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鉅接手2年,故意讓公司市值蒸發千億,李嘉誠藉此賺到3千億

2020-12-18 商界評說

最近一段時間,李嘉誠父子很多動作讓人看不明白,一方面他們先是繼續減持中國方面的資產,70多億賣掉了成都的南城匯項目。很多人以為他們要增持英國資產的時候,他們卻突然宣布要賣掉歐洲的電訊生意,套現100億歐元了。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形勢並不好,實體經濟下滑嚴重,全球央行大放水,很多公司市值暴漲,特斯拉市值逼近了4千億美元大關,中國的蔚來汽車一年內市值漲了30多倍,股價從1美元多漲到了50多美元。

在這樣的形勢下,李嘉誠父子卻大量出售資產,顯然是無法賣到一個好價錢,比如說他們剛剛出售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作價就區區29億美元,比十年之前的最高價格足足蒸發了8成。

李澤鉅接手2年,成績似乎並不好,單單是長實一家公司市值就蒸發了千億。那麼李嘉誠是不是選錯接班人了?李澤鉅接手兩年就敗光了千億市值,如果再幹2年,不是要敗光全部家產了麼?

不過這就是李嘉誠父子布的一個大局,李澤鉅故意讓市值大跌,李嘉誠藉此卻成功賺到了3千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看看長實為何會市值大跌,一方面是長實利潤大跌,另外一個是長實發展停滯不前。

長實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大跌5成多,僅僅剩下了60多億。長實集團是李嘉誠帝國裡面發展地產的旗艦。李澤鉅接手兩年之後,在長實方面的動作幾乎都是沿用了父親的那一套,幾乎不拿地,在內地他們已經多年不拿地了,在香港也僅僅是拿了一塊地。

地皮就是地產公司的原材料,地產公司不拿地,那不是等於放棄開發了。李澤鉅不拿新地,就靠著之前的囤積的一些地皮慢慢開發,這顯然不符合資本市場的邏輯。資本市場喜歡的是恆大、碧桂園、龍湖這樣高舉高打的公司。於是目前龍湖的市值已經漲到了長實的兩倍了。

不過這就是李澤鉅的陽謀,他就是要故意這樣拉低公司的股價。事實上長實目前手握600多億的現金,而且負債率僅僅28%,如果他們願意的話,手裡有大把錢去買地。李澤鉅現在是現金太多了,多到了只能借給了潘蘇通,以此來賺一些利息了。

內地的地產公司動輒都是70%以上的負債率,也就是說如果李澤鉅願意,以長實的體量,他們可以至少從銀行借到兩三千億。如果把這些錢都投入到地產市場去發展,那麼市值一定會大增長。不過李澤鉅沒有這樣做,而是一直穩紮穩打,讓資本市場十分不滿意。

目前長實主要的收入是三個,第一個是房地產銷售,第二個是物業出租,第三個是飛機租賃。李嘉誠最擅長的一招就是慢慢賣。說回來了長實的利潤都是控制在李澤鉅的手中,如果他想要財報好看,就多放一些物業出來賣,那麼利潤就漲上去。今年房地產市場價格不樂觀,於是李澤鉅又把物業控制起來,慢慢賣了,所以利潤自然就上不去了。

另外租賃方面,李澤鉅2年之前拆掉了和記大廈,進行了重建,這讓長實最近兩年的租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降低了不少。可以說李澤鉅接班之後,表面上看長實的物業是停滯不前的。這也是為何長實股價大跌的關鍵所在。不過這其實才是李澤鉅想要的結果。反過來看,長實的股價雖然大跌,但是公司的運營情況其實非常好,現金充足,負債率非常少,業務穩紮穩打。

那麼李澤鉅為何要這樣做呢?我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嘉誠跟李澤鉅父子,最近兩年趁著長實市值大跌的時候,持續購入了大量的長實股份,這讓他們父子的持股已經超過了7成。

目前剩下的那3成股份,市值是450億。按照目前的發展,李嘉誠估計很快就會發起私有化,交易價格也應該在450億左右,甚至還有可能更低。香港很多老牌的股票,在價格長期低迷之後,大股東就會發起私有化,小股民雖然虧了不少,但是看著股票上漲無望,也就答應回購了。

不過實際上這都是一個套路而已。目前長實的市值才1500億,但是公司的總資產也高達4000多億,剔除了1200多億的負債,長實的淨資產還高達3千億。也就說李嘉誠只需要再付出450億的資金,就可以完全控制3千億的淨資產。這個才是李嘉誠真正的目的。

長實目前每年的利潤大約是300億,也就說李嘉誠只需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賺回這450億的私有化資金。如果他把長實私有化,然後再把資產拆分出售,那麼他獲利就更高了。另外李嘉誠也可能先把長實低價私有化,然後再開始大力發展長實的業務,把估值再次做上去,然後再重新上市。那個時候長實的市值就不止1500億,可能是3千億,甚至是更高了。那麼李嘉誠一來一回,至少也可以獲利上千億。

當然不管如何做,李嘉誠目前都已經賺到了不少。這個布局也堪稱是天衣無縫,先是不斷縮小業務,一方面控制負債,一方面讓股價下跌,同時不斷趁著低價增持公司的股份,最後再發起私有化。

