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南信大共商大氣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2021-01-04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邢超報導10月1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閔錦忠一行到中國氣象局調研,就《大氣科學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以下簡稱《培養方案》)編制工作聽取中國氣象局領導和專家意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出席座談會。

許小峰指出,《培養方案》是學校實施本科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文件,對科學合理培養氣象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深入研究大氣科學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問題,對於促進學科發展,滿足現代氣象業務發展需求意義重大。希望加強教材、課件建設,加強數理等基礎理論教學,培養合格人才。

中國氣象局人事司、科技與氣候變化司以及國家氣象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和業務中心專家,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多部門領導與專家共同研討了《培養方案》。

據悉,自《教育部中國氣象局關於加強氣象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中國氣象局以氣象人才培養聯盟為平臺,積極落實文件各項要求,通過開展業務指導、畢業生招錄、數據支持、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等,加強氣象業務單位與高校的溝通交流,多舉措推進氣象人才培養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相關焦點

  • 2017南信大、成信大招收江西大氣科學專業本科定向生10人公告
    【導讀】2017南信大、成信大招收江西大氣科學專業本科定向生10人公告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招聘信息:2017南信大、成信大招收江西大氣科學專業本科定向生10人公告
  • 全國氣象部門在南信大「搶」人才 提供1788個崗位
    中國江蘇網11月14日訊(記者 米格)今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苑體育館裡人流如織,全國氣象部門2015年人才招聘會在這裡舉行,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等165家單位在現場選聘人才,推出1788個崗位。五年來,全國氣象部門接收8366名應屆畢業生中,出師南信大的學生超過了三分之一。
  • 搶人才!南信大舉辦全國氣象人才招聘會 2000餘個崗位供選擇
    「今年哈密市共招6人,我覺得自己有把握」。新疆氣象局招聘負責人表示,今年是「人才豐收年」,今年來應聘的學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很高。西藏省局的展臺前吸引了不少漢族學生前來諮詢。「西藏招聘人數多了不少」,來自西藏的南信大本科生索朗央金一心想建設家鄉,在看到其他省份的學生在西藏氣象局前投遞簡歷,她感到「競爭有些激烈」,不過專業對口讓大氣科學專業的她覺得「頗有優勢」。
  • 推動行業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旋轉門」
    如何讓應屆畢業生儘快滿足氣象行業需求,有效充實行業人才隊伍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南信大)與各省氣象局試點建立的生源地實習機制,正在為這一難題尋找解決途徑。   瞄向一個難點  今年,江西省撫州市氣象局順利招到了急需的大氣科學專業應屆畢業生。除了常規校園招聘外,生源地實習機制也在該局應屆生招聘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南信大大氣科學專業應屆畢業生聶道洋,就是在實習後與市氣象局籤了約。
  • 國內「大氣科學」專業最好的6所大學,學得好前途無量!
    大氣科學專業主要是培養能在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等方面從事教學、科研、科技研發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算是比較窄的,多集中在氣象局、環保局、機場、空管局、航空公司以及科研單位等等這類需要大氣科學類專業人員的企事業單位,本科生畢業後比較多進的是空管局、航空公司或者省級以下的氣象局,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就業相對容易些,一般是進省級以上氣象局和科研單位這些層次高一點的單位!這些工作崗位相對都比較穩定,而且待遇還不錯,工作崗位一般比較清閒,通常都能有中等偏上的收入!
  • 考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專業,將來有前途嗎?
    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其中,大氣科學專業作為學校唯一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招牌學科!
  • 中國大氣科學專業十大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通常簡稱「南信大」,前身為1960年創建的南京氣象學院,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氣象人才搖籃」。目前,本科設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專業,並設有國家大氣科學本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研究生設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二級學科)兩個碩士和博士學位點,這兩個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並設有大氣科學博士後流動站。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大氣科學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學科同時被評為A+級,位列全國第一。
  • 中國氣象局與蘭州大學共建大氣科學學院
