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談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密碼法

2020-12-28 澎湃新聞

一、「密碼」和「口令」

現實生活中提到的「密碼」一詞,比如人們日常使用的開機「密碼」、微信「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這些「密碼」實際上是口令。口令只是進入個人計算機、手機、電子郵箱或者個人銀行帳戶的「通行證」,它是一種簡單、初級的身份認證手段。這些口令與《密碼法》草案中的「密碼」不同,真正的「密碼」,藏在安全支付設備中、藏在網絡系統內,默默守護國家秘密信息安全、守護我們每個人的信息安全。

《密碼法》中的密碼指的是使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密碼法》共五章四十四條,對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進行分類管理。其中,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絕密級,普通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機密級。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屬於國家秘密。密碼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有關規定對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實行嚴格統一管理。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

二、商用密碼

我國自行研發的自主可控商用密碼算法主要包括:ZUC,SM2,SM3,SM4和SM9等,這些密碼算法涵蓋了對稱密碼中的序列密碼,分組密碼,非對稱密碼中的橢圓曲線密碼,以及密碼雜湊算法,把它們組合起來可以為各種需要密碼技術作為支撐的行業應用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

1、對稱密碼算法

序列密碼ZUC(祖衝之)算法和分組密碼(SM4)算法都屬於對稱密碼算法,也就是說,加密一方和解密一方使用完全相同的密鑰來分別進行加密和解密,從而提供保密性(機密性)保證。

ZUC算法目前主要用於通信領域。2011年9月,我國以ZUC算法為核心的加密算法128-EEA3和完整性保護算法128-EIA3,與美國AES、歐洲SNOW 3G共同成為了4G移動通信密碼算法國際標準。

SM4算法最初作為我國自主無線區域網安全標準WAPI的專用密碼算法發布,後成為分組密碼算法國家行業標準。由於SM4算法最初用於無線區域網晶片WAPI協議中,支持SM4算法的WAPI無線區域網晶片已超過350多個型號,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70億顆。在金融領域,僅統計支持 SM4 算法的智能密碼鑰匙出貨量已超過 1.5 億個。

2、非對稱密碼算法

非對稱密碼算法又稱公鑰密碼算法,公鑰密碼算法包括公鑰加密和私鑰籤名(即數字籤名,可提供真實性、不可否認性保證)兩種主要用途,打破了對稱密碼算法加密和解密必須使用相同密鑰的限制。公鑰加密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鑰。其中加密的密鑰被公開,稱為公鑰;解密的密鑰被保密,稱為私鑰。公鑰、私鑰是密切關聯的,從私鑰可推導出公鑰,但從公鑰推導出私鑰是計算上不可行的。SM2算法(橢圓曲線公鑰密碼算法)和SM9算法(標識密碼算法)是我國頒布的商用密碼標準算法中的公鑰密碼算法,常見的國外公鑰密碼算法有RSA、ECDSA算法等。

基於SM2算法的數字籤名技術已在我國電子認證領域廣泛應用。SM2算法於2017年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採納,成為國際標準ISO/IEC 14888-3的一部分。SM9算法將用戶的標識(如郵件地址、手機號碼、QQ號碼等)作為公鑰,不需要數字證書、證書庫或密鑰庫,省略了交換數字證書和公鑰過程,使得安全系統變得易於部署和管理,非常適合端對端離線安全通訊、雲端數據加密、基於屬性加密、基於策略加密的各種場合。同SM2算法一起,SM9數字籤名算法也在2017年被ISO採納,成為國際標準ISO/IEC 14888-3的一部分。

3、密碼雜湊算法

密碼雜湊算法又稱雜湊函數、哈希(hash)算法、哈希函數,是把任意長的輸入串轉化成固定長的輸出串的一種函數。我國商用密碼標準中的密碼雜湊算法是SM3算法,並於2018年10月成為國際標準。SM3算法的輸出長度固定為256比特。輸入長度在理論上是無限制的。在實踐中根據填充規範的要求,輸入長度不能超過264比特。只使用SM3算法不能提供完整性保護,而是需要配合密鑰使用,即帶密鑰的雜湊算法(HMAC):利用雜湊算法,將一個密鑰和一個消息作為輸入,生成一個消息摘要作為輸出。HMAC可用作數據完整性檢驗,檢驗數據是否被非授權地改變;也可用作消息鑑別,保證消息源的合法性等。

