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印度人,我們喜歡稱之為阿三。說到「三」字,在國外也許有不一樣的理解,但在中國來說,三確實是一個非常很有意義的字。在中國與三友有關的詞語,比如癟三、小三、豬頭三。當然,毫無疑問這些詞都是貶義詞,但真正的阿三是來源於上海。
早期,在上海的英租界,有很多整天閒來無事對人指手畫腳的人,上海人就把他們叫做阿三。由此可見,中國人對印度人的蔑視也是深入骨子裡面的。
網友們也還有另一個版本,印度人在精神世界是非常充實的,經常一腔熱情到滿腔怒火,但他們顯然沒有日本發展的決心,更沒有日本人的聰明才智,但他們做老大的決心,卻一直都在。
因此,更有網友調侃說,不要小看印度,他們可是一心想要做老大的人。但是不要忘了,前面還有美國和俄羅斯。即使印度再怎麼努力,他們也難以翻越這兩座大山,也就只能當阿三了。
雖然,以上也只是網上流傳的調侃的說法,但也深刻地說明印度人在某些想法和行為上的幼稚和可笑。最近,印度媒體以及部分外媒,不斷刺激印度大眾的情緒,企圖在印度找到一點抵制中國製造的存在感。
從表面上看,他們確實做到了,有人甚至將電視機及部分電子產品,從高樓扔到樓下以示自己抵制的決心。這樣的行為在一些人看來確實非常解氣,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只是個別人的激情演繹而已。
但很快也就出現了打臉行為,6月底,一場由中國品牌發起的電子產品發布會,沒想到很快就遭到印度民眾的哄搶。對於這樣物美價廉的產品來說,他們為什麼要進行抵制呢?這既不符合常理,也不複合管好自己錢腰帶的做法。
如今的印度人也是一樣,他們已經離不開手機的生活,目前市場上最符合印度本土的手機,也就只有中國製造的手機,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也無需其他選擇。
在印度的諸多大街上,有人拉著各種印有中文乃至印度文的抵制橫幅。有細心的網友很快就發現那些在街上戴著「抵制中國」字樣的帽子,裡面卻寫著「made in China」。
這讓人覺得非常的可笑和滑稽,在印度,居然也還有這樣的操作。如果一定要給這些行為找一些緣由的話,應該就是一些人迫於輿論的壓力,也出來做做樣子吧,就當作是宅久了出來做做運動。其實,對於印度異於常人的操作,確實很讓人費解。畢竟,很多中國本土品牌的電子產品,已經將加工廠開到了印度,成為了印度製造。
比如一直在印度市場領跑的小米手機,可以說除了小米這個品牌之外,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印度製造。雷軍很早就布局了印度市場,如今在印度的工廠數量已經有了7個之多。小米相關產業鏈給印度提供的工作崗位達到了2萬個,據說小米在印度的手機生產速度很高,每1秒鐘就可以誕生3部小米手機。
現在小米甚至已經將線下門店改頭換面,「印度製造」已經作為僅次於小米品牌的廣告招牌,可見小米手機做了非常充足的功課。所以,在剛剛過去的2020第二季度,小米仍舊以31.2%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著印度智慧型手機老大的位置。
最後,希望每一個跨出去的中國牌子,都能在世界市場大殺四方。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