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款突然失靈的軟體有幾個共同特徵:都是社交和即時通信類型的軟體,全部由海外公司開發,伺服器在中國境外。
儘管已經保持了足夠的低調,6月以來,Facebook在北京CBD核心區域租下辦公室還是引起了外界的好奇。它租下的財富中心寫字樓位於北京的東三環核心地帶,附近就是北京最貴的寫字樓國貿三期。
少有網際網路公司把辦公室設置在這裡,大多數中國本土公司偏居在北京西北和東北角。Facebook在這棟樓的59層租下了大約800平方米的辦公室,促成這筆交易的是戴德梁行。
在商業租賃市場,業主會為那些重要的客戶預留出合適的位置,便於它們未來的發展和擴張。而此次財富中心目前也沒有打算把這層租給其他客戶,租下了800平方米的Facebook是這層總面積達到2900平方米的寫字樓唯一的客戶。
看上去這家在中國無法順利訪問其產品的公司已經開始對這個市場有所行動了,而它旗下的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卻消失了。
6月初,在國內主流的第三方Android市場百度91、豌豆莢搜索「instagram」時,就再也找不見它的蹤影。對此,幾家主流的Android市場平臺都無法給出答覆,「我們沒法說什麼,不能給予任何評論。」一家公司的公關負責人給出了一個常見的回答。而另一家從事同樣業務的小公司的市場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周刊》確認,他們的確主動下架了這款軟體,「出於安全的考慮」。
「Instagram不會消失,我們會和Facebook合作,一起發展Instagram,我們會不斷地開發新的功能,為大家創造更好的圖片分享經驗。」在Instagram於2012年4月被Facebook收購後,創始人西斯特羅姆這樣表示。西斯特羅姆大概想不到,有一天他們這款聚集了超過2億用戶的應用會在中國市場「消失」。
伴隨「消失」的,還有「故障」。
賈葭一般兩三天打開一次Line,最近的一次是在6月11日。他打算在上面添加一個新朋友,但許久都沒有搜索到,而在使用了虛擬專用網絡後,一下子冒出了40多條消息,「我這才知道,這款軟體在中國內地無法使用了」。
與微信類似,Line是一款擁有廣大用戶的即時通信軟體。2011年6月由韓國NHN公司的日本子公司發布,在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擁有大量用戶,2014年4月2日,公司宣布用戶突破了4億。除了大量普通用戶之外,日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以及韓國的很多明星都把Line作為溝通平臺,保持與粉絲之間的互動。而一些商業公司也將其視為與消費者聯繫的重要社交手段。
賈葭曾經算是Line的深度用戶。他是騰訊網一個欄目的主編,因為工作的關係曾常駐香港,由於當地的朋友都在用這款軟體,他也依靠Line來和當地的朋友聯繫。回到北京工作後,他使用微信多了起來,但Line上面的那些朋友並不是每個人都使用微信,有些日本的朋友甚至對這款軟體有些抗拒,為了和他們聯繫,賈葭仍然會使用Line,最近的這次才發現不能使用。
Line官方證實了產品在中國地區的故障。「7月1日晚上,中國發生了Line的連接問題,其他的服務也出現了故障。原因正在調查中,我們正在繼續努力解決中。」Line這款軟體所屬的公司「連我株式會社」在郵件裡對《第一財經周刊》回復道。
Line出現故障後,賈葭原本打算轉移到其他通信軟體,這才發現不能使用的不僅僅是Line。「還有香港本地人使用較多的Talkbox,以及Google的幾款即時通信軟體,都不能使用了。」賈葭說。
這幾款突然失靈的軟體有幾個共同特徵:都是社交和即時通信類型的軟體,全部由海外公司開發,伺服器在中國境外。
站在Facebook所在的北京財富中心高層,天氣好時,向西望去能夠看到城市中央的天安門,那是被外界視為中國權力的象徵,寫字樓下面則是東三環的擁堵和繁忙,代表著這個市場的潛能。沒有網際網路公司不想進入這個市場,但必須符合政府的要求。
而接近Facebook的人士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他們遞交辦理工商業運營執照所需的材料已經兩個月了,但遲遲未能辦理好。
Facebook從來沒有把服務帶進中國,但也從未放棄這個市場。
它在2009年進入不了內地市場後,就將辦公室設置在中國內地以外的香港地區,用以支持中國內地的廣告銷售業務以及開發者服務。Facebook的高管曾多次前往中國西南地區,最後在他們的網站上出現了四川成都官方的旅遊廣告。通過它的代理公司,商業廣告會更容易出現在Facebook的社交平臺上。
而那些希望吸引海外客戶的中國廣告主同樣明白Facebook的優越性。根據網際網路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數據,它已經是全球流量最大的網站,所以極具廣告價值。除此之外,中國還有數千名依賴於Facebook這個平臺的開發者,所以公司需要在這一地區設置辦公室,以便和他們保持聯繫。
