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足壇逐漸複賽,各項足球賽事也開始回歸視野,國足剩餘的4場世預賽40強賽,也將在10月,11月兩個月的時間來完成,由於高拉特、阿蘭、艾克森、洛國富等人的歸化,國足在鋒線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豪橫,國足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主帥。那為什麼裡皮在歸化順利進行的情況下,堅決辭職呢?
1、足協原因:面對批評裡皮的聲音無動於衷
2016年裡皮首次出任國足主帥,恆大跟當時的足協掌門人狀態火熱,而蔡總也三顧茅廬屈身下就邀請裡皮,最終裡皮共率領中國隊參加了6場12強賽,取得3勝2平1負積11分的成績。很多球迷公認,如果裡皮從12強賽開始就執教國足,那麼2018世界盃就已經圓夢了。
可是當裡皮在亞洲杯下課後,足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果說杜總還對恆大和裡皮以禮相待的話,那陳總則是對恆大無感,否則也不至於說出來「你們恆大拿那麼多冠軍有什麼」的話,自然而然,足協對裡皮也沒什麼好臉色。
失去足協支持,國內媒體批評裡皮的聲音明顯佔了上風,而足協則是事不關己,沒有任何力挺裡皮的表示。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張裡皮跟陳總的合影。
2、球員原因:歸化球員動了本土國腳大蛋糕
中國足球不乏做掉主教練的案例,最明顯的就是在合肥1比5輸給泰國青年隊,從而做掉了卡馬喬,要知道卡馬喬跟球員之間並沒有直接矛盾,只是足協和WD已經看他不順眼了。
而裡皮則是觸及了球員的根本利益。裡皮是歸化政策的發起人和執行人,歸化球員機會越多,那麼本土球員機會越少,不管是在國足還是在聯賽,歸化球員都會大規模擠壓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雖然球員不願意為國足累死累活,但是這個國腳的身份,則是變現最重要的手段。
而足協在當時討論1200萬工資帽跟國腳身份掛鈎時,簡直是慫恿球員做掉裡皮,連恆大球員都不能坐視歸化球員崛起。
3、裡皮自身原因:看清國足真相後不再熱愛國足
裡皮在輸給敘利亞後怒而辭職,簡直是不顧後果的表現。首先讓足協和眾多國腳非常沒有面子,其次則是面臨著巨額違約金的賠償,但是裡皮什麼都顧了。你們說我總在這裡撈錢是吧,好的,老子不幹了,大不了掏違約金——好在足協沒有做出討要違約金的動作,否則真成笑話了。
裡皮之所以暴怒,是因為他已經意識到,這支球隊已經不是當初他口中那支「我們在亞洲誰也不怕」的球隊了,當時以恆大為班底的國足,上有足協支持,下有將士用命;如今這支國足恆大球員已老,其他球隊人員則是揣摩足協態度、不願意歸化球員出風頭。在這種勾心鬥角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有一種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可惜裡皮年紀太大,已經沒法咽下這口雞湯。希望李鐵能夠成為國足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