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生鮮負債23億破產重組,生鮮電商割據戰加劇

2020-10-31 新京報

昔日獨角獸易果生鮮因破產重組一事重回大眾視野。作為全國首批生鮮電商,易果生鮮曾是「業內驕子」,如今被貼上了阿里「棄子」的標籤。擁有過幾萬人團隊的易果生鮮目前可能只剩幾十人。一名今年5月被裁員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承諾的賠償金至今沒到帳。

實際上,易果生鮮從2019年4月就開始了大規模裁員。此前,它曾經歷了天貓注資3億美元、被評為「電商獨角獸」、被邊緣化等一系列過山車式的波動起伏。「易果生鮮也能算橫掃生鮮界的種子選手,被邊緣化後沒有及時轉型,其衰敗也是必然。」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坦言。

同一個賽道,有人黯然離場,有人乘風破浪。受疫情影響,今年生鮮電商迎來新風口,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平臺異軍突起,獲得更多的存活資源,競爭割據戰加劇。專家表示,靠流量和補貼的模式運營並不能長遠,生鮮電商需回到本職,探索出可持續、能夠自我造血的商業模式。

昔日生鮮電商獨角獸如今負債23億元

不久前有消息稱,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在今年7月30日進入破產重組。「破產審查案件」裁定文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易果集團旗下的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共三家公司總負債23億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業內轟動。

公開資料顯示,易果生鮮成立於2005年。曾多次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阿里旗下雲鋒基金及天貓的投資。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運營權,或許正是這一戰略為此後的落敗埋下伏筆。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易果生鮮7次融資中,2016年曾出現兩筆投資,具體金額未透露,但其中一筆顯示達到數億美元。除了阿里巨頭之外,蘇寧也進入投資人行列,這一年易果生鮮估值達12億美元。而每日優鮮2016年獲得的融資為2.3億元人民幣,易果生鮮當時在行業的地位可見一斑。

站在巨頭背後的易果生鮮很快迎來了高光時刻。2017年8月,天貓投入3億美元巨資,並與易果生鮮達成全方位合作。天貓超市同時宣布,將藉助易果旗下的安鮮達冷鏈物流,實現食材在全國範疇內的「朝發夕食」。

圖/易果生鮮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透露過當時的成績:2017年,易果GMV(網站成交金額)達100億元,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預計在2018年實現盈利。

誰也沒想到,局面在次年急轉而下。新京報記者聯繫曾在易果生鮮工作多年後離職的中層人士李可(化名),他講述了當時的內部傳言:2018年的「雙11」,阿里給易果生鮮定的目標並沒有完成,「這是成為阿里『棄子』最直接的原因,是易果生鮮開始走下坡路的分割線。」

其實,就在2018年「雙11」的前兩月,易果生鮮還被國內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評為2018年上半年電商的獨角獸,在榜單上排名第三,在生鮮電商行業排名第一。

去年4月啟動大規模裁員

隨著阿里孵化出的盒馬鮮生崛起後,易果生鮮成為阿里「棄子」成為定局。

2018年12月,阿里巴巴進行了新一輪的組織架構調整,天貓超市生鮮運營權從易果生鮮轉交給盒馬。據易果生鮮老員工彭天(化名)回憶,喪失了天貓超市的生鮮運營權,易果的業務直線下降,至少有八九成,這也逼著易果不得不轉型做B端。

不過,B端業務的轉型也沒想像中順利,失去了「金主爸爸」的易果生鮮只能被迫裁員。

「2019年4月開始,公司啟動大規模的裁員,僅以市場部為例,一百多人的部門一口氣全裁了,僅剩一名孕婦留守。」彭天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也是在那一撥被裁掉的,不過相比今年的被裁者,還算幸運的,至少拿到了補償。

的確,今年被裁的員工小莉(化名)沒有那麼幸運。今年5月離職的她,按照裁員協議,將從7月開始分期付款獲得賠償金。「如今已是10月底了,一直沒有下文。」

對老東家如今的局面,小莉甚感惋惜,當年的電商獨角獸,強盛時期擁有幾萬名員工,如今估計就剩二三十名員工處理破產重組事宜,「這些人聽說也不大好,拖欠工資的情況較為嚴重。」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已成定局。李可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有一家公司想要接盤,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不過可以確定不是阿里系。

目前易果生鮮還有哪些優質資源?據李可透露,易果的官網、旗下做淨菜的「我廚」都有用戶和流量的基礎,尤其是在上海比較出名。另一方面,易果轉型做to B業務時,有一些餐飲客戶,雲象供應鏈也不乏一些供應商資源。

「如果有人要接盤的話,必須迅速才能有優勢,迅速切入才能保持客戶的黏性,否則市場就會被蠶食,後期也將較為困難。」品牌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新京報記者。

