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的關鍵控制技術

2020-12-15 電氣新科技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MCRWPT系統是一個多參數耦合的複雜電磁系統,各參數的變化都會導致系統失諧,進而影響系統的傳輸效率和傳輸功率,因此對MCRWPT系統的關鍵控制技術研究是保證系統能夠以最優傳輸效率傳遞較高功率的前提。

下面將從頻率跟蹤控制技術、自動調諧技術、恆功率輸出技術對MCRWPT系統能量高效傳輸、系統優化設計和智能控制進行分析概述。

自動調諧技術

高品質因數諧振系統是提高MCRWPT系統傳輸效率和傳輸功率的關鍵,但是高品質因數諧振電路易受系統參數變化造成系統失諧。自動調諧技術能夠根據系統參數變化引起的失諧進行參數重新匹配,以達到自動調諧使系統始終工作在諧振狀態,保證系統的高效、大功率電能傳輸。

有學者提出一種基於相控電容的諧振電路調諧方法,通過設計相控電容調諧電路,計算電容相位與等效電容之間的對應關係,等效形成可以連續變化的可變電容進行調諧。有學者設計了一種相控電感電路,通過觸發延遲角的調節可以實現動態實時調諧控制。有學者提出一種利用小型步進電機分別控制安裝在發射端和接收端的可調電感進行調諧控制的方法。通過設計調諧電路和優化算法進行諧振參數匹配,並搭建實驗平臺驗證設計的可行性。有學者採用電容陣列動態調節電路對初級諧振電容進行動態調節,確保系統參數變化時仍能工作在諧振狀態。有學者提出一種基於諧波的移相閉環控制策略,設計了一種採用電流平均值進行諧波電流檢測的方法,利用輸出電壓中的諧波含量參與諧振,提高了系統的傳輸效率。有學者提出一種相控電感的無極調諧方法,該方法可實時改變諧振電感的等效值,使諧振網絡的諧振頻率等於系統的工作頻率,保證系統始終工作在諧振狀態。自動調諧技術的關鍵在於系統參數發生變化時能夠通過自動調整相關參數保證系統始終工作在諧振狀態下。通過改變電感和電容大小的方法使系統達到諧振狀態是調諧的重要手段,但是電感、電容的調節是一個被動的過程,通過增加一些控制手段實現主動控制才能保證調諧的連續性。

自動調諧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MCRWPT系統的傳輸效率和最大傳輸功率。自動調諧技術是促進MCRWPT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技術,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使用相應的調諧技術能夠促進MCRWPT系統在不同領域和各種場景下高效穩定的運行。

頻率跟蹤控制技術

MCRWPT系統依靠高頻工作實現電能無線傳輸,一般工作頻率在kHz~MHz範圍內,系統的傳輸效率和傳輸功率對工作頻率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通過頻率跟蹤和控制技術能夠實時監測系統的工作頻率變化,從而保證系統發射端輸出頻率,接收端接收頻率和諧振頻率始終保持一致,從而有效地提高系統的工作效率和傳輸功率,頻率跟蹤技術其實也是實現自動調諧的一個手段。

MCRWPT系統在不同耦合條件下會出現頻率分裂現象,導致系統傳輸功率和傳輸效率的下降。系統在諧振狀態下電壓和電流處於同相位,通過對發射端或接收端電流頻率採樣、檢測實現系統頻率跟蹤。

對發射端電流頻率跟蹤可以直接檢測發射端電流信號相位並將其與電壓信號相位對比,若相位差為零則表示發射端工作在諧振狀態;若相位差不為零則將反映相位差的脈衝信號反饋至驅動電路使其控制逆變器調節輸出電源頻率直至發射端電壓電流同相,控制過程結束,系統重新恢復諧振狀態。

由於接收端電流信號與發射端電壓信號存在90°相位差,在跟蹤接收端電流頻率信號時需要首先將接收端電流移相才能進行頻率跟蹤。

因此,為了系統電路設計更加簡單,大多數研究者都選擇直接跟蹤發射端電流頻率,但是接收端電流頻率的改變不受頻率分裂現象影響,跟蹤接收端電流頻率信號是可以保證系統跟蹤的頻率始終為固有諧振頻率而不受頻率分裂現象的幹擾,從而有效地保證頻率跟蹤控制系統始終在最大傳輸功率和最優傳輸效率的工作狀態。