現在長實的市值僅僅是他們淨資產的一半,事實上已經是嚴重被低估了。當年李嘉誠就是用這種手法收購了九龍倉,以此獲利5000多萬,順利發家的。事實上李嘉誠真正的生意只有一個,那就是資本運作,他才是香港最厲害的資本高手。李澤鉅看似低調,實際也是精於此道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股票漲了才是賺錢,但是對於大莊家來說,有的時候跌了比漲了賺更多。因為李嘉誠持有長實7成股票,如果市值大漲,他看起來是身家暴漲,但是實際上這只是帳面身家,只要他不減持,就不會進入他的口袋,所以股票漲多少,其實反而跟他沒有關係。

相關焦點

  • 李澤楷2年賺千億,李澤鉅2年虧掉4千億,這正是李嘉誠高明之處
    經過2年的發展,李澤鉅和李澤楷做得怎麼樣?李澤楷2年賺千億,李澤鉅2年虧掉4千億,這正是李嘉誠高明之處。 李澤楷在10年前,還投資了東南亞的保險,取名富衛保險,如今富衛保險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計劃進入內地市場,並且明年在將在香港上市。李澤楷的2家公司已經在今年上市了。他在分家產2年之後,已經賺到了千億,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商人。
  • 李澤鉅接手2年,暗中賺取3千億,王儷橋成為最大的贏家
    李嘉誠是一位十分注重現金流的商人,在1996年為了贖回被張子強綁架的李澤鉅,一天就拿出了10億元現金。經過幾十年的運作,他手中的現金數額絕對是超出大家的想像。對於他如此安排家產的分配,兩個兒子都沒有任何意見。李澤鉅接手家族企業已經2年了,他還是延續李嘉誠在位時的做法,但是業績似乎並不好。
  • 李澤楷又一家公司上市,他才是真正隱形富豪,真正身家超過李澤鉅
    今年以來李澤鉅的生意利潤大跌,特別是在英國的生意,酒吧生意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停業,李澤鉅被迫關了幾十家門店,裁員800人。今年以來,長和、長實等公司市值一路大跌,至少蒸發了上千億。如今看來,李澤楷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
  • 張松橋回來了,郭臺銘也回來了,李嘉誠連續賣外國資產也要回來?
    張松橋在幾年之前,跟著劉鑾雄把自己內地的資產都清空了,套現了上百億的現金,然後去英國買樓收租。不過沒有想到,隨後英國脫歐,英國經濟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況。這導致張松橋在英國的投資虧損嚴重,他的中渝置地公司市值也僅僅剩下了70多億。 從2018年開始,張松橋就陸續回到內地投資,跟許家印合作在湖南開發房地產,雖然是小打小鬧,不過也是回來的開始。
  • 長實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卻賺了1千多億,原來他早就布了個大局
    不過最近兩年長實的發展不好,市值一路暴跌,短短2年內市值蒸發了1千億。那麼為何長實的市值暴跌千億,李嘉誠還要一直增持呢?其實長實集團市值大跌,主要是因為公司業務發展不順利導致,2019年長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23.82億港元,同比增長63.56%;實現淨利潤300.46億港元,同比下滑27.83%;歸母淨利潤291.34億港元,同比下滑27.38%。
  • 長實市值大跌千億,李嘉誠父子去年卻增持131次,到底是為什麼?
    特斯拉就是這輪瘋狂股市的代表作,市值從幾百億美元暴漲到了6500億美元,接下來還可能繼續上漲,目前特斯拉已經是豐田的三倍了。不過有的公司市值暴漲,有的公司市值就暴跌了,比如說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因為重倉英國,在疫情跟脫歐的雙重夾擊下,李嘉誠在英國的生意影響巨大,長實集團上半年營利潤大跌50%,這在過去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
  • 李嘉誠頻頻投資英國,不過這個千億富豪,卻把總部從香港搬到內地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李嘉誠,套現了中國2千億,到英國投資4千億,即使今年這樣的情況,李嘉誠依然在英國追加百億的投資。除了李嘉誠之外,劉鑾雄、張松橋、李文達、林建嶽也都紛紛在英國投資,而且投資額度也都是在百億級別。
  • 新華人首富即將誕生,身價超越李嘉誠,擁有4千億現金,5千億產業
    李嘉誠90歲才正式退休,不過他在2012年的時候就已經制定了家產分配計劃,他當時把市值8000億的長江集團以及和記黃埔繼承給長子李澤鉅
  • 王儷橋:被李澤鉅追求,李嘉誠送她20億豪宅,子女繼承李家家業
    因為小兒子從小就很調皮,李嘉誠對他一直是處於"放養"的心態,因此也就難免將培育的重心轉到了大兒子身上。在李澤鉅還處於少年時期的時候,李嘉誠就毅然將他送去了美國讀書,並且對他的管理也十分嚴格。作為豪門長子,每個月得到的生活費就只夠平時最基礎的吃喝,若是不夠開銷,還得自己抽出課餘空閒時間打工兼職,也正是因為這一段經歷,李澤鉅才深深體會到了自己父親創業的艱辛吧。
  • 投資英國損失上千億,李嘉誠跌下首富位置,誰是香港新首富?