參與生鮮電商割據戰需能「自我造血」

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2019年,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從497億元增長至2796億元,預計2020年將增至4047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超6萬家生鮮電商相關企業(不包含個體工商戶),約14%的企業處於註銷和吊銷的狀態。而在易果生鮮成立的2005年,這一數字僅有幾百家。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我國新增生鮮電商相關企業超五千家,增速達80.19%,為近年來最高,隨後增速呈逐年下滑趨勢。

「生鮮電商是個淘汰率非常高的行業,無論是to C還是to B的業務,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找到可持續、自我造血的商業模式才最重要。」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研究員賴陽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目前很多企業緊盯流量,以流量獲得投資人的支持,規模覆蓋後爭取上市,從而讓投資人解套。「這樣的模式即便上市了,也存在很大風險,瑞幸咖啡就是例子。」

本來生活網運營總經理卞寧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也坦言,生鮮電商靠流量和補貼的模式運營,此計並不能長遠,成本和收入並不匹配。「我們之前也走過不少的誤區,在2016年確定回歸生鮮買賣本職後,這才在2018年實現總體盈利。」

實際上,在生鮮電商賽道中,不斷有人折戟,也不斷有新人加入。一方面,易果生鮮、妙生活、吉及鮮、呆蘿蔔等平臺接連倒閉;另一方面,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強勢崛起。同時,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也逐步搶佔市場,拉開生鮮電商的割據戰。

「無論前置倉、中心倉,還是商超新零售,抑或大家現在緊盯的社區團購,都屬於領域內演變出來的不同模式,不能妄下結論哪一個模式最好。但目前來看,每個模式均滿足了一定消費者的需求。」賴陽表示。