有學者提出一種頻率跟蹤控制方法可以使發射電源頻率自動同步諧振電路固有頻率,以此避免發射線圈電感變化引起的失諧導致系統傳輸效率下降。有學者提出了一種基於閉環控制的自適應頻率跟蹤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種改進的蟻群算法(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IACA)來實時跟蹤最大功率點,並對最優頻率進行了跟蹤。有學者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直接將傳輸功率和傳輸效率信號應用於頻率跟蹤算法,同時還考慮功率鏈路和功率放大器效率,從而為跟蹤算法建立合理的準則,建立的自動頻率跟蹤系統在0~0.5m範圍內成功傳出70W左右的電功率,並將傳輸效率保持在70%以上。頻率跟蹤控制技術能夠解決MCRWPT系統工作過程中環境變化和外部幹擾導致系統參數變化引起的失諧問題,通過頻率跟蹤控制技術可以保證系統工作頻率始終與系統固有諧振頻率相匹配,使系統始終工作在最大功率和最優效率狀態下。

恆功率輸出技術

在WPT應用場景中大多要求負載功率穩定,然而MCRWPT由於工作環境和負載變化都會引起輸出功率動態變化。恆功率輸出技術能夠保證MCRWPT系統工作狀態變化時保證恆功率輸出,增強系統供電穩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輸出控制策略是通過不同的控制方法實現恆壓、恆流輸出的目標。

有學者通過分析系統恆流、恆壓工作的邊界條件,在不增加控制器的情況下,通過恆頻驅動保證系統工作在恆壓、恆流狀態。減少控制電路的設計能夠降低系統的複雜性,保證系統的傳輸效率,但是為達到恆壓輸出的效果需要設計相應的邊界條件,對負載的取值範圍也有要求,限制了MCRWPT應用範圍。有學者提出採用移相直通控制策略調節系統功率輸出,通過建立系統等效數學模型與移相角的函數關係,驗證了通過控制逆變環節開關管的直通角可以控制一次電流幅值從而達到控制輸出功率的效果。有學者提出一種基於雙拾取耦合機構的恆功率輸出動態無線電能傳輸系統,通過採用相互重疊的雙拾取線圈,在兩線圈之間引入互感,並推導出每個拾取線圈輸出功率隨等效負載電阻的變化規律,通過控制每個拾取線圈的實際等效負載電阻,實現系統輸出功率的恆定。有學者提出一種優化方法,可以建立輸入電流與傳輸效率、電壓傳遞函數和導通角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更好的傳遞效率和輸出電壓的可控性。文獻[58]提出了一種在調節輸出電壓的同時使系統效率最大化的跟蹤最大效率點控制方案,該方案將工作頻率固定在接收端諧振頻率,可以動態跟蹤恆壓輸出軌跡上的最大效率點。有學者提出了一種用於無線功率傳輸的新型半橋式有源整流(Semi- Bridge Active Rectifier, S-BAR)相移控制方法,該控制策略可以在一次、二次側沒有通信的情況下通過對一次側開關管相移調諧來調節系統的輸出電壓。實現恆功率輸出的主要途徑是控制一次電流、電壓的相位和幅值,建立負載側電阻與一次側輸入功率的函數關係是確定恆功率輸出策略的關鍵。因此,以相互函數關係為依託,確立相應的控制策略是實現MCRWPT系統恆功率輸出的關鍵技術手段。

本文編自2020年第20期《電工技術學報》,論文標題為「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特性研究動態」,作者為賈金亮、閆曉強。