    12月17日,中國氣象局與蘭州大學籤署共建大氣科學學院框架合作協議。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出席籤約儀式。宇如聰指出,蘭州大學培養的氣象人才為中國氣象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後雙方要圍繞協議把合作做實做深,充分發揮蘭州大學學科和人才資源優勢,以及中國氣象局科研業務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方式,建立務實高效的合作機制,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嚴純華表示,局校合作為蘭州大學大氣學科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資源共享平臺。
  • 蘭州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建大氣科學學院框架合作協議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姚學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端義宏、甘肅省氣象局局長鮑文中,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等出席籤約儀式。儀式由大氣學院黨委書記王偉國主持。宇如聰表示,蘭州大學培養的人才為中國氣象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 大氣科學類:穩而小眾的日常必備型專業
    學習觀測天氣、看天氣圖、預測天氣是這個專業的基本功。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極端天氣頻發現象的出現,既為大氣科學培養人才的緊迫性敲響警鐘,也使大氣科學逐漸成為研究地球系統的綜合學科。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大氣科學類專業本科學習內容與就業方向。
  • 大氣科學專業是熱門專業,可劃分為四類,你喜歡的院校屬於哪一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始建於1960年,坐落於南京江北新區,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2004年更為現名。
  • 你了解大氣科學專業嗎?就業率高達100%!工資待遇也很高
    你了解大氣科學專業嗎?就業率高達100%!工資待遇也很高!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大氣科學專業是什麼?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氣象學專業是大氣科學的一個二級學科,它的應用也是非常廣發的,氣象學與每個人生活的直接息息相關性就是天氣預報。
  • 南信大氣象本科生就業情況
    也許你會說為什麼學校把名字改得這麼的「野雞」,據小道消息,那個時期學校面臨招生困難,為了能吸引優質生源,因此把名字改成了當時大火的IT行業「信息工程」,2017年,學校「大氣科學」在教育部第四輪教學評估中以A+的頂級水平重返國家隊,被列入中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院校,也是未能入選「92工程「的老牌88
  • 報考南信大十大理由之五:最卓越,因材施教育英才
    桃李春風育英才 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信大 我們堅持以生為本,立德樹人 已培養各類優秀畢業生17萬餘人 今天,小龍帶你解碼南信大人才培養 去看看拔尖精英人才
  • 大氣科學類專業全解析
    大氣科學的相關專業有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物理學、生態學等。大氣科學類分為大氣科學和應用氣象學等專業。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個專業對物理、地理科目要求較高。
  • 中國氣象人才的搖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其中有四個專業,就是從學校初建時的三個專業方向,一路發展而來,分別是: 大氣科學, 大氣科學(大氣物理方向),大氣科學(大氣探測方向),應用氣象學,雖然這四個專業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卻屬於不同的三個學院,大氣科學屬於 大氣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大氣物理方向),大氣科學(大氣探測方向)屬於大氣物理學院,應用氣象學屬於應用氣象學院,可見學校對於大氣方向研究的精細程度。
  • 大氣科學,竟然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專業名稱,好評如潮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理學學士開設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山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瀋陽農業大學、雲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防災科技學院等。關於大氣科學專業大學排名,有幾個不同版本。
  • 大氣科學專業,考上這所大學,等於考上北京大學,就業不愁
    小月的姑姑在省裡的氣象站工作,小時候經常去姑姑家,跟姑姑到她單位去,自小對氣象站的工作充滿了興趣。所以,高考時,選定大氣科學專業。大氣科學,是理學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包括大氣科學專業,應用氣象學專業兩個二級學科。大氣科學是研究大氣的各種現象(包括人類活動對它的影響),這些現象的演變規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一門學科。
  • 一個就業率100%的冷門專業這些大學值得關注
    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由於社會發展的需要,現在該專業已經廣泛應用到氣象、航空、航天、海洋、環境、水利、軍隊、極地考察等部門,就業去向也不再是單一的國家氣象局系統,部隊、海洋、環境、水利、極地考察、航天航空等部門也需要大量的大氣科學人才,但是由於該專業大多屬於體制內工作,收入相對平穩,所以該專業一直偏冷門,開設該專業的大學也僅有12所, 而所有開設大氣科學專業的院校統計結果都表明,大氣科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接近100%,就業率在高校各專業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