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風乾物燥,容易發生火災,其中,因電動自行車充電不當引發的火患不容小視。這兩天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太原市部分商業企業、居民小區等地的存車棚裡,已經安裝上了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同時今年我市還將全面鋪開這種充電設備。這種智能充電樁好用嗎?收費標準如何?
圖為天龍大廈背後存車棚內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
私拉電線充電風險大
「我們在小區每個單元的公告欄張貼通知,並通過小區業主群告知:禁止從樓上私拉電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以防止因充電不當引發火災,三令五申仍有部分業主對規定置之不理。」2日,新建北路某小區一位物業管理人員向記者吐槽。
在該小區2號樓前,記者看到幾輛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單元門前空地上,其中一輛正在充電,順著電線抬頭向上看,線是從2單元7層一戶人家中垂下來的,那根細細的電線在風中搖擺顯得格外扎眼。隨即,物業人員進行勸阻,孰料,對方卻不以為然,辯稱電動自行車是新買的,不會出現電池過充或其他原因引發火災。物業人員耐心告知其安全隱患所在,並一直進行勸阻,那位業主才拔了電源,勉強答應不再甩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
冬季是各類火災高發期,因電動自行車充電不當引起著火爆炸的事件屢有發生。消防部門明令禁止在建築內樓梯間、樓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門廳等樓內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充電。實際生活中,不少市民仍然我行我素,安全意識淡薄。
充電4小時花費一元錢
「以前圖方便,要麼把車推進單位充電,要麼拔下電池充電,可是,每當看到因電動車充電不當引發火災的消息,想想都覺得後怕,有了這個智能充電樁至少安全問題有了保障。」在省城銅鑼灣美特好超市地下車棚裡,一位中年女士熟練地將充電器從智能充電樁的插座上拔下,在手機上結束充電並按時長付了費。從她結帳的明細單上,記者看到充電4小時,金額為1元錢。
這位女士告訴記者,她單位離家較遠,騎電動自行車一路下來差不多就沒電了,利用上班時間把電充好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前段時間,她發現單位的地下車棚裡多了個「新傢伙」——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便試了試,感覺挺方便又安全。
她給記者簡單介紹了一下使用方法,即用手機掃碼操作,在後臺就能實時了解充電情況,充滿後自動斷電,結帳付費。「收費挺合理的,主要是安全問題有了保障。」
全程實時監控
電動車整齊地擺放、服務指南張貼醒目、智能充電樁在運行……在天龍大廈背後的存車棚內,南側牆上掛著一臺「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站」,下面關聯著20個充電口,其中有幾輛電動自行車正在充電中,而插座上的指示燈忽明忽暗。記者注意到,每一個紅色小盒遮住的插座上方都有一個二維碼,通過手機掃碼即可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牆上貼著的「智能充電站服務指南」上,操作流程、資費說明、溫馨提示以及客服事宜一目了然。
「目前,我們的『充電小斑馬』均勻分布在市內六城區,數量達到600臺左右。」通過服務指南上的預留電話,記者聯繫到該充電站運營商山西維仕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樊姓負責人。見面之後,他在手機上給記者演示了智能充電樁操作流程。用戶的電動自行車在充電時,智能充電平臺可以通過「充電小斑馬」微信公眾號實時推送充電信息,比如,充電開始通知、插座被拔通知、充電功率異常、充電結束通知等,還有充電異常時智能充電樁會自動斷電並停止計費。「充電設備以智能充電樁為載體,運用雲端控制系統實現車主、運營商及物業對充電情況的實時監控及智能管理。」
今年內全覆蓋
「目前,省政府大院車棚、麗華苑、萬科城以及美特好連鎖超市等地都已安裝了『充電小斑馬』智能充電樁,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有效降低了火災發生的風險。」樊經理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太原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公安和消防部門,實地探查電動自行車入樓充電、私自搭接電線等消防安全隱患,考察建設智能充電場所的客觀條件,督促小區與企業協同配合,儘快在停車棚內統一安裝智能充電樁系統。
截至2019年10月,包括「充電小斑馬」在內,市內推廣並安裝智能充電設備3500餘個。預計到今年1月底,全市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100%、居住100人以上的群租房100%、30人以上出租屋30%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智能充電點;6月底前,有條件的50人以上出租屋100%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智能充電點;年底前,有條件的10人以上出租屋50%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智能充電點,進一步在全市形成安全用電、智慧用電的良好氛圍,有效防範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的發生。
來源:太原新聞網
太原人注意:這個電話千萬別掛!
歷
正在嚴查!電動車這樣上路,小心被處罰!
史
全長159.635公裡!太原西北二環預計2023年底竣工通車
消
居民樓起火,從2樓燒到30樓!眾人掀翻堵路車騰出消防通道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