相關焦點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發展趨勢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關鍵:電磁耦合機構選型設計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關鍵:電磁耦合機構選型設計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應用現狀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
  • 基於能量流理論的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原理分析與驗證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遼寧東科電力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諸嘉慧、劉之方、高強、劉齊、潘加玉,在2019年第20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對於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過程,一般採用電路或耦合模理論來分析。
  • 前沿科技:多負載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技術瓶頸與未來發展
    多負載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是近年來研究熱點之一,它作為無線電能傳輸中的一個關鍵技術,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智能家居、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範圍和研究前景。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技術無需導線或者其他物理連接,通過空間將電能直接傳輸到負載,具有輸電靈活方便等優勢。
  • 無線充電的電力傳輸技術原理和應用標準
    VEwEETC-電子工程專輯無線能量傳輸的概念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確切地說,它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特斯拉發明線圈的時候。無線能量傳輸的一個關鍵指標是效率:一個有效的系統,要能夠將大部分能量從發射器有效地傳輸到接收設備。用於近場無線傳輸的電感耦合方式有兩種,分別為標準電感耦合和諧振感應耦合。
  • 未來已來,電動汽車2020年或將實現無線充電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未來已來,電動汽車2020年或將實現無線充電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基於磁耦合諧振式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紐西蘭奧克蘭大學Boys教授帶領的無線電能團隊自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研究電磁感應式非接觸能量傳輸(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技術,並且全面深入地進行了研究與推廣。
  • 應用於無人機無線充電的輕量化磁耦合結構
    針對現在廣泛應用的電力巡檢無人機存在的充電自主化水平低問題,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陳千懿、高立克、陳紹南、肖靜,在2020年第5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設計了基於磁耦合諧振原理的無線充電系統。
  • 無線充電技術是電動汽車推廣的一大法寶
    幾年前,智慧型手機等一些消費類設備已經開始使用緊湊型臺式無線充電板充電。但是,為智慧型手機充電的電氣要求與電動汽車充電有很大不同。對於電動汽車充電,在給定時間內傳輸的電量非常關鍵。無線充電有兩種基本方法;電感式或電容式。電感式方法可以採用近場電磁技術,利用兩個線圈之間的磁通量來傳輸能量。電容式方法採用兩個板之間的電場耦合,基本上形成一個大電容器。
  • 如何高效實現水下航行器的無線充電?哈工大科研人員發布研究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新能源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蔡春偉、武帥、張言語、劉金泉、楊世彥,在2020年第1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基於磁耦合諧振原理,設計一套基於弧形線圈和二次側控制的無線充電系統,對水下自主航行器無線充電技術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學術簡報|電動汽車動態無線供電系統電能耦合機構與切換控制研究
    天津工業大學電工電能新技術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張獻、王傑、楊慶新、魏斌、王松岑,在2019年第15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針對電動汽車動態無線供電系統中電能耦合機構間傳輸效率與接收電流的波動性問題,推導了系統傳輸效率函數,並通過分析控制方式得到了原邊線圈電流與系統切換控制之間的關係
  • 單片機技術實現藍牙無線充電的系統方案
    有了無線充電技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這種麻煩。因此,設計基於MSP430F149的藍牙無線充電系統,擺脫以往電線的束縛,解決電子產品充電接口不兼容的問題。該設計具有攜帶方便、成本低、無需布線等優勢,適用於各手持行動裝置以及小型用電器,不但環保並且方便了廣大的用戶。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
    ZTEV研發出電動汽車3-60kW大功率無線充電系列產品,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提供自動、自在、自由的汽車充電整體解決方案,並在成都、襄陽等地開展了示範運行。 中惠創智(Zonecharge)成立於2014年7月,致力於無線供電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運營。在煙臺總部建有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研發中心,在深圳公司建有電磁兼容標準化實驗室。
  • 【學習筆記】無線充電(1):一種感應式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與分析
    該無線充電系統分為兩部份:發射端和接收端。發射端採用全橋逆變電路,把直流供電電壓轉換為高頻脈衝電壓後提供給諧振單元。在變壓器的原副邊分別串聯補償用的諧振電容,使變換器工作在諧振頻率點附近,極大地提高了能量傳輸效率。
  • 學術簡報|用於混合儲能系統供電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效率優化策略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耿宇宇、楊中平、林飛、王義,在2019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1上撰文指出,混合儲能系統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雙重優勢,但是很少有研究考慮混合儲能系統的無線充電策略設計,本文考慮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特性,優化了混合儲能系統的功率分配策略。
  • 哈爾濱工業大學朱春波教授: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關鍵技術與發展方向
    朱春波朱春波,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委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無線電能傳輸技術,主要方向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尤其是電動汽車移動式動態無線供電技術,在基礎理論和實用化方面,均與國際前沿水平同步。觀點未來50年,人類將進入能量無線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期。動態無線供電是最理想的供電方式。
  • 哈爾濱工業大學朱春波教授: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關鍵技術與發展方向
    朱春波朱春波,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委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無線電能傳輸技術,主要方向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尤其是電動汽車移動式動態無線供電技術,在基礎理論和實用化方面,均與國際前沿水平同步。
  •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0太湖...
    2020年8月29-30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業委員會換屆會議暨2020太湖論壇在蘇州市太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安潔無線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承辦,蘇州市吳中區科技鎮長團和科技局協辦。來自全國約150位知名專家、學者、有關領導和標準化組織負責人、車企無線充電負責人、無線充電廠商負責人、檢測機構負責人、核心部件及材料的協作廠商等出席了此次會議。
  • 專有的高性能無線電力傳輸(含數據傳輸)解決方案
    專有的高性能無線電力傳輸(含數據傳輸)解決方案 Würth Elektronik 發表於 2019-12-09 11:27:45 1.簡介 隨著無線電力傳輸在智慧型手機和充電站等消費電子產品中日益普及,工業和醫療技術製造商也愈加關注這項技術及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