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乾貨:新基建下,區塊鏈+晶片的創新探索

2020-08-18 萬向區塊鏈

前言:

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線上公開課也將特別推出「融合創新」系列講座,作為峰會的「先導片」,邀請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行業具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帶領大家深入挖掘這些技術與區塊鏈的契合點、針對具體應用場景痛點探索解決方案、加速區塊鏈應用出圈。

本文為「融合創新」系列講座第一期,Altran亞創半導體事業部總監石賢帥先生分享了「新基建下,區塊鏈+晶片的創新探索」。錯過直播的小夥伴,別錯過下文!



非常感謝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的邀請,今天晚上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關於區塊鏈+晶片的話題。今天的主題是「新基建下,區塊鏈+晶片的創新探索」。

在目前形勢下,晶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國家層面也很重視,前幾天我看到國務院發布了新一輪的扶持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去討論今天的話題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本人在晶片行業已經工作了將近20年,主要從事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以及管理、市場方面的一些工作。我對區塊鏈技術也非常感興趣,我對區塊鏈的理解是區塊鏈完成的事情就是在虛擬世界的價值轉移。


下面正式進入到今天的主題。



實際上區塊鏈和晶片都包含在新基建內容裡,整個新基建最初的時候有七大類: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交通、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網關、充電樁、人工智慧,後來區塊鏈也加入了。


大家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到,晶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個新基建的分類都離不開晶片。比如說你看到像CPU、GPU,在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區塊鏈都會用到。FPGA在基站裡面,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也都會用到。像一些傳感器,在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關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應用。


晶片實際上是所有這些行業的基石,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個人認為晶片是在人類這麼多年歷史以來非常重要、成功的技術。它之所以這麼重要的原因實際上是它足夠便宜。怎麼理解呢?因為整個晶片的器件做的非常小,小到比如說像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它在一個平方毫米的這樣小面積上面能夠塞進去1億多個二極體。你們可以算一下,一個二極體的成本幾乎是0。


我之前參加過的一個活動聽到一位老師說,半導體技術還能夠再發展100年,那意味著從事半導體行業的人暫時還能夠繼續發揮作用。


下面我的分享會按照這三部分:一、晶片的設計和製造流程;二、晶片在區塊鏈中的應用;三、區塊鏈在晶片行業中的應用展望。


我先介紹下晶片設計的流程。和其他的一些技術一樣,開始都是來自於市場的需求,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會有市場研究之後的市場規格書,然後算法人員會把規格書轉換成架構的設計,然後進入RTL編碼,實際上和軟體也比較類似。


我舉個小的例子,Verilog是RTL語言的一種,下圖裡實現了一個簡單的加法器。晶片是並行執行的,意味著如果輸入有變化,比如說這裡X、Y一旦有變化,整個語句就會被調用。


晶片設計和軟體不同的地方是整個晶片的製造工藝是非常昂貴,動不動就幾千萬美金,甚至上億美金的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如果出現哪怕一小點的問題,都會造成要重新生產。所以這裡有個步驟叫RTL模擬,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行業裡面,驗證工程師和設計工程師的比例會是3:1左右。


整個RTL模擬好之後會進入邏輯綜合,優化和掃描插入環節。這個概念是什麼呢?軟體實際上是把代碼最後編譯成彙編語言,在硬體中是「邏輯門」,所以要把代碼編譯成如圖中這樣。最早實際上在設計晶片電路的時候,都是手工去畫邏輯門,你們可以想像這效率是非常低的,後來規模變大之後,抽象層次提高,我們會用設計語言來做設計。


這裡掃描插入是說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間會引入些製造上的問題,在整個晶片製造好之後要能去測試它有沒有製造上的問題,所以這裡測試的不是功能問題。


下一個步驟叫形式驗證,把RTL級別的語言和邏輯門進行對比,這中間可能因為工具或人為會引入些錯誤,所以需要去做形式化的對比,保證這兩個功能是一致的。


接下來是布局後的STA(靜態時序分析),為什麼有這樣的步驟?因為在器件中速度肯定是有限的,因為有延遲等,所以不可能達到無限的速度。也就是說在電路中都會有一定的速度。那靜態時序分析就是為了驗證這些邏輯能夠在這樣的時間中完成。



