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思維和火花思維怎麼選?在面對思維課時,這成了很多家長的一大頭疼問題。
在之前的測評文中,我就說過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在一些部分,例如知識板塊等方面比較相似。因此面對這樣的兩家機構,大部分家長確實無從下手。
今天魚sir再來詳細深扒一下課程的部分細節,看看豌豆思維怎麼樣,思維課要如何選才是適合孩子的,由於篇幅有限,本篇文章只測評豌豆思維,火花思維會在後面的文章中測評。
課件設計交互性較強,但孩子探索少
豌豆思維使用的是自研交互式課件,課件的交互性比較強,上課流程大致分為了4個環節。
魚sir將其實際的上課流程列在下面:
場景引入:通過動畫片引入當天學習的主題,這裡的動畫片會圍繞一些卡通人物。
探究:這一部分是孩子探索與練習。
這一環節魚sir要提一點,家長們都知道,思維課程,其實更應該以孩子為主,讓孩子通過自主練習來學習知識,老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不過豌豆思維的探究部分,有些老師講解內容偏多,和同類型的火花思維對比,豌豆思維一些老師給孩子獨立探索的時間比較少。
不過據魚sir得知,針對這一問題,豌豆思維也有在改進,後期如何還有待觀察。
穿插動畫:這一環節會有2-3個動畫片插入,這一環節的趣味性會相對較高,對坐不住或者需要培養學習興趣的孩子比較友好。
課堂小結:部分老師會在最後進行課堂總結。
另外,對於低級別的孩子,豌豆思維安排了思維小遊戲,通過遊戲讓孩子鞏固所學知識。
小班化教學,有利有弊
豌豆思維是小班化上課模式,其中S1級別為1V4,S2-4級別為1V6,S5-7級別為1V8。
小班化教學的關鍵在於老師和同伴的配合。如果能夠選擇到合適的同伴,孩子之間相互鼓勵,合理競爭,對自家孩子的進步幫助是比較大的。並且,豌豆思維是可以固定同伴的,一旦選擇到合適的同伴,家長可以固定下來。
不過弊端是:也存在匹配的同伴不合適從而影響課堂效率的情況。而且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有些比較害羞和被動的孩子,就不太適合小班化教學了,比如下面這位:
所以關於是否選擇小班課,家長們也可以參考下孩子的想法,或者多觀察孩子的上課狀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