SM3 算法應用非常廣泛。如在智能電網領域,採用SM3算法的智能電錶接近10億用戶,均能安全穩定運行。在金融系統,目前大約有7億多銀行磁條卡更新為密碼晶片卡,動態令牌累計發行7726萬支,這些卡片及令牌均使用了SM3算法。

三、等級保護中的密碼

我們看到在等級保護中也有許多與密碼相關的要求,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中與密碼相關的要求如下:

1、真實性

應在通信前基於密碼技術對通信的雙方進行驗證或認證;

應採用口令、密碼技術、生物技術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合的鑑別技術對用戶進行身份鑑別,且其中一種鑑別技術至少應使用密碼技術來實現。

2、保密性

應採用密碼技術保證通信過程中數據的保密性。

應採用密碼技術保證重要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於鑑別數據、重要業務數據和重要個人信息等;

應採用密碼技術保證重要數據在存儲過程中的保密性,包括但不限於鑑別數據、重要業務數據和重要個人信息等。

3、完整性

應採用校驗技術或密碼技術保證通信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

應採用密碼技術保證重要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鑑別數據、重要業務數據、重要審計數據、重要配置數據、重要視頻數據和重要個人信息等;

應採用密碼技術保證重要數據在存儲過程中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鑑別數據、重要業務數據、重要審計數據、重要配置數據、重要視頻數據和重要個人信息等;

4、不可否認性

在可能涉及法律責任認定的應用中,應採用密碼技術提供數據原發證據和數據接收證據,實現數據原發行為的抗抵賴和數據接收行為的抗抵賴。

5、密碼管理要求

應確保密碼產品與服務的採購和使用符合國家密碼管理主管部門的要求。

應進行上線前的安全性測試,並出具安全測試報告,安全測試報告應包含密碼應用安全性測試相關內容。

密碼管理應遵循密碼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密碼管理應使用國家密碼管理主管部門認證核准的密碼技術和產品。

6、利用密碼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的問題

可信驗證:可基於可信根對系統引導程序、系統程序、重要配置參數和邊界防護應用程式等進行可信驗證,並在應用程式的所有執行環節進行動態可信驗證,在檢測到其可信性受到破壞後進行報警,並將驗證結果形成審計記錄送至安全管理中心,並進行動態關聯感知;應採用可信驗證機制對接入到網絡中的設備進行可信驗證,保證接入網絡的設備真實可信;

遠程管理:當進行遠程管理時,應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鑑別信息在網絡傳輸過程中被竊聽;

集中管理:應能夠建立一條安全的信息傳輸路徑,對網絡中的安全設備或者安全組件進行管理。

四、小結

當今密碼技術在保護信息安全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促使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相信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的頒布與實施、等級保護制度的實施,我國數字經濟將繼續高質量發展。

內容來源:光明網 河北信息安全

新河縣網信辦違法違規網站平臺舉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電話:0319-4982332