時序正確之後,下一步會進入布局、布線、版圖的階段。這裡是一個版圖例子,密密麻麻很多線,實際上是在矽片上把「門」給擺上去,比如說這個「門」要擺在哪裡,那個「門」要擺在哪裡,肯定是有些講究的,其中至少保證所有的線路都能夠塞進小小的矽片中。目前的工藝,金屬層可能會到十幾層,圖的右下角是一個做好的晶片金屬層的例子,你會看到這個線就像房子一樣的密密麻麻。


布局路線要分兩個階段:第一,比較粗地把全局的線布好;第二,比較詳細布線的階段。總之是把我們的邏輯最後放到矽片上面。


布好線之後,有真實的延遲後要重新做一遍靜態時序分析。整個晶片設計流程大概是這個樣子,實際上會非常複雜。


設計好之後進到製造階段,製造分為前道工序和後道工序,前道工序等於是在矽片上做的一些事情,後道工序是做封裝、老化測試等。


第一步是把多晶矽在石英爐通過高溫溶化,通過石英棒拉出單晶矽來,下面就是單晶矽棒。接下來用金剛石刀切成一片片的Wafer,Wafer經過拋光打磨實現非常光滑的鏡面效果,放在石英爐裡進行氧化處理,上面附上了一層氧化矽。再滴上光刻膠,之後通過旋轉塗均勻,這裡面包含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光學掩摸板,做掩摸、刻蝕。


荷蘭有一家公司叫ASML,他們一臺光刻機能賣到1億美金的價格,說明工藝非常複雜,因為要能在矽片上刻出5nm、7nm這麼小的圖案。


光照好之後會做刻蝕,把它挖出了二極體圖案。再經過離子注入的工藝之後,形成了Wafer,Wafer經過拋光處理,下一步做些正級/負級的電級來。因為中間所有過程可能會引入一些製造上的問題,所以在矽片上Wafer上會用測試機做測試,保證做出來的一個個die上的功能是好的,如果不好的標出來,好的做切割。


後道工序,剛剛看到的Wafer上的矽片已經一個個都做好了,用金剛石刀切成一個個die。這裡看到的只是一種簡單的封裝形式,隨著工藝的發展,封裝也變的非常複雜,die放在引線框上,把晶片上的管腳用金線拉到引線框上,等於可以導電了,外面的電源、信號可以輸入/輸出,下一步封上樹脂或者陶瓷,你們看到的外面晶片真正矽的部分很小,只是一小塊兒。下一步是成型,因為晶片在系統裡要用很多年,所以會做老化實驗,人為製造惡劣環境,能夠把製造過程中的缺陷提前暴露出來,老化之後還會繼續做一些測試,把壞的片篩掉。這些步驟之後,下面會用雷射打一些Maker,這就是你們看到的晶片情況。


大家經常聽到SoC、FPGAs、ASIC等各種各樣的用語。因為晶片規模很大,有IP的概念,設計晶片不是從頭開始設計會用現成的,像ARM等其他IP來進行整合。集成電路只是半導體產業裡的一部分,可以分為微處理器、邏輯IC、儲存器,像MPU、NCU、DSP都是處理器,邏輯IC裡有ASIC、以及其他IC。


大家會看到很多種晶片像CPU、GPU、FPGA、ASIC。ASIC是專用的集成電路,區別是從CPU到ASIC,靈活性越來越差,但是性能跟功耗會越來越好,因為ASIC是專門給特定的領域設計的。


下面介紹一下晶片在區塊鏈行業裡的應用。


安全晶片



最基本的是安全晶片,左上角是產品,當中有MCU、符合金融級認證的安全晶片。一般來說,會在當中支持安全算法,包括ECC256、SHA256和AES256,很重要的是支持真隨機數發生器,晶片能保證發生隨機數是真隨機,區塊鏈的安全都是建立在密鑰安全性上。包括支持各種籤名曲線、安全作業系統、抗外部攻擊(電壓減壓、溫檢、光檢、主動防護層檢測、抗DPA/SPA)。私鑰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包括生存、存儲以及交易信息時保證運算都在安全晶片裡運行。