也有專家認為,生鮮電商一定是巨頭玩的遊戲,對玩家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目前這條道路上,尚未走出優秀選手,未來競爭一定更為激烈,或將重新洗牌。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編輯 王琳 校對 李項玲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黯然退場,申請破產重組
    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黯然退場。10月15日,據多家媒體報導,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基金君查詢天眼查發現,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已經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易果生鮮破產!背靠阿里,也顛覆不了「菜市場」
    日前,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均申請自願破產重組,並負債23億開始遣散員工。易果生鮮被市場淘汰並非個例。2015年,生鮮電商崛起時,足足有4000多家企業入局,生鮮電商行業規模達542億元。
  • 又一家生鮮電商倒下!易果生鮮破產重組,60億打了水漂?
    雖說,YQ裡社區團購的興起,讓一度陷入倒閉潮的生鮮電商煥發出了新活力。然而就在各種生鮮平臺勢力卯足勁,意圖捲土重來的時候,這家成立15年、號稱拿下生鮮電商領域最大融資、曾獲得阿里系連續四輪領投的明星創業公司,可能要說再見了。 誰能料到輝煌過後,曾是資本寵兒的易果生鮮,最終還是走到了破產重組的地步,難免令人唏噓不已!
  •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近日,有消息顯示,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進入自願破產重組。對於易果生鮮自願破產重組一事,截至發稿,公司對此未做出回應。
  •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生鮮電商的出路到底在哪?
    近幾日,有消息指出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自願破產重組。和阿里關係密切的易果從開始的輝煌,到如今逐漸沒落。雖然生鮮電商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也不斷有創業公司加入,但是盈利模式卻始終沒有明確。市場上大部分的生鮮電商還有重新翻盤的機會嗎?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 阿里「棄子」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10月14日,《聯商網》從易果生鮮多位前員工處得到證實,易果生鮮已進行破產重組。易果生鮮旗下新加坡公司膳盟食品發布的截至今年6月底財報顯示,所有與易果相關的個體(包括上述三家公司)欠集團的應收款項減去應付帳款共計約132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6562.64萬元),其中來自上述三家公司的共為1240萬新加坡元(約6164.91萬元)。膳盟食品董事會認為,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的破產重組會對集團的繼續運作造成重大影響。
  • 負債23億!國內首家生鮮電商破產
    01這易果生鮮被爆破產昨日(14日)晚間,多家媒體爆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和安鮮達已經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作為中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風光無限。然而近年來生鮮電商競爭日趨激烈,易果生鮮逐漸掉隊。
  • 易果破產:生鮮電商無贏家
    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重新回到聚光燈下。這次,是因為它破產了。這是生鮮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尷尬縮影。儘管行業已經發展多年,大大小小眾多公司下場參與,但目前沒有一家生鮮電商企業明確地實現商業上的成功。易果倒下企查查信息顯示,由易果生鮮員工倪麗靜、馮向東提出申請,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破產重組。
  • 易果破產:生鮮電商無贏家
    老牌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重新回到聚光燈下。這次,是因為它破產了。這是生鮮電商產業發展的一個尷尬縮影。儘管行業已經發展多年,大大小小眾多公司下場參與,但目前沒有一家生鮮電商企業明確地實現商業上的成功。易果倒下企查查信息顯示,由易果生鮮員工倪麗靜、馮向東提出申請,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的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破產重組。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7月30日裁定受理以上三家公司的破產重整三案,相關案件的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
  • 中國首家生鮮電商轟然倒塌,易果生鮮,負債高達23億
    近期,多家媒體爆出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已經進入破產重組流程,包括主體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且負債高達23個億。給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易果生鮮對於生鮮電商行業的意義還是十分重大的。它是我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創立於2005年。2005年這個年份,淘寶剛成立不久,劉強東差點賣掉了京東,拼多多還沒出現呢,電商的一切都處於洪荒時代,易果生鮮的老闆已經想到要走垂直電商的路子,在網上賣水果了。
  • ​瘋狂燒錢的生鮮賽道:花光近60億融資 易果申請破產重組
    近日消息,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均申請自願破產重組,並負債23億開始遣散員工。這起破產重整案,將於2020年11月3日開庭。而這只是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2018-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品牌有36家,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等多家知名平臺接連折戟。
  • 從易果生鮮破產,看未來生鮮電商的茫茫路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生鮮電商被淘汰出局。或許,近日易果生鮮宣布破產重組,就是在給行業敲響警鐘。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超過20家生鮮電商平臺倒閉。但冰冷的數據,其實並沒有衝擊力。只有當血淋淋的事實、案例擺在眼前,才足夠讓人扼腕嘆息。10月14日,據聯商網報導,多位易果生鮮前員工證實,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其中,母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早已自願破產重組,並開始遣散員工。由此,被看作是國內最高成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的易果生鮮,就此揮別江湖。
  • 淘寶為第一大股東的電商平臺-易果生鮮,今負債23億走向破產。
    生鮮電商。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在經歷輝煌的巔峰之後,走向了破產。10月14日,多家媒體報導,上海易果電子商務已經於7月末自願破產重組。作為我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曾經受到資本的青睞,一度被認為是下一個「獨角獸」。
  •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破產重組,眼鏡電商是否危機重重?
    10月15日,中國最早成立的生鮮電商集團「易果生鮮」正式進行破產重組,從法院的破產裁定書上看,風光無限的「易果生鮮」實則已經欠下了23億的巨額債務。「易果生鮮」成立於2005年,先後獲得了7輪融資,融資金額達60億元,一度獲得阿里、蘇寧的寵愛。2017年,阿里更是投資「易果生鮮」近3億美元,「易果生鮮」隨後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第一生鮮電商集團,僅2017年,「易果生鮮」的營業額就突破百億元大關。
  • 被阿里巴巴拋棄的易果生鮮宣布破產重組
    據外媒報導,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易果生鮮 ,2005年創立於上海,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來自全球的高品質生鮮食材,「易果生鮮,全球精選」電商網站,旗下經營水果、蔬菜、水產、肉類、禽蛋、食品飲料、甜點、酒類、禮品禮券8大品類共3200種產品以「常溫、冰鮮、凍鮮、活鮮」4種形式,全程冷鏈運輸,全年無休鮮活配送。
  • 負債23億!中國又一電商平臺倒下,阿里曾是最大股東
    原題:負債23億!中國又一電商平臺倒下,阿里曾是最大股東。對此大家怎麼看?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企業在進入電商行業中,都能夠有所成就,也有不少前行的電商平臺,之後走向了下坡路。比方說這一個企業,那就是易果生鮮,這個平臺與阿里還有著極深的淵源。負債23億,宣告破產重組易果生鮮是屬於生鮮電商企業,也就是說這家電商平臺的主營業務是生鮮產品,比方說水果、肉類、水產、食品飲料等等,就如同我們現在的生鮮超市一般。
  •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被曝破產重組
    近期,素有「國內首家生鮮電商」之稱的易果生鮮被曝破產。公開資料顯示,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為易果生鮮大股東,持股16.56%;阿里巴巴香港公司持股11.8264%;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9.6245%。將上述股權整合來看,阿里巴巴系在易果生鮮持股比例超過38%。逐漸邊緣化拿到資金後的易果生鮮在垂直生鮮電商領域不斷拓展供應鏈和物流板塊。
  • 生鮮鼻祖易果生鮮也倒下了 生鮮電商是「藍海」還是「血海」?
    「易果生鮮」,你可能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作為國內最早入局生鮮電商的企業,它的存在時間比大眾熟知的盒馬生鮮、每日優鮮長得多。但即使這樣一個生鮮領域的老牌玩家,如今還是沒能熬過第14個年頭。那些年欠下的債,如今用「命」償還因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走向了破產重組的結局。
  • 中國首家生鮮平臺電商 易果生鮮為何走到破產重組?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消息一出,朗然資本創始人潘育新在朋友圈如此評論道。10月13日,據媒體報導,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10月14日,據聯商網消息稱,已從易果生鮮多位前員工處得到證實,易果生鮮已進行破產重組。
  • 易果、雲象、安鮮達破產重組,生鮮路漫漫兮
    零售之難在品類,品類之難在電商,電商之難在供應鏈,易果從電商第一梯隊到破產重組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上海易果電子商務、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和安鮮達已經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和(2020)滬03破申282號「破產審查案件」,兩個案件的申請人為倪麗靜、馮向東,被申請人為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