的宣傳文案,備選案例包括在籃球場拍別人褲襠開裂、拍對面女生宿舍床鋪、偷拍別人試卷等非常低俗的內容。
從兩起輿情風波看來,問題或許並不是簡單的「表達不當」或「口無遮攔」,而是當事人本身的價值觀存在扭曲和錯位,而這兩起輿論事件的始作俑者,偏偏都是官職很高的企業高管。一家世界500強公司為何會在這種方面頻頻出問題?
針對王嵋事件,人們的一系列質疑就不無道理:王嵋此前有沒有表達過類似觀點,又是否被及時發現和糾正?官職越大,責任越大,越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對於身居高位善於碰瓷營銷的常程,是否真正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對於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有沒有在員工培訓和實際運作中形成共識?因此,類似事件發生後,除了直接的人事處分和危機公關,企業更應該對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有所反思。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員工從內心深處尊重用戶,讓小米公司的員工和高層從內心接納並尊重小米的產品,才能避免言論「翻車」,從而樹立正面的企業形象。
小米的高端化之路,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還是唾手可得的目標?
某用戶評論到:「小米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幾年前的ov,現在ov沉下心搞技術了,反而小米沒拿的出手的東西,硬體從員工構成就能看出來,他只能做個集成公司,至於真正的硬體技術開發,那點人夠幹啥的,而且連軟體都被其他幾家追上來了」。
小米的高層多次調動,連雷軍都嘲諷到小米公司是「失敗者聯盟」,高層調動能為小米帶來什麼呢?小米在核心技術上並沒有太拿得出手的乾貨,而營銷方式的改變又難以提升品牌力,短時間內小米又無法改變其在用戶心中的定位。那麼,小米需要的是什麼呢?依鄙人愚見,一是改變其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二是拿出真正要產品力的產品,凡是企業,目標就在於利潤,「感動人心的價格」,這是小米的一種營銷模式,可是這價格感動了誰?感動了消費者,感動得了雷總嗎?恐怕雷總已經愁死了。小米不應該繼續在營銷上不按套路出牌。
關鍵點的技術領先往往可以成就手機體驗某一環節的不可替代價值,為衝擊高端提供支撐力,繼而成就高品牌溢價,目前的高端廠商,蘋果,三星,華為都有自主晶片,蘋果有流暢的iOS,性能最強大的A14晶片,完美的生態鏈,華為有鴻蒙系統,方舟編譯器,sfs存儲協議,有和徠卡多年的合作關係,三星則位於供應鏈頂端,屏幕和快閃記憶體晶片可以自產自銷,最新旗艦產品Note20Ultra享受著最頂級的硬體和並不輸國產定製UI的ONEUI。
小米有什麼呢?有MIUI,有小米智能家居,二者的聯動確實可以創造出一些美妙的火花。但身邊人一提起小米,就想到性價比,想到便宜,提到手機界高端產品,人們會想到的依然是蘋果和華為。這就與高端化之路的雷軍所想完全相悖。對於沒有核心技術可以支撐其溢價的小米,衝擊高端本身就難度很大,如今小米高管再一次將「屌絲」標籤與小米捆綁,無疑讓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平添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