在上面的右圖是比較完整的系統,包含安全晶片、作業系統、硬體平臺等。應用領域蠻多的,像數字資產安全存放、智能合約應用、物聯網設備標識、身份認證等,我認為安全晶片是區塊鏈裡的基石。


加速器



比如說交易籤名和驗籤,用CPU來做的話效率會非常低,進行加速會非常有意義。像共識的加速、智能合約引擎加速等。我看到的一個案例是區塊鏈卸載引擎,是插在伺服器上,有pcie接口、高速乙太網接口,驗籤性能可以提高5倍左右。

右邊的是區塊鏈加速IP,可以支持各種ECC曲線,可以應用在很多應用場景當中,並且對IP來說是可以用在FPGA裡,也可以做到ASIC裡,也可以在雲端伺服器做應用。包括調度模塊,通過pcie把運算操作調度給PK Engines。


最近螞蟻鏈發布了螞蟻鏈一體機,當中用的是平頭哥玄鐵910的risc-v core,號稱是全球第一個硬體隱私保護的解決方案,也是第一個針對區塊鏈智能合約專用處理硬體。


主要功能是密碼卡(安全晶片)、區塊鏈網絡共識加速,包括智能合約處理,現在智能合約量還沒有那麼大,未來量變得很大的話,用硬體來處理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看一下加速的數據,並行處理量非常強。


宇鏈推出了雲+鏈+晶片一體化的案例,晶片也是安全晶片。右邊是NB-IoT的板子,這是物聯網的應用。區塊鏈在當中實現身份識別、數據包加密跟通信結合在一起。現在物聯網應用非常廣,是區塊鏈在行業應用裡用的比較成熟的一塊。


上面介紹了晶片在區塊鏈裡的應用,接下來簡單展望一下區塊鏈在晶片行業裡會有哪些潛在應用。


IP保護

在晶片行業、集成電路行業裡IP資產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IP的數據很多時候安全性是大的問題,現在雲計算在軟體行業裡非常成熟,在晶片行業裡的EDA把工具和IP上雲還不是那麼普遍。如果通過區塊鏈能解決這方面的智慧財產權、IP保護的問題,相信能加速IP和EDA上雲的發展。


設計數據版本保護

設計會有很多版本管理,有些時候會發生版本管理不善,拿到了錯誤的版本,造成生產製造花了很多冤枉錢。區塊鏈的哈希運算會對這一塊兒很有幫助。


工業網際網路

有一個例子,中微公司是做半導體設備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他們也在研究基於區塊鏈構建半導體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基本上他們做的是供應鏈跟上下遊通過區塊鏈協同的工作,企業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做可信數據交流、零部件質量控制和溯源工作,沒有特別說半導體,就是行業的應用。


以上大概是我今天的介紹,希望大家聽了講座之後對晶片的設計、製造有一定的概念,大概了解晶片在區塊鏈行業裡有哪些應用。希望未來在半導體行業裡能夠用到很多區塊鏈先進的技術。謝謝大家。


互動問答

:區塊鏈晶片和通用晶片有什麼區別?


石賢帥:晶片會用在各行各業裡,有一些比較通用的晶片像CPU/GPU,可以用在很多行業裡。我認為區塊鏈晶片有很多種,安全晶片、加/解密、加速,給區塊鏈做了定製的晶片,除此之外沒有特別的區別,從設計流程到應用方面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5nm現在是否已經量產了?


