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因為與百度的口水戰,讓莆田系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對於莆田系來說,很難下決心與百度徹底決裂,因為在目前那簡直是自斷經脈。但轉型,已經是一件迫在眉睫的選擇。
4月29日,在新華網主辦的「健康中國盛典」上,很少接受媒體採訪的莆系大佬——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會長林志忠在會上發言,站在聚光燈下,再次申明了莆系醫療轉型升級的決心。
林志忠表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將幫助、引領莆田醫療產業轉型升級,也將在我國民營醫療產業轉型升級中承擔應有的歷史使命。
以下為林志忠發言內容:
我將圍繞莆田健康產業總會在民營醫療轉型升級中所承擔的使命,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醫療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看病難的狀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共有縣級以上醫療機構25810多家,其中非公立醫療機構12540多家,佔醫療機構總數的48.5%,在數量上比2013年增加了10.09%。2014年全國總門診量約73多億人次,民營醫院約為7億人次,佔全國總門診量的10%,而這10%中的95%份額是由莆系醫療貢獻。就目前情況來看,民營醫院完全可以承擔全國20%的門診服務量。
莆系診療病種從普通的感冒發燒到心臟手術,這些工作做好了,老百姓看病難肯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按普通三甲醫院日均門診量3000人次來計算,莆系醫院的門診量相當於639個三甲醫院,每家三甲醫院按政府投資7個億來算,相當於政府少投資4473億,這還不包括政府每年對三甲醫院龐大的撥款。
2013年10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推進社會資本辦醫,到202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8萬億人民幣以上。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再次明確指出,深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辦醫。中國已經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2014年6月18日,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在福建省莆田市成立。該協會擁有350萬民營醫療從業者,8600家醫療機構,11000多家會員單位,30000多名會員,年產值3000多億。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非公醫療產業社會組織,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將從六個方面來引領莆田醫療產業轉型升級。
第一, 嚴格遵從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行政部門的各項管理規定,落實依法行醫,加強行業自律,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第二, 全力塑造和發揮總會的中立性、公益性,在國內外醫療服務各環節中系統體現莆田系醫療的正面形象、正面力量、正面導向。
第三, 積極發揮各類合法有效的醫療金融力量的作用,運用現代資本運作模式,為更多良性莆田系醫療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扶持。
第四, 重新梳理整合各類莆系相關研發資源,引進國內外優質研究力量,支持各類項目在莆田系醫療機構的落實。
第五, 夯實莆田系醫療產業學術的相關效能,提供規範化、權威性、高水平、實用性的學術培訓與交流。積極引導莆田系健康企業走向健康良好的產業學術運作道路。
第六, 搭建網際網路共享平臺,促進物流網建設,發揮網絡新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作用,切實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到關鍵階段。2014年3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立了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方針,推動全民醫保體系建設,尤其是放寬社會力量辦醫準入在醫保定點、職稱評定、等級評審等方面給予同等待遇,落實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等。這些都是非公醫療機構的福音,同時也意味著80%的非公辦醫的莆系醫療的重大契機。
2014年年初,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親臨莆田視察民營醫療行業發展,是代表黨和政府對莆系醫療行業從業者的鞭策和鼓勵。
本人作為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的首任會長,深感責任無比重大。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希望。我們全體莆系在黨的政策關心、領導下,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必將在我國民營醫療產業轉型升級中擔當起重要的歷史使命,在全國同行的大力支持與合作中,我們希望能成為中國民營醫療改革的開拓者和引領者,為社會發展、民生幸福貢獻我們的力量。