郵箱:xhwljb@126.com

原標題:《觀點 | 談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密碼法》

相關焦點

  • 談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與密碼法
    這些口令與《密碼法》草案中的「密碼」不同,真正的「密碼」,藏在安全支付設備中、藏在網絡系統內,默默守護國家秘密信息安全、守護我們每個人的信息安全。  《密碼法》中的密碼指的是使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密碼法》共五章四十四條,對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進行分類管理。
  • 促進密碼事業發展 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相對於其他類型的安全手段,如人力保護、設備加固、物理隔離、防火牆、監控技術、生物技術等,密碼技術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最有效、最可靠、最經濟的手段。  問:請您談談制定和實施密碼法的重要意義。  答:密碼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
  •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什麼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在由公安部郭啟全等編著的《網絡安全法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培訓教程》(2018版)中,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多年來,對信息安全、網絡安全、信息網絡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等概念,我國在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中通常採用「信息安全」這個關鍵詞。《網絡安全法》出臺之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中將「信息安全」調整為「網絡安全」,將「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調整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 《密碼法》關係國家安全和民生福祉
    《密碼法》旨在規範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提升密碼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  密碼關係國家安全和民生福祉,是重大戰略資源  現實生活中密碼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比如手機開機密碼、電子郵箱登錄密碼、微信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等。
  • 新《密碼法》聚焦信息安全,上上籤安全資質領跑電子籤名行業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我國首部密碼法的消息傳出,一舉將數據加密、信息安全等問題推到了聚光燈下。那麼,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需要具備哪些資質?對企業而言,又該如何判斷服務商的安全技術實力?針對這些問題,權威智庫機構「艾媒諮詢」發布《2019中國電子籤名安全專題研究報告》,逐一詳解電子籤名行業的各項安全資質,並對主流電子籤名廠商進行了安全評判。
  • 我國有了密碼法,但你知道麼?
    密碼法所稱密碼,是指使用特定變換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或者安全認證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具體來講,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國家對密碼實行分類管理。 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屬於國家秘密,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 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
  • 密碼法頒布一周年 守護安全「密」不可分
    10月26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下稱密碼法)頒布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來,東莞市深入貫徹實施、加快推進密碼規範應用和產業發展,不斷推動東莞密碼工作再上新水平。密碼法於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密碼法是我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對於規範密碼應用和管理,更好發揮密碼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密碼法中所說的「密碼」,是指採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密碼法規定,國家對密碼實行分類管理。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屬於國家秘密。
  • 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
    2020年9月16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密碼攻防與網絡空間安全」主題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專家學者、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推進密碼技術應用,構建網絡空間新安全體制」等主題展開熱議,深入探討了如何促進密碼研究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如何推動密碼與數字經濟融合,如何發揮好密碼技術在網絡空間安全中的關鍵支撐作用等議題。
  • 【網信普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解讀——保護國家秘密的密碼
    密碼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密碼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有助於提升我國密碼工作的規範化、科學化、法治化水平,對維護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促進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直接關係企業商業秘密的依法保護,關係社會公眾在網絡空間生活的安全和便利。有的觀眾朋友可能要問,我們每天在網上登錄電子郵箱,到銀行自動取款機上取錢轉帳時,都提示要輸入一串「密碼」,密碼法就是管這些「密碼」嗎?
  • 關於《密碼法》,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下)
    國家密碼管理局負責人密碼法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對一般用戶使用商用密碼沒有強制性要求。由於商用密碼屬於兩用物項,密碼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竊取他人的加密保護的信息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的密碼保障系統,不得利用密碼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等違法犯罪活動。
  • 《密碼法》頒布一周年,您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而制定《密碼法》是為了規範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提升密碼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 一圖讀懂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  •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絕密級,普通密碼保護信息的最高密級為機密級。  •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全文)  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安全課】即可獲取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回放/在線觀看入口、直播時間及平臺
  • 《密碼法》你了解多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下稱《密碼法》)於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4月15日是《密碼法》頒布實施後的第一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密碼法》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有何關聯?它是一種簡單、初級的身份認證手段,不在《密碼法》的管理範圍之內。《密碼法》規定,密碼是指採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它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加密保護,另一個是安全認證。前者是指將原來可讀的信息變成不能識別的符號序列,後者是指確認主體和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 華為安全等級保護解決能力中心落戶黑龍江
    28歲的思航網絡總經理趙思航語出驚人。  10月28日上午匆匆從瀋陽思航網絡總部趕到哈爾濱,專程參加華為黑龍江安全等級保護解決方案能力中心揭牌儀式的趙思航這樣詮釋他的服務理念——  當今時代,硬體產品的標準化在不斷提高,「服務」成為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要素。
  • 關於《密碼法》,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上)
    第三,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當今網絡與資訊時代,每天都產生大量敏感信息,網絡詐騙、侵犯隱私事件層出不窮,亟需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密碼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
  •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國家網絡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絡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等級保護2.0)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網絡安全領域實施的基本國策。由公安部牽頭,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政策、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並已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施。
  • 你知道《密碼法》嗎?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群眾利益,今天就來和你一起解讀《密碼法》。202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以下簡稱《密碼法》)正式施行。《密碼法》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框架下,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
  • 《密碼法》頒布以來對商用密碼行業的影響,以及發展趨勢
    此次《密碼法》的頒布,將作為我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推動密碼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按照《密碼法》定義,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核密、普密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屬於國家秘密。商密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隱蔽商密可以進行市場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一年來,密碼法的宣傳普及和貫徹實施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密碼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行,全社會逐漸凝聚起知密用密的合力,構築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
  • 新版《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
    新版《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正式發布,新的國標將於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騰訊安全平臺部天幕團隊聯合騰訊安全專家諮詢中心、雲鼎實驗室、安全管理部標準團隊,針對新版定級指南的一些變化劃重點解讀,供廣大企業參考。 01 定級原理及流程1、安全保護等級如何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