石賢帥:據我了解已經量產了,臺積電有些客戶已經有生產5nm的晶片了。

相關焦點

  • 第六屆萬向區塊鏈峰會在即,蜂巢學院啟動「融合創新」系列講座
    而在應用端,區塊鏈在應用落地過程中遭遇的重重挑戰讓我們意識到其只能解決某個環節的痛點。要想將區塊鏈的應用價值最大化,就需要與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數位化技術實現融合創新,才能打造完整的應用解決方案。
  • 萬向區塊鏈行研報告:深度解析「區塊鏈+物聯網」與新基建
    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以「融合創新」為主題,旨在廣邀國內外知名技術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聚一堂,探討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創新,以及如何以區塊鏈技術為驅動力,推動不同行業的融合創新,共創良好的技術生態效應。
  • 2020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報名開啟!
    9月21日,作為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開場節目」的黑客馬拉松(2020年10月23日-25日),正式開啟報名。本屆黑客馬拉松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採用主辦方命題+合作夥伴命題的競賽形式,邀請全球優秀區塊鏈開發者,進行battle。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黑客馬拉松將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進行,無法來到現場的參賽者也能進行雲參賽。
  • 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萬向區塊鏈蜂巢學院線上公開課第四十期,邀請到萬向區塊鏈高級總監郝玉琨,從跨鏈、分布式存儲、區塊鏈新基建、數字城市等20個關鍵詞梳理了2020年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與收穫。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 資訊丨 萬向區塊鏈周 ——融合創新 區塊鏈成為數位技術的中流砥柱
    本屆峰會以「融合創新」為主題,重點關注區塊鏈與物聯網、5G、AI、雲計算等新型數位技術的融合創新。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波卡創始人Gavin Wood、協議實驗室創始人胡安等重量級嘉賓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共同探索區塊鏈的未來創新。
  • 萬向區塊鏈2021新年獻詞:萬木回春,人間向暖
    「萬木回春,人間向暖」,對區塊鏈行業而言,2020也是撥雲見日,乘風破浪的關鍵一年。一方面,「1024」的春風已經吹遍各行各業,並有了實質性的成果顯現;疫情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線上化進程,讓數字經濟發展得更加如火如荼;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進一步帶動全國多地政府關注區塊鏈行業、重視區塊鏈研究,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政策保障。
  • 最高獎勵50000元,2020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開始報名
    9月21日,作為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開場節目」的黑客馬拉松(2020年10月23日-25日),正式開啟報名。本屆黑客馬拉松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採用主辦方命題+合作夥伴命題的競賽形式,邀請全球優秀區塊鏈開發者,進行battle。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黑客馬拉松將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進行,無法來到現場的參賽者也能進行雲參賽。
  • 區塊鏈與新基建
    區塊鏈的技術機制使得構建信用機制的門檻降低,繼而實現價值傳遞。區塊鏈技術能夠在網絡中建立點對點之間的可靠信任,使得數據傳遞過程實現多方共識、全生命周期留痕。既保證信息公開可驗又保護數據隱私,既可以共同決策又保護主體權益,實現了價值交互過程的降本增效。近一年來,隨著全國各地新基建發展浪潮的持續高漲,區塊鏈作為新基建中的重要環節也更為各行各業所重視。
  • 萬向區塊鏈用20個關鍵詞帶你回顧區塊鏈的2020
    總的來說,項目的推進以及提到的讓人有想像力的創新點,一定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milestone呈現出來的,我對後續的主網上線,以及生態拓展項目,都保持非常大的期待。07 區塊鏈新基建講到世界計算機,延伸到2020年非常熱的詞「新基建」,「新基建」我覺得是區別於先前的鐵路、公路等的新技術技術設施的建設。
  • *ST天娛:生態園牽手萬向區塊鏈為數字經濟保駕護航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萬向在區塊鏈技術領域開始了戰略性布局,成立了國內首個區塊鏈技術研究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實驗室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研發,聯合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了以隱私計算為特色的新一代聯盟區塊鏈平臺——PlatONE,從分布式認知技術創新形成數字經濟的可信基礎設施。
  • 區塊鏈——在新基建下的新使命
    區塊鏈——在新基建下的新使命前20年可以說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但從2020年開啟的下個十年將會是屬於區塊鏈的重要時代「新基建」早在 2018 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已經被明確指出。自中央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作為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以來,區塊鏈又一次在國家的激勵下進入人們視野。