    2月6日,《福布斯》雜誌發布了其最新的2020年香港富豪榜。此前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跌下榜首。恒基地產的「四爺」李兆基終於再次贏過李嘉誠,成為香港首富。李兆基上榜財富304億美元,高出李嘉誠的294億美元。而上一年的香港富豪榜上,李嘉誠以317億美元,高出李兆基的300億美元。
  • FB市值蒸發千億 臉書股價開盤暴跌19%
    原標題:臉書重要業績指標「失望」,市值或一夜蒸發千億FaceBook於美東時間7月26日周三盤後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各項重要財務及用戶增長數據均低於預期:·季度營收132.3億美元,同比上漲42%,低於預期的133億美元·季度淨利51億美元,同比上漲31.1%
  • 在美國炒房賺千億,後買下香港煤氣公司,10年來少賺老百姓140億
    不過也有一些領域是例外,比如說香港的煤氣,就不是控制在李嘉誠手裡。香港最大的煤氣供應商中華煤氣的老闆是李嘉誠的好友李兆基。中華煤氣目前的總市值也達到了2400多億港幣,是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這家公司每年收入超過了350億,利潤達到了80多億元,也是一臺賺錢的機器。不過這些年來,李兆基在香港煤氣的定價上,已經非常讓利給老百姓了。
  • 「養豬大戶」們的日子有些不好過 市值蒸發千億元 上市豬企的...
    原標題:市值蒸發千億元 上市豬企的「牛皮」吹過頭了?近來,「養豬大戶」們的日子有些不好過。一方面,隨著生豬產能恢復,現貨市場上的生豬價格連連下跌;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上,頭部豬企的股價和市值更是一路下跌,其中今年在產能和盈利方面誇下海口的新希望更是在三個月內蒸發了千億元市值。
  • 張子強拿了李嘉誠10億,卻沒聽懂他這句話,不然現在就是千億富豪
    張子強綁架李澤鉅這件事情,其實李嘉誠一直沒有對外說。這是後來張子強在廣東落網之後,自己交代出來的。當時他綁架了李澤鉅,李嘉誠不僅僅給了他10個億,還送給了他一句話。可以說李嘉誠說的這句話比10個億還值錢。只是當時張子強志得意滿,完全沒有聽進去。 張子強從李嘉誠家裡拿走10億現金的時候,李嘉誠告訴張子強,這10個億已經足夠你一輩子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了,你應該趁著這個機會改邪歸正,然後做一些投資,最好是買我公司的股票,那麼你就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 曾「套現離華」的2大首富,大虧千億才明「中國好」?這是咋了!
    其中根據海關統計在2019年的時候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1.54萬億元,增長了3.4%,不難發現中國正在以一個「世界加工廠」的頭銜而聞名。其中,中國的日益崛起也讓海外國家看到了希望,同時,也基於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和眾多的人口,致使中國成為海外投資者首選,紛紛在中國發展建廠。
  • 李嘉誠的三個遺憾,身家千億也實現不了
    可想而知,那肯定就是用錢擺不平的事情,那李嘉誠的三個遺憾是什麼呢? 第一個遺憾:無法與孫子們長聚 在豪門裡,傳統的「重男」思想還是很流行的,李嘉誠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李澤鉅與妻子連生三個女兒,最後才有了一個男孩,總算圓滿。
  • 高通市值蒸發近千億 晶片或將被蘋果替代
    (原標題:高通市值蒸發近千億 晶片或將被蘋果替代)
  • 章澤天才是聰明人,2年前沒有放棄劉強東,如今劉強東1年賺千億
    2018年在美國發生了負面事情之後,劉強東變得非常低調,連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這樣的活動也不參加了。2018年劉強東那個事情發生之後,劉強東個人的形象跌到了低谷了,京東的市值也一度跌到了200多億美元,甚至還比上市還低了。2年過去了,劉強東卻成功走出了低谷。京東市值一路暴漲,目前已經達到了1300億美元。
  • 兩個內地富豪去香港發展,一個賺千億移民外國,一個賺千億捐國家
    雖然兩個人都是中國人,也都在香港賺到千億身家,但是最後兩個人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莊世平選擇把千億家產捐給國家,李嘉誠卻選擇把資產轉移到外國,還讓兩個兒子都移民外國。可以說莊世平跟李嘉誠真的有巨大的差距。莊世平跟李嘉誠都是出生於書香世家。李嘉誠很小的時候,老家戰亂,於是跟著父母逃難到了香港。
  • 長和系公司股價跌超20%,李嘉誠父子財富縮水1000億港元
    李澤鉅是李嘉誠早年重點培養對象。他在史丹福大學攻讀土木工程和結構工程專業後,於1985年加入長江集團。據媒體報導,當年李澤鉅順從父意,入加拿大國籍。憑藉這一身份,為李嘉誠家族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奠定基礎。服務長江集團30多年的李澤鉅從李嘉誠手中接下重任。然而,即將到來的不是晴空,卻是層層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