但在這個市場獲得哪怕一點進展都並不容易。據彭博社早前的報導,Facebook還沒有決定是否在這個辦公室僱用全職員工,因為如果僱用全職員工,就需要申請工商運營執照。而接近Facebook的人士向《第一財經周刊》透露,他們遞交辦理工商業運營執照所需的材料已經兩個月了,但遲遲未能辦理好。
以賣萌的卡通貼紙吸引用戶的Line一直試圖在這一市場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在Android市場,Line最早通過360應用分發落地,但眼看同為即時通信工具微信用戶數一路上揚,Line又選擇豌豆莢作為核心運營商。除此之外,它還在上海地鐵等渠道投放廣告。與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的合作T恤今年也在中國獲得了追捧,這原本應該是它擴大市場份額的一個契機。
而截至7月14日,Line在中國內地的服務依然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中國永遠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市場。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但這也是一個「黑天鵝」頻發的市場—那些難以預測且又會引起市場連鎖反應的事件。
無論在哪個國家,符合政府的規定和要求是一條明智的商業決策。在蘋果的App Store中搜索Instagram時,依然是可以正常顯示和下載。「我們對應用有著嚴格的審核機制,有專門的團隊在負責這樣的事情。」蘋果的公關人員向《第一財經周刊》介紹,他們審核的內容包括色情、宗教文化以及種族等等方面。
那些本土Android市場儘管符合要求,但總是更大程度地處於監管之下。Google的手機應用商店Google Play並沒有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Android系統的App主要在百度91、豌豆莢、360手機商店等幾個主流渠道中發布。相比蘋果商店背後是蘋果這樣一家大型的美資公司,Android市場背後分發渠道則是若干分散的中國公司。
「信息全球化」在App市場裡,意味著全球能夠下載使用同一款App,國外的開發者能夠把應用和服務帶入中國,國內的開發者能夠把應用和服務帶到海外。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從來沒有放棄走向海外,無論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還是一些小的開發者亦是如此。
但海外市場並沒有這麼多不可預知事件。一名中國國內遊戲開發者向《第一財經周刊》表示,他們在進入全球市場時,主要是要做好語言的本地化,其次做好相關的用戶支持,並不會太關心這以外的事情,也沒有遇見中國市場的這種「黑天鵝」。
對於全球網際網路公司,一旦在中國市場被出示紅牌,想要再重新入場就很難了。
2010年,Google公司因內容審查問題與中國有關部門交涉,最終關閉中國版網頁搜索服務,轉用香港域名及伺服器為內地用戶提供簡體中文服務。到目前為止,Google沒有回到這一市場。根據CNZZ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3月,Google在中國市場佔據1.18%的市場份額,而第一名百度的份額為 58.76%, 而在退出這一市場之前,Google的市場份額曾一度超過30%。
「很多東西上不去之後生活會很不方便,因為上面有你的數據和人脈,而一旦出現訪問困難就會導致上面的人越來越少。」在新浪工作的陳旭對《第一財經周刊》說。毫無疑問,這意味著在這個市場用戶的流失,而使用者們也處於一個信息的孤島。
「那些Android用戶得小心翼翼地保護手機上的Instagram不被刪除,否則沒地方再下了。」陳旭是Instagram的重度依賴用戶。
在他看來,這款軟體是找不到替代品的。他平時用Instagram記錄生活,吃飯的時候用它拍攝美食,旅行的時候更是在上面分享大量風景照片。因為經常分享,在上面認識了很多國外的朋友,而這些都是使用國內的任何一款圖片App所無法達到的使用體驗。
在Instagram剛剛興起的時候,國內曾經有若干款模仿Instagram的圖片社交應用,比如圖釘,但是它們最終都沒有獲得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與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社交網絡不一樣,中國用戶一直可以自由地下載、安裝和使用這款軟體。
但是,也許從今以後就會很不一樣了。「我們可以隨意買到iphone,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隨便使用一款App。」賈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