  • 比特蜂巢(BTHC)-區塊鏈領域的BAT
    隨著國家對區塊鏈的定位確立,並將其納入新基建範疇後,BAT在區塊鏈方面的新動作不斷,投下重注。從行業巨頭紛紛布局的趨勢來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將變成全球追逐的熱門。,為此由美國華爾街頂尖技術團隊打造的區塊鏈聚合式服務去中心化平臺-比特蜂巢(Bit Hive)應運而生。
  • 「萬向區塊鏈黑客松賽題解析」區塊鏈在北外灘有哪些選題方向?
    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重磅開幕活動——「無界鏈應用 創新北外灘」萬向區塊鏈黑客馬拉松將於10月23日至25日正式開賽。新穎的賽題、公平的賽制、豐厚的獎金,等你來挑戰!本屆大賽緊扣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融合創新」的主題,以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地區為應用場景,設置了「區塊鏈技術在北外灘創新生態港建設中的應用」這一主命題。期待參賽者們探索區塊鏈與5G、AI、IoT等新基建數位技術的融合創新,為將北外灘建設成「最美城市會客廳」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
  • 「萬向區塊鏈活動」2020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官網上線,早鳥票熱賣中
    自2015年首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召開以來,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區塊鏈全球峰會&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已邁入第六個年頭。作為國內首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塊鏈盛會,上海區塊鏈國際周不僅僅見證了國內外區塊鏈行業的變遷,更通過匯聚全球區塊鏈領軍人物,為國內外區塊鏈從業者搭建開放包容的交流平臺,引領區塊鏈發展、締造行業歷史。
  • 「融合創新」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
    自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落幕後至今,是值得寫入區塊鏈歷史的一段時期。在政策支持上,區塊鏈迎來了重大的戰略發展機遇:2019年10月24日,區塊鏈被首次明確作為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今年4月,區塊鏈又被納入新基建範疇。
  • Web3基金會成為第六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鑽石贊助商
    本屆峰會將於10月27日至28日在上海召開並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屆時將邀請國內外區塊鏈技術領袖、專家學者、各行業精英代表等,分享對於這些熱門話題的新銳看法,攜手Polkadot探索當下挑戰的應對方案。同時,本屆峰會以「融合創新」為主題,還將為全球各行各業提供交流合作的開放平臺,探討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創新,以及如何以區塊鏈技術為驅動力,推動不同行業進行高效合作,共創良好的生態效益。在此峰會贊助合作之前,萬向區塊鏈與Polkadot幕後團隊Web3基金會及Parity長期保持良好的夥伴關係。
  • 「區塊鏈新基建百花齊放將走向何方」濟南區塊鏈系列論壇舉行
    國家發改委召開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首次明確「新基建」範圍,區塊鏈正式納入新基建範疇,機遇與挑戰並存。2019年「1024」講話期間也提出,我們要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特別指出將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世界的基礎設施。如今各種區塊鏈項目紛紛上線,逐漸呈現星火燎原之勢,還有更多的觀望者在尋尋覓覓,期待新基建與業務痛點、堵點、癢點的碰撞與消解,亟需要更加理性的分析與建議。
  • 鄒傳偉:深度解析「區塊鏈+物聯網」與新基建
    前言: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的界定,區塊鏈屬於新技術基礎設施,物聯網屬於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同屬於「新基建」的代表,區塊鏈與物聯網之間可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需要哪些軟硬體支持?這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區塊鏈+物聯網」底層創新2020年5月,紫光展銳與萬向區塊鏈、摩聯科技、
  • 「迅解區塊鏈」騰訊All in新基建 解碼其區塊鏈布局
    5月26日,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對外宣布,騰訊未來五年將投入5000億元,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區塊鏈是重點投入領域之一。不難看出,和產業網際網路高度契合的區塊鏈已經成為騰訊TOB布局的重要一環。
  • 新基建「擴容」區塊鏈能堪當大任嗎?
    「新基建」首次明確了範圍!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將新型基礎設施範圍框定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如果按這一分類,新基建新增加的幾大內容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區塊鏈、衛星網際網路就算聯接,智能計算中心屬於算力,聯接和算力都將成為新生產力。在SpaceX的衛鏈計劃的帶動下,全球掀起低軌衛星星座的建設高潮。SpaceX入軌衛